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恶女的上位 > 第44章 翁叡祺丧心病狂:胜利在望

恶女的上位 第44章 翁叡祺丧心病狂:胜利在望

作者:风不渡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2 17:32:25 来源:小说旗

临安北城门大开敞亮,却不见往日的人来客往、货流繁忙。

城门两边阵列百来位士兵,戎装抖擞,一脸正气。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军队乐师一路吹奏,唱响胜利的凯歌。

在城门口迎接的官兵和重臣闻声而动,举起长枪,严阵以待。

郭大将军的高头大马率先进城,他脸上没有凯旋的喜悦,浑身紧绷,不怒自威的眉目任谁看一眼都吓得两股打颤。

迎接的大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郭大将军脸色为何如此难看?

等他们看到后面缓缓入城门的棺材,人都懵了。

谁死了?居然用这么名贵的棺木运进城。

皇上之前收到郭大将军来信,信上没说哪位人物卫国战殁。

郭将军脸色不善,什么都不愿多说。

副将出来打圆场,缓和气氛,给迎接大臣解释前因后果:

“我们班师回朝的途中,被一群黑衣人偷袭。

郭大公子为保护大将军,心脏挨了一剑,不治而亡。”

老子死了儿子,谁的心情能好?

皇上已经在太庙候着,郭大将军马不停蹄领军过去,少数士兵运着棺木回郭府。

虽是胜利的场面,瞧着却有几分凄凉。

见到皇上后,郭大将军压抑着心中的苦痛,体面完成了仪式,向皇家先祖告奠献捷,感谢先祖庇佑。

皇上漠不经心说着敷衍的话:

“爱卿辛苦了,为国鞠躬尽瘁,有你乃大穼之福气。有赏,重重有赏。”

郭大将军泪水忍在眼眶里打转,洪声悲痛:“我儿郭嘉礼在归来途中受贼人所害,重伤身亡。”

多的话他已是一句讲不出来,泣不成声。

身为人父,眼睁睁看着儿子死在眼前却无能为力,这个峥嵘一生的铁骨男人感受到的是钻心的绝望和悲痛。

他祈求皇上能给他儿一个公道,给郭家一个公道,不要让他儿枉死。

听到郭嘉礼死了,皇上先是一愣,脸色旋即恢复如常,

“爱卿节哀顺变,您的好儿子戎马一生、为国捐躯,朕定追封他为一品护国大将军,举国之重礼厚葬。”

郭大将军眼里闪过一丝不悦的神色,皇上不问来龙去脉,对他儿子的死无动于衷,只给些虚妄的名头。

但君是君,臣是臣,臣子不能以下犯上去要求皇上对他儿子的死感同身受。

君王九五至尊、胸怀天下,怎能把一个小小的将军放在心上。

郭大将军磕头跪恩,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头磕地的那一瞬,更多的泪水流过他脸上沧桑的沟壑。

他可怜的儿,就这样盖棺定论,在皇上心里掀不起一点涟漪。

郭大将军回到家中,前厅灵堂赫然摆了两副棺材,他疼爱的小女儿也没了。

接连失子的老将军扛不住打击,当场昏了过去。

家眷、仆人吓得脸色大变,蜂拥而上给他掐人中、针灸,大喊着请御医。

郭家灵堂乱作一团。

等郭大将军缓过劲来,眼皮沉重地掀开,他讲的第一句话是:“扶我到灵堂去。”

他讲话向来说一不二,就算他此时身体虚弱,他的几位夫人不敢忤逆,小心翼翼扶他过去。

一群人还没挪到灵堂口,便听见翁叡祺悲痛欲绝的哭声,以头抢地,势要撞死自己,好到地下陪他的未婚妻。

前来吊唁的大臣们拉住翁叡祺,劝他节哀顺变,人死不能复生。

翁叡祺死命挣扎,背上的伤口再度裂开,浸湿了孝衣。

鲜红的血在白布上晕开,触目惊心。

他对未婚妻情深不寿的爱意真是见者伤心闻者落泪。

好好的一对璧人就此天人永别,谁不叹一句可惜。

郭家上下对外一致说辞是郭小姐失足溺水而亡,可他们自己心里清楚,小姐的死不简单,

她是被人蓄意杀害,伪装成意外的样子。

柳条儿的尸体就是最好的证明,发生意外的清晨有外人来过,残忍杀害了主仆二人。

有人害怕郭家权势滔天,功高盖主,只能斩断老将军的根,叫他这棵大树无根而亡。

郭家本就掌管着全穼朝最多的军队。

如果掌管西南三大州的翁叡祺和郭嘉芸成亲结合,郭家几乎掌握了全国大半的兵权。

没有君王能忍受卧榻之侧有猛虎酣睡。

郭孝义从小伴随皇上,对君王的脾性了如指掌。

皇上狭隘多疑,自私猜忌,许多功名显赫的大臣完成任务后被卸磨杀驴。

大儿子、小女儿被杀,二儿子重伤在床、高烧不醒,未过门的女婿亦被偷袭受了重伤。

怪不得皇上听到他儿子死讯时一脸冷淡,原来背地里早打算让他家破人亡。

郭孝义整个人如堕冰窖,骨子里凉透了。

自古君王多薄幸,平叛完北方的战事,他郭家就是颗没用的弃子。

如果皇上直接收回郭孝义的兵权,他内心好歹都能接受。

可皇上采取了最阴毒的方式,直接夺走他子女的性命。

要不是大儿子以身相护,他早死在了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郭家男儿从来英勇无畏,上阵杀敌永远冲在最前面。

可铁骨铮铮的郭大将军内心也有柔软的地方,他的亲眷、族人全仰仗着他的荣光。

如果他倒下了,郭家九族上万人的命如何保之。

郭孝义陷入彷徨。

翁叡祺做了一件震惊全临安的事情,他为郭嘉芸穿上喜服,三书六礼八抬大轿来迎娶她。

临安城十里红妆,街上看热闹的人不计其数。

有人劝他,既然未婚妻已身死,就让往事随风,不必执念过重。

翁叡祺一意孤行,固执地要给郭嘉芸最盛大的婚礼。

新婚那天,新郎脸色沉重骑在高头大马上,后面跟着新娘子的棺材。

棺材上绕了一圈喜庆的红花布。

翁叡祺有情有义,就算新娘死了也绝不辜负,要让她进翁家的祖坟。

街上看热闹的百姓无不为他们凄美的爱情落泪。

郭孝义沉默寡言看着这一切,心中悄然有了打算。

他要造反,推翁叡祺为新帝,为他仅剩的儿子、万千的族人谋一个出路。

郭家和衡王府同时出殡,整个临安城的百姓出来为这对年轻的兄妹送行。

漫天飘洒的纸钱掩盖不了亲人的痛哭声。

逝者下葬安息后,生活激起的涟漪逐渐平静,人们又回归到生活的琐碎。

新婚三日后,翁叡祺独自一人回门,郭家上下热情款待他这个新姑爷。

翁叡祺毕恭毕敬,献上厚礼。

郭嘉芸的亲娘越看这个女婿越喜欢,翁叡祺嘴巴也很甜,一口一个娘亲。

女婿算作半个儿,她自己好大儿没了,上天又送来一个品行端良的好女婿,也算待她不薄。

郭夫人亲昵的架势俨然把他视作亲儿子。

郭孝义板着张脸,不苟言笑,瞧着和翁叡祺没什么话说的样子,却在默默打量他是不是个能成大器的人。

这几年翁叡祺的胆识和能耐大家有目共睹,是前途无限的后起之秀。

越是这样,皇上越看他不顺眼。

锋芒太盛,亦把他自己置于危险之地。

翁叡祺和他们郭家实际上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大火烧起来的时候谁也逃不走。

郭孝义支开闲杂人等,把翁叡祺引到密室,神色庄重讲出全盘计划。

他长枪直入,挑明要造反、打算立翁叡祺为新帝。

翁叡祺有些惊讶,他没想到郭孝义这么快就倒戈相向,

以为还得再下点苦功夫,没想到只做了计划的第一步就让郭大将军全线崩溃,放弃多年来坚持的操守和忠诚。

翁叡祺自然演出惊讶不已的样子,对老丈人说的话痛心疾首,嘴上念叨一些泛泛大空的君臣纲伦。

郭孝义竭力劝导这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叫他明白如今的处境有多危险。

年轻人仍旧一脸冥顽不灵,心里只有家国大义。

可当郭孝义提到皇上暗中派人将郭嘉芸故意推下水,活活淹死,为的就是让郭家和衡王府结不成这个亲,以免两家权势壮大。

翁叡祺顿时脸色大变,痛心不已,直呼有什么冲他来,何苦害他可怜善良的芸儿。

翁叡祺这出戏做到位了。

郭孝义更加坚定他是正确的托付,发誓赌上性命也要推翁叡祺坐上帝位。

翁叡祺“心痛万分”地接受郭大将军的决定,气氛已经烘托到位,再拒绝下去就不礼貌了。

正当大家以为战事平息,日子又会好起来的时候,北方来信,淦人再次发动袭击。

皇上本做打算要削郭孝义的职,分散他手里的兵权。

可战事又起,君王还得仰仗郭家为他打仗卖命,只得往后推。

所幸郭孝义的大儿子和女儿莫名其妙地死了,不然郭家的权势膨胀起来,叫他这个做君王的如何自处。

西南流民又开始大规模作乱,翁叡祺也不得不回到封地上,领军坐镇。

皇上在宫中等待战场上的捷报,期望他的忠臣良将大杀四方、大胜归来。

没想到却等来一纸讨伐檄文,掌管穼朝主要精兵的郭大将军伙同他的女婿造反,

控诉皇上残暴不仁,治理无能,贪图美色,亏空国库也要为他的美人大修行宫。

朝廷官员结私营党,搜刮民脂。

种种恶举以致天怒人怨,全国到处都是饥荒、瘟疫,民不聊生。

国将不国,大厦将倾。

讨伐檄文不是空穴来风,字字属实,每字每句都在诉说着百姓的血泪悲痛。

多年来,穼朝广大百姓苦受压迫,忍着饥饿劳作,任劳任怨,却仍旧衣不裹体、食不果腹。

连年的灾荒、瘟疫甚至有的地方饿殍遍地,易子而食。

真正的明君会让这种人间惨剧发生吗?

现在北方根本没有什么战事,西南没有流民窜乱,全都是幌子。

皇上意识到自己受骗,大嚷着要杀了这些叛徒,把他们剁了喂狗!

翁绪的儿子造反,他这个老子事先并不知情。

等消息传来时,他想携家眷逃跑已来不及。

皇上瓮中捉鳖,把衡王府的人抓了个干净,处以极刑,以泄心头之恨。

抄家问斩的消息传到翁叡祺耳里时,他正在军帐里处理公务。

小兵两股颤颤跟他说这件事,生怕主帅太过悲痛迁怒于他这个传话的。

可翁叡祺脸上没有任何波动,甚至眼皮都没抬一下,专心阅读军文。

看主帅这么淡定,小兵也没那么害怕了。

他只是有些纳闷,看来主帅不像传闻中的仁义重情之人,倒像杀伐果断的冷面战神。

小兵不由感慨正是这样的人才能成大事,舍弃一切,置之死地而后生。

也许主帅早就料到了这一天才会如此淡定。

对翁叡祺而言,狗皇帝这么多年终于为他做了一件好事。

衡王府那群蛀虫仰仗他母亲的嫁妆逍遥快活到今天才死,翁叡祺还嫌他们死得太晚。

当年他善良可怜的母亲气急攻心、得了重病,可翁绪不同意请医看病,活活把他母亲逼死。

翁绪简直是灭绝人性的人渣!衡王府就是散发着恶臭的牢笼,从根上就腐烂萎靡。

这群蛀虫没一个念着他母亲的好,甚至常常非议诋毁她。

他们恶毒刻薄的言语无异于剜翁叡祺心头最柔软的肉,又痛又恨。

恨他们,却碍于亲缘关系动手不得。

现在借昏君的手除掉他们,两全其美,他不至于背上弑父弑亲的骂名。

失了民心的君王如何还能守护自己的帝位?

反叛的队伍愈发壮大,不少地方的乡绅长老亦加入翁叡祺的讨伐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多年的隐忍不发、暗中蛰伏为的就是这个一触即溃的局面。

他要让昏君好好看着王朝如何覆灭,轰然倒塌。

杀人不过头点地,片刻的恐惧和害怕后便能得到解脱。

而诛心之痛才是一个人最不能承受之痛,他要让昏君痛苦不已,活在最深的恐惧之中。

翁叡祺是个天生的将王,他心思沉稳,运筹帷幄,精通行军布阵。

打仗时他带头冲锋,骁勇无畏的气势大大提升士气,经常吓得对峙的御林军两股打颤。

更让士兵们折服的是翁叡祺的神机妙算。

他几乎次次算准朝廷的作战计划和进攻方式,叫朝廷一路折戟,狠狠挫败了敌方将士们的军心和士气。

越来越多的人称赞翁叡祺才是真正的九五至尊,连老天都在冥冥之中帮助他。

翁叡祺不置可否,任由各种关于他的谣言传得神乎其神,凭着人们的想象力把他塑造成无所不能的神。

只有神才能一呼百应。

这么多年的精心谋划、密布关系网传递情报,不就是为了唬住那些不明所以的人吗?

身边没有人能看穿他,包括与他形影不离的几位副将。

外人看到的就是打胜仗对他来说手到擒拿,就像喝水吃饭般简单自然。

翁叡祺智多近妖,玩弄各种阴谋阳谋,手段高深,叫棋子心甘情愿为他卖命却一辈子不知道真相。

不到半年时间,翁叡祺带兵攻破临安城,闯入皇宫。

他没有第一时间杀死皇上,而是把他的皇后妃嫔、所有子女、信任的宦官大臣全集中到广场上,叫皇上好好看一出大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