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口丹炉,乃是张炀多年前初学炼丹时,托杜预从丹殿为他购置的上品丹炉,炉体通体暗金,细看炉壁外侧还能隐隐看到其上镌刻着繁杂的火灵纹,此丹炉极适合张炀的天地灵焰来炼丹。
不多时,丹炉已然预热完毕,张炀不再迟疑,按照丹方的指引,逐一处理手中的辅药。他手法娴熟,动作如行云流水,每一道步骤都精准无误,将一味味灵药投放入丹炉之中,静候炼化。
随着青雷焱熊熊燃烧,炉内药液翻滚交融,丹香渐渐弥漫开来,沁人心脾。张炀全神贯注,心无旁骛,每一步操作皆凝聚着极致的专注,他深知,只要稍有差池,整炉丹药便有可能毁于一旦。
时间如流水般悄然逝去。
两个月后,张炀静坐于炼丹室内,目光落在石桌上整齐摆放的十只玉瓶,眸中不禁闪过一丝无奈。三十份珍贵的材料,竟只成功炼制出十炉,总共得到五十六枚银月丹。
他轻叹一口气,低声自语道:“这银月丹果然难炼,成功率不过三成多,每炉成丹也仅五六颗。不过,眼下这些丹药倒也足够用了。”
于是张炀起身将炼制的银月丹收起,稍作休整后,便走出了炼丹室。片刻之后,他来到寒潭边的亭阁,发现沐沅正坐在石桌旁,沉浸在参悟阵法玉简中。夜色已经降临,四周宁静,月光洒在寒潭上,波光粼粼。沐沅感应到张炀的气息,放下手中的玉简,缓缓睁开眼,目光温柔地落在张炀身上。
张炀走到沐沅身边,轻轻坐下,取出一枚银月丹,递到她面前。
沐沅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轻声问道:“夫君,这是什么丹药?”
张炀温和一笑,神情柔和:“这是我这几个月炼制的银月丹,它对炼体有奇效。沅儿,你的月华炼体诀参悟得如何了?”
沐沅低下头,脸上露出一丝苦涩的神色:“早已参悟透彻了,但我尝试引动月华来淬炼躯体,总是毫无进展。更别提凝练穴窍了。”
张炀听后,轻轻一笑,亲昵地摸了摸沐沅的脑袋:“你将这枚丹药服下,然后运转月华炼体诀,试试看。”
沐沅见张炀神色平静,她没有多问,毫不犹豫地将丹药放入口中,盘膝坐下,开始静心炼化。
张炀见状,也取出一枚银月丹,放入嘴中,紧随其后,同样开始了丹药的炼化过程。
当两人盘膝坐下、沉浸于丹药炼化之时,夜幕中的明月照耀大地,沐沅周身逐渐泛起微弱的银色光辉。仔细看去,竟能发现她的体表在不知不觉间与明月之光产生了某种奇妙的联系。明月的月华如轻纱般洒下,缓缓地被她牵引着,聚拢在她的体内,仿佛与她的躯壳融为一体。
而张炀在吞服银月丹后,沉心运转周天炼体诀,开始凝聚第四个穴窍。此时,体内并没有出现任何异象,然而,随着灵力的运转,张炀忽然感到四肢百骸之中有一股磅礴的气血涌动,仿佛有种无法抑制的力量在体内奔腾。短短片刻,他便成功凝练出了第四个穴窍,紧接着,第五个、第六个,直到第四十三个穴窍完全凝聚。那股强大的气血才缓缓消散,张炀的体内恢复了平静。
他缓缓睁开眼,感受到了一丝奇异的空灵。环顾四周,却发现沐沅并不在身边。正当他准备起身时,一阵腥臭味扑鼻而来,他微微皱眉,随后又觉察到身上有些黏糊糊的。低头一看,顿时脸色一黑。原来,自己身上沾染了些许奇怪的物质。
他毫不犹豫的起身,跳入寒潭清洗自己。清凉的水流让他稍稍冷静下来,心中也隐隐猜测到了事情的缘由。
回到寒潭亭阁时,张炀看到沐沅已经坐在石桌前,捂着嘴,似乎忍住了笑意。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戏谑,显然是已经察觉到了张炀的异常。
张炀脸色黑了下来,走近沐沅后,忽然想到了什么,咧嘴一笑,打趣道:“你还好意思嘲笑我?你比我早醒来,肯定也像我一样,老实说,是不是刚去清理衣物了?”
沐沅听后笑意顿时消失,抬眼看向张炀,白了他一眼,语气温柔却带着一丝无奈:“夫君,为什么会这般?”
张炀沉默片刻,略微皱眉,思索了一下,才不确定地说道:“应该是之前服用的金鳞果。虽然我们炼化了这灵果,使我们的肉身变得更为强横,但毕竟当时我们并没有修炼炼体功法,所以并没有完全将灵果中的能量炼化。那些未炼化的能量,便潜伏在我们的四肢百骸之中。今天,借助银月丹凝练穴窍的时候,这股残留的能量便被激发了出来。”
沐沅听完,恍然大悟,轻声说道:“原来如此。”
张炀顿了顿又追问道:“沅儿,你的月华炼体诀应该入门了吧?现在已经凝练了几处穴窍?”
沐沅得意地瞥了张炀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自信:“我这次凝练了三十二处穴窍。不过,不用多久,等我将夫君你送的金鳞果彻底炼化,应该很快就能凝练出三十六处穴窍了。到时候,我也算是筑基期炼体士了。”
张炀听了,忍不住笑了笑,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附和道:“沅儿,真厉害。”
他顿了顿,眼神渐渐变得严肃,声音也略带关切:“对了,沅儿,现在以你肉身的强度,完全可以去后山,借用那雷阵进行淬体。那雷阵对你修炼练气和炼体都有很大益处。还有,那个蕴神丹,也要记得抽空继续服用,等你神识强大了,到时候不论是布置阵法还是参悟阵法都有帮助。”
沐沅安静地听完张炀为自己安排的修炼计划,心中一片温暖。她甜甜一笑,柔声道:“谢谢夫君。”
张炀看着她那甜美的笑容,心中不由得一暖,随即起身,拍拍她的肩膀:“好好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