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膳时,送菜进来的是鸣宇。
他今天出去共看了五处宅院,重点观察了离苏家最近,又在去往客栈的大道必经之路的听梅院,这是少主最属意的一套。
跟冷凌璧汇报完,他点头表示同意,“就定下这套,近日要麻烦你去添置家具。”
鸣宇诶了声,表示他最熟悉流苏镇卖家私的地方,这些不在话下。
旁边聆听的医老嗯了声,“我就住他房间隔壁,有劳了。”
交代完细节要求,冷凌璧再道,“我手底下的人,今日在外奔忙还需要时间到我身边,这些日子还要麻烦你和柳银了,可行?”
鸣宇和柳银互相对视,当即坚决道:“在所不辞!”
等两人退下,冷凌璧若有所思得看向窗外。
医老看了会本草图鉴,抬头见到这温雅公子滑动轮椅坐在窗边,少见他眉梢会凝住,面容淡淡仿若在思索什么大事。
“怎么了?”
冷凌璧将窗户拢上,“今天见到几人在外面站了很久,似乎是外地人。”而且眼神锋利,身手不同于凡人,一看就是习武的。
“不会是毓秀剑阁的吧?”
“暂时还不知。”
“你说你,也不知道要顾忌自己的安危,一个人就敢如此大胆,身怀剧毒时也敢只身奔赴这个小镇,简直是来送死。”
医老虽然嘴毒,但是真心关怀他的,“赶紧把你身边的人叫来,省得到时候我可救不了你!”
冷凌璧唇弯了弯,眸色和煦。
“医老不必担忧,我自有过桥梯,这些人碰不到我的。”
“……”
“既然如此,那便吃饭吧。”
医老已经迫不及待开饭,见到他还心不在焉得垂头想事,索性也没管,这次的菜式有医老的干预,上的都是客栈里的老样式。
老样式也是经过食客胃口百般锤炼的,就是不如前面的新鲜。
幸好点了酸菜,能开开胃口。
但冷凌璧没这福气,他暂时不能吃辛辣发酵的东西,所以酸菜被排除到可食用菜单之外——
“……”
时至傍晚,符诱安要下工了。
今日冷凌璧房内有人,她也不想太频繁凑上去,将在后厨烤的饼打包好,去了楼下热闹的菜市街,这里摆地摊卖菜卖蔬果的人不少。
进了间卖日用的店铺,花了十文分别打包盐和糖。
等到出来便去寻苹果地摊, 蹲下来挑选。
摊主是个老奶奶,坐在小板凳上指了指果子,“成色都是不错的,姑娘多买点,我这个果子今天便宜,一斤三文钱。”
“好嘞,我多买点。”
符诱安很爽快,一共挑了二十三颗又大又圆的,老奶奶许久没见大主顾,乐呵呵得拿出秤砣称重,边跟她说最近镇子上来了不少外人,让她小心点。
“外人?”
老奶奶一脸得意,“老婆子这双眼睛啊,什么样子的人都记得清楚,来这镇子过了五十多年,集市上的人就算不熟,那也是叫得出名字的。”
“姑娘,你也是新来的吧,这腰身好得很,老婆子许少见过这么细的。”
腰身?
符诱安愣了愣,她穿夜行衣总喜欢贴近腰,方便穿梭阴暗角落和出手袭击,这的确是个大漏洞。
借着试探的询问,“老奶奶,你不若猜猜我是干什么活计的?”
老奶奶嗯了很久,粗糙黄色的手指对准她来的方向,“那条路,是咱们镇的中心,很多富裕的员外在那里购置地皮,经营些布匹糕点铺子和客栈挣钱。”
“我总共见过姑娘三面。每次见到你都是在最近这条街道上。”
“今天一靠近你,便能闻到你身上的饭菜香。”
“老婆子猜测你是个厨娘或者是后厨的帮工,进一步推断的话:你才是个新来的,一下子就能找上活干,不是靠关系就是有能力——”
“其实,你是个真厨娘吧,若是有很硬的关系,也没必要委身住在别人家了。”
这她怎么知道?
老奶奶得到符诱安惊讶的目光后哈哈大笑,再一瞧她戴着帷幕,跟印象里的某人对上号,语气放和蔼些,
“近些日有些风言风语是正常的,许多人啊,她生活里就是些柴米油盐,一遇到新奇事,那嘴巴就巴巴的。”
最强的传播源头就是苏宅周边的大婶,那是一堆强势嘴巴又没把门的婆娘,苏大婶亦是,身边的事恨不得在摆摊的时候重复来讲,将客人吸引过来——
地方小,所以传播消息就快得多。
所以老奶奶就算不来镇上几日,在镇子边缘也可能听到新来的红斑姑娘的传闻。
这一结合信息,料定她是个厨娘不假。
这般简单的问题,苏大婶没看出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人与人观念不同,苏大婶先入为主,在她说自己是帮工后,结合她窘迫的处境,就认定了符诱安的身份,并且深信不疑。
毕竟,她从未觉得有哪家店的东家会让一个红斑姑娘主勺。
殊不知,符诱安不仅被特意聘请过来,每月的工钱就有五两,就是因为想攒钱所以才住过来。
苏梓瑶在她身边常年耳濡目染,性格还是会潜移默化像她。
自冷凌璧到家又离去已经五天,这些天她很忙,兄弟们在镇子边缘“维护治安”遇到对手,要过去看看情况处理麻烦。
对于这个假小子,弟兄们是真的钦佩她。
脑子灵活出口成章,几句话解释不通的事经过她的调和,大家能够面对面坐着谈,然后谈出一个双方都满意的方案。
这次是关于管辖范围的划分。
这个小镇没有专门的府衙管,是由林波县的县太爷管,天高皇帝远的,很多有点身手的混混在这里定居扎营,收起了保护费。
收了钱,他们还真管理治安,每天就是大婶口中正事不干坐在街头,跟老大爷一样翘着二郎腿,出了事故就出来管理秩序,还能逞逞威风。
比县太爷管点用,他们收了钱,就不允许别人来收钱了。
还知道搞点饥饿营销,提交缴纳几个月的保护费可以打折,这特权先到先得,保护费也不贵,一月只需要五文钱。
蝇头小利架不住小摊贩多,怎么都能赚,也不会让这些小摊贩恼怒要去举报。
这些“政策”长久实施下来,双方都是互惠互利,都没有异议。
而苏梓瑶就是这些政策的提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