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系统助力:带着记忆做女人 > 第18章 爱心传递

系统助力:带着记忆做女人 第18章 爱心传递

作者:太阳之名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2 21:07:37 来源:小说旗

阳光穿过窗户,斜斜地洒在我办公室的地板上。我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繁华喧嚣的城市,心里感慨不已。公司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现在总算重回正轨了,是时候做点更有意义的事儿了。

这时,王晓曦轻轻推开了门,探进头来问:“梁总,你在这儿想啥呢?”

我转过身,冲她笑了笑,说:“晓曦,公司这次能挺过来,全靠大家一起努力。我打算多搞点慈善活动,成立个基金会,帮帮那些弱势群体。”

王晓曦眼睛一下子亮了,兴奋地说:“梁总,你这想法太棒啦!孟子都说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你这就是在实践这话呢!”

我点点头,说:“没错,我一直觉得,帮别人就是帮自己,自己也开心。”

从那之后,我一门心思扑到了基金会的筹备工作上。我到处跑,联系慈善机构,招志愿者,筹善款。每件事我都亲自盯着,一点儿都不敢马虎。

这天,我正在办公室整理基金会的资料,一个老朋友来了。他叫李辉,是个企业老板,也是我多年的哥们。

李辉一进来就笑着说:“梁总,听说你要弄个基金会,这可是大好事啊!”

我起身迎上去,说:“李兄,多谢你支持。我就是想凭自己这点本事,让这世界变得好点儿。”

李辉竖起大拇指,说:“梁总,你这人太有爱心了。我愿意给基金会捐点钱,出份力。”

我感动地说:“李兄,你这么大方,我真的特别感激。有你这样的朋友帮忙,基金会肯定能越办越好。”

在我的努力和朋友们的支持下,基金会终于正式成立了。成立仪式上来了好多社会各界的人,现场特别热闹。

我站在台上,激动得声音都有点颤抖:“今天,咱们的基金会正式成立了。这可不只是个慈善组织,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给那些处在困境里的人送去温暖和希望。”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看见好多人眼里都闪着感动的泪花。

基金会成立后,我们马上开展了第一个慈善项目——救助贫困山区的儿童。我们组了一支志愿者队伍,去了贫困山区,给孩子们送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医疗物资。

到了山区,眼前的景象让我心里一揪。破旧的校舍,简陋的教室,还有穿着破衣服的孩子……这些画面狠狠地震撼了我。

孩子们看到我们来了,眼里满是惊喜和期待,围着我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我蹲下身,拉住一个小女孩的手,轻声说:“小朋友,以后我们会常来看你们的,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小女孩抬起头,天真地说:“姐姐,谢谢你。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以后做个有用的人。”

那一刻,我的眼眶湿了。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这些孩子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有个美好的未来。

在山区的日子里,我们和孩子们一起上课、做游戏,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要走的时候,孩子们紧紧拉着我们的手,舍不得我们走。

我安慰他们说:“孩子们,我们还会回来的。你们要好好吃饭、好好学习,等着我们下次给你们带更多礼物。”

回到城里,我把在山区的见闻讲给公司员工听。员工们听了都挺受触动,争着要参加慈善活动。

王晓曦跟我说:“梁总,员工们热情可高了,都被你的善举打动了。咱们可以多组织点志愿者活动,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我笑着说:“晓曦,你说得对。爱心是能传递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就能变美好。”

于是,我们公司组织了一系列志愿者活动。员工们利用业余时间,去养老院看老人,去孤儿院陪孩子,去社区帮困难家庭。

每次活动结束,员工们都会分享感受。他们说,在帮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收获了不少快乐和满足。

公司的善举也引起了社会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爱心传递队伍里。一些媒体还报道了我们的慈善活动,让更多人知道了我们的基金会。

有一天,一个年轻人找到我,他叫张磊,是个大学生。他说:“梁总,我在报纸上看到你们的慈善活动,特别感动。我想加入你们的志愿者队伍,为社会做点事。”

我热情地说:“欢迎你,小张。你这份爱心很难得。我们的志愿者队伍随时欢迎像你这样有爱心的人。”

张磊激动地说:“梁总,我一定尽力,和大家一起把爱心传下去。”

在张磊的带动下,他的同学也都加入了志愿者队伍。我们的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大,爱心传递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随着基金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收到了好多求助信。有生病没钱治的患者,有没爹妈照顾的孤儿,还有因为自然灾害没了家的灾民……每一封信都让我觉得责任重大。

我和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一起,仔细筛选每一封求助信,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帮助。我们给患者筹手术费,给孤儿找寄养家庭,给灾民重建家园。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碰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有时候,筹善款不容易;有时候,帮人的时候还会被误解、被质疑。

但我一直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就像爱迪生说的:“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我们的爱心事业也得付出不懈的努力。

这天,我接到一个特殊的求助电话。电话那头是个中年妇女,带着哭腔说:“梁总,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吧。他得了白血病,家里实在没钱给他治病了。”

我的心猛地一紧,赶紧安慰她:“你先别急,把具体情况跟我说一说。”

中年妇女抽泣着说:“我儿子才十岁,本来活蹦乱跳的,突然就得了这个病。我们家条件不好,钱都花光了,现在实在没办法了。”

我认真记下她孩子的情况,然后说:“你放心,我们基金会会尽力帮你。我们马上组织募捐活动,给你儿子筹治疗费用。”

挂了电话,我立刻召集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开会。我对大家说:“这孩子情况很危急,我们得赶紧行动。大家想想办法,怎么能最快筹到足够的钱。”

工作人员们七嘴八舌地提建议。有的说在社交媒体发求助信息,有的说组织线下募捐活动,有的说联系企业赞助。

我综合大家的意见,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募捐计划。我们在社交媒体发了孩子的求助信息,附上医院的诊断证明和病历。同时,我们还组织志愿者在街头募捐。

没想到,消息一发出去,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好多人都伸出援手,捐款捐物。企业也积极响应,赞助了一部分治疗费用。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就筹到了足够的善款。我把好消息告诉那位中年妇女时,她在电话那头哭得不行:“梁总,太感谢你们了。你们就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啊。”

我笑着说:“不用客气,这是我们该做的。希望你儿子能早点好起来。”

这件事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爱心传递的力量。只要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就能汇聚成强大的力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随着时间过去,基金会的慈善项目越来越多,受益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们的爱心传递效应越来越明显,吸引了更多人加入慈善事业。

然而,在这一片和谐温暖当中,我总感觉有双眼睛在暗处盯着我们。这让我心里有点不安,但又说不出为啥。

我把这种感觉告诉了王晓曦,王晓曦皱着眉头说:“梁总,你是不是太敏感了?可能是你最近太累了。”

我摇摇头,说:“晓曦,我有种直觉,事情没那么简单。咱们还是小心点好。”

王晓曦点点头,说:“好的,梁总。我安排人加强基金会的安全防范工作。”

夕阳的余晖洒在基金会的办公室里,我望着窗外的街道,心里思绪万千。爱心传递的路还长着呢,以后肯定还会遇到很多难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心里善良,勇敢往前走,这世界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