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很好,之前我在外生活时就曾碰到过吃不起饭的百姓,他们那里遭遇了好几年的大旱,以至于庄稼根本种不出什么,但是每年二十两的税钱一直压着他们。”赵乾元现在想起之前遇到的人,每个人都骨瘦如柴且衣衫褴褛。
“在我回京后跟父皇提出过减少赋税,但是被他驳回了,他觉得大庆给了所有百姓一个安稳的环境,所以这些都是他们应该付出的,为了这事我还跟他起了争执。
直到后来母后听说了这件事,她告诉我如果想要做成功这件事,那么我就必须要手握权力,只有这样我才不会受制于人,所以我开始争,开始巩固我的太子之位,现在我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再次跟父皇提起这件事了。”
“我会成功的对吗?”赵乾元带着笑意的看着崔玉阙和沈渝。
“当然。”崔玉阙自然相信他。
“会的,因为殿下身后有不计其数的百姓。”沈渝认真的回答。
“那殿下现在有想法怎么实施这件事了吗?”林纤月比较关心这个。
“当然,等着我的好消息吧。”这一刻的赵乾元神采奕奕。
“殿下打算把赋税减少到多少?”林纤月继续问。
“我打算继续沿用前朝的赋税制度,从百姓自己所得的银钱里抽百分之十的税。”赵乾元觉得前朝的制度就很好。
林纤月点点头,也觉得前朝的赋税制度很人性化,不知道是谁提出来的,跟现代的赋税制度还挺像。
“那就祝殿下一举取得成功。”林纤月此刻终于相信了之前崔玉阙说的赵乾元是一个很好的人,也会是一个很好的君王。
“当然。”赵乾元对这件事势在必得。
随后赵乾元拉着崔玉阙去书房讲自己的计划,让崔玉阙再给他提提建议。
“他们都走了,那我们?”林纤月见赵乾元和崔玉阙离去的背影。
“我也回去温书了。”沈渝听到赵乾元的话也很有感触,不管想做什么有利于百姓的事,权力都是不可或缺的。
“那你随便写一封信给于姐姐吧,说我们想请于县令明天给我们做个见证。”林纤月说。
“好,那我写好了之后呢?”
“嗯...绪大哥。”林纤月想了想喊了绪川一声。
“怎么了?”绪川听到林纤月在喊自己出现问。
“你等下有事吗?”林纤月旁敲侧击。
“没事。”绪川摇摇头。
“那你等下可以帮我送一封信去齐府给于姐姐吗?”林纤月两根手指戳了戳,期待的看着绪川。
“可以,写好了给我吧。”绪川很快同意了。
“谢谢绪大哥。”林纤月开心的说。
绪川点点头,随后又离开了。
“那你去吧,我去药房配药了。”林纤月打算多给谢舒曳他们配一些以防万一。
沈渝点头,随后回了房间,林纤月也去了药房。
第二天上午,林纤月和崔玉阙他们都去到了祠堂,进去后发现所有人都来了。
“想必大家都已经考虑好了。”林纤月看着他们说。
“考虑好了,我们同意。”
“对,我们都没意见。”
“好,那我先把合同里的内容给你们读一遍,等于县令来了后再开始签字按手印。”林纤月把昨天让崔玉阙帮忙写的合同拿出来开始读。
“应……...遂……...若最后的收成达不到要求,则没有达到要求的那户人家需配给我十两银子……...而每户人家一个月可获得三两银子的工钱……...”
林纤月算了一下,一户人家可能有五个劳动力可以干活,那么一户人家一个月就差不多可以获得二两到三两左右,最后同意定了三两,而石婆子和杨家的因为有两亩田,所以林纤月一个月给他们六两,所以十两银子对他们来说属于出的起但是会心痛的程度。
读完后,见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便把四份合同分别放好在桌子上,没一会于县令便来了,于馨儿和他一起来的。
“于姐姐,你怎么也来了。”林纤月惊喜的看着于馨儿。
“别说了,家里那两个泼猴太调皮了,所以我出来躲躲。”于馨儿想起家里的齐晏熙和齐菁熙就头疼。
“小孩子嘛就是这样。”
“要不让他们来你这里待几天,他们可是天天念着你。”于馨儿忽然觉得这是个好办法。
林纤月听到于馨儿的话立马制止,毕竟她可是知道这个年纪的小孩有多调皮的,“我觉得还是算了吧,这里条件不好,而且我们都挺忙的。”
于馨儿见林纤月表情挣扎,笑了说,“放心吧,我可不能让他们来祸害你,毕竟你还要给我赚钱呢。”
林纤月快速的点头同意,“对,我事情太多了,没时间陪他们。”
“好了,你不是要签合同吗,我就不打扰你了。”于馨儿说完后退到一旁去了。
“于县令,麻烦了。”林纤月朝于县令说。
“没事,我也挺荣幸能参与这件事。”于县令和蔼的摸了摸胡子说。
“等一下每户人家每个人都要签名照按手印,每一份上面都要签字按手印。”林纤月先自己在属于她的地方签了名字按了手印。
幸好昨天写的时候让崔玉阙把空位留多了些,不然到时候还不一定写的下这么多名字。
“这,不会写字咋办。”
“是啊,我也不识字。”
“我也不认识。”
村民们听林纤月说还要签名字窃窃私语起来,毕竟大多数人都是没上过学堂的,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没事,到时候不会写自己名字的我们会给你们写一遍,你们照着画就行。”
林纤月也知道在场的大多数人都不识字,但是只按手印不保险,毕竟古代没有指纹匹配这回事,而且大多数人都因为干多了农活指纹已经损坏了,说不定到了以后根本就看不出指纹了。
村民们听到林纤月的话,纷纷上前签字按手印,全部人都签好了后,林纤月便让林昌平和于县令在见证人那里签字按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