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豪门风云沈氏家族的荣耀与征途 > 第57章 科技普惠·万家灯火

2023年1月22日,深冬的寒风依旧凛冽,却挡不住各地市民奔向星宁集团售楼处的脚步。在杭州某新落成的公寓住宅区前,巨大的全息屏幕循环播放着震撼画面:楼体表面的光伏板随阳光角度自动调节,无土栽培舱内的蔬菜瓜果快速生长,智能机器人有条不紊地维护着整个社区的运转。

\"张姐,这房子真能发电?\"排队的李阿姨拽着闺蜜的手,眼里满是怀疑。售楼员小王微笑着递上平板电脑,实时数据在屏幕上跳动:\"您看,这套80平的公寓,每月发电收益保底1万,多出来的电量还能卖给电网。\"他调出建筑结构图,\"纳米自修复材料会自动修补墙面裂缝、管道渗漏,几十年都不需要额外维修。\"

消息像长了翅膀般迅速传开。社交媒体上,#能发电的房子#话题阅读量短短半天突破50亿,网友们晒出对比图:传统住宅每月交电费,而星宁的公寓不仅用电免费,还能赚钱。某程序员在论坛分享:\"算了笔账,买这套房相当于投资了一个小型发电站,几十年下来收益比理财产品还高!\"

在上海,一位老城区的居民咬咬牙挂出了自家老房子。\"虽然地段好,但光是每年的修缮费就要好几万。\"他在短视频里无奈地摊手,\"现在好了,星宁的房子不仅便宜,还能当摇钱树。\"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售楼处,二手房市场掀起抛售潮,传统房产价格应声下跌。

沈知意站在星宁集团的战略会议室,看着各地传来的销售数据,嘴角微微上扬。\"这只是开始。\"她对着高管们说道,指尖划过空气,全息投影切换成全球布局图,\"我们要让科技住宅覆盖每一座城市,每一个角落。\"她调出成本分析报告,\"通过规模化生产,我们已经将建造成本压缩了40%,未来还会更低。\"

在星宁的智能工厂里,量子级3d打印机正以惊人的速度建造房屋模块。这些采用纳米复合材料的模块,不仅坚固耐用,还集成了光伏、储能、无土栽培等功能。运输机器人将模块装载到磁悬浮列车上,48小时内就能运抵全国各地的施工现场。

随着第一批居民入住,全新的生活方式开始普及。在成都的公寓社区,张大爷每天早上都会去公共无土栽培区采摘新鲜蔬菜,智能系统会根据他的健康数据推荐菜谱;在深圳,年轻白领们通过手机App就能查看自家的发电收益,还能参与社区的能源交易。\"以前觉得科技离我们很远,\"一位家庭主妇在采访中感叹,\"现在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

教育机构也嗅到了商机。某知名学校与星宁合作,将公寓社区改造成实践基地。学生们在这里学习能源管理、智能种植,甚至参与房屋的日常维护。\"这是最好的课堂,\"校长激动地说,\"孩子们能亲身体验科技如何改变生活。\"

然而,传统房地产商坐不住了。某龙头企业召开紧急会议,试图找出应对之策。\"他们的房子根本不按常理出牌!\"一位高管拍着桌子,\"没有维修成本,还能发电赚钱,这让我们怎么竞争?\"但市场不会给他们太多时间,随着星宁的科技住宅不断推出新户型、新功能,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开始寻求合作。

沈知意的目光早已投向更广阔的未来。在一次演讲中,她向全世界宣告:\"科技的本质不是制造差距,而是消除差距。无论是富人还是普通人,都应该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红利。\"她身后的大屏幕上,全球各地的科技住宅如繁星般点亮,\"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家庭都住进会发电、会生长、会自我修复的智能房子。\"

当夜幕降临,星宁的公寓住宅区亮起璀璨的灯光。这些灯光不仅来自电灯,更来自光伏板储存的清洁能源。在某个社区的广场上,居民们自发组织起新年晚会,孩子们在无土栽培的花丛中嬉戏,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讨论着当月的发电收益。这温馨的一幕,正是沈知意所追求的——科技普惠,万家灯火。而这场由她掀起的居住革命,正在重塑人类对\"家\"的定义,让科技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