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豪门风云沈氏家族的荣耀与征途 > 第123章 解构重构·行业震颤

2023年8月26日清晨,股市开盘钟声如丧钟般敲响。格力电器的股价开盘即暴跌27%,交易大厅内充斥着绝望的呐喊。股民们死死盯着屏幕,看着K线图断崖式下跌,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星宁集团旗下星达科技的股票以20%的涨幅封死涨停板。

在珠海格力总部的研发中心,总工程师张明远握着螺丝刀的手微微颤抖。他面前的工作台上,摆着一台被拆解的星达冰箱——箱体内部空荡荡的,仅有的量子芯片夹层在台灯下泛着幽蓝的光。\"这不可能...\"他喃喃自语,\"传统冰箱需要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可这台冰箱连制冷管路都没有!\"

实验室的量子检测仪突然发出尖锐警报,数据面板上的数字疯狂跳动。当检测结果显示这台冰箱的能耗仅为传统产品的1\/10时,张明远的脸色瞬间煞白。更令人震撼的是,量子芯片夹层内的微型超导线圈,竟能通过量子纠缠原理实现隔空制冷,彻底颠覆了百年来的制冷技术认知。

与此同时,在全国各地的电器卖场,星达全新一代\"极简生存冰箱\"正在上演销售奇迹。1999元的定价牌旁,智能导购机器人用机械臂演示着惊人功能:将冰箱浸泡在水缸中,通电后内部依旧干爽;用液压机施加5吨压力,箱体仅出现轻微形变;甚至当实验人员模拟地震场景,将重物砸向冰箱时,内部弹出的量子防护盾瞬间化解冲击力。

\"这台冰箱不仅能保鲜,关键时刻还能当避难舱用!\"销售员的声音被此起彼伏的惊叹声淹没。围观的消费者们亲眼看到,当冰箱检测到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会自动生成密闭空间,并释放纳米级空气净化分子;若遭遇极端高温,箱体表面的光伏膜能迅速转化为隔热涂层。

在星宁集团的战略会议室,沈知意的全息投影正在召开全球高管会议。地图上,星达的代理商门店如病毒般扩散,而传统电器品牌的门店正在大片熄灭。\"他们还在试图拆解我们的技术,\"沈知意轻点桌面,调出监控画面,某老牌企业的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对着量子芯片夹层束手无策,\"但他们永远无法复制星宁的生态闭环。\"

更具颠覆性的是星达推出的\"订阅制家电\"模式。消费者只需每月支付99元,就能无限次更换星达的冰箱、电视等产品。智能管家会根据用户需求,通过量子物流系统自动上门更换设备,旧产品则返回工厂进行量子拆解——核心芯片经过清洗后可重复使用,其他材料通过纳米分解技术转化为新型建材。

当某知名家电品牌试图模仿星达的低价策略时,却发现自己陷入了致命陷阱。他们推出的\"平价冰箱\"在成本上根本无法与星宁竞争,而在功能上更是相形见绌。一位消费者在论坛上发帖对比:\"传统冰箱被雷劈就报废,星达冰箱被雷劈后还能自动报警求救;传统冰箱维修要等三天,星达的智能机械臂两小时就上门。\"

在资本市场,星宁发起了凌厉的攻势。通过量子金融系统,星宁以极低的利率向全球经销商提供贷款,前提是必须独家销售星达产品;同时,星宁开始收购那些濒临破产的传统家电企业,将其生产线改造成量子设备的代工厂。某业内大佬在接受采访时感慨:\"星宁不是在做家电,而是在重新定义制造业的规则。\"

而在普通消费者眼中,星达的产品正在重塑生活方式。独居老人的冰箱会在食物短缺时自动下单采购,并通知社区服务人员;创业者的办公室里,电视既是显示屏又是量子通讯终端;甚至在野外探险时,星达的设备能组合成临时避难所。一位户外博主在视频中惊叹:\"我背着这台冰箱穿越沙漠,它不仅能制冷,还能利用太阳能充电,遇到沙暴时变成安全舱!\"

当夜幕降临,星宁大厦的量子灯带照亮整个城市。在无数家庭中,星达的冰箱、电视如静默的守护者,它们内部的量子芯片时刻监测着环境变化,准备在危机来临时化身为救命的方舟。而在传统电器企业的厂区里,生锈的生产线无人问津,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时代的落幕——属于星宁的科技霸权时代,已经不可阻挡地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