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豪门风云沈氏家族的荣耀与征途 > 第132章 政企合谋·税网暗局

2023年9月16日,南洋伍号别墅的书房被量子加密系统严密笼罩。沈知意端坐在悬浮座椅上,指尖在全息键盘上飞速敲击,七封加密邮件分别发往京城、沪市、深市等多地税务局账户。随着确认键按下,星宁集团旗下37家子公司的巨额税款,正通过量子加密通道完成跨国转账,总金额高达238亿元。

\"叮——\"手机震动,国内税务局的电子回执单弹出,红色的\"已到账\"字样在屏幕上闪烁。沈知意嘴角勾起一抹浅笑,拨通了大伯沈正明的量子通讯。全息投影中,沈正明身着正装,身后是市委办公室熟悉的背景墙。

\"知意,这次的税单...\"沈正明推了推眼镜,眼中闪过一丝复杂,\"238亿,比去年整个京城的科技企业纳税总和还多。\"

\"大伯,这只是开始。\"沈知意调出星宁集团的全球税务地图,无数光点在各大城市闪烁,\"星达家电、星耀娱乐、量子基建...我们每个板块都在高速盈利。更重要的是...\"她顿了顿,指尖划过全息屏,\"我提议将星宁集团总部迁至京城,实行'政企共管'模式。\"

沈正明眉头微蹙:\"政企共管?具体说说。\"

\"星宁开放30%的管理权限给政府。\"沈知意展示详细方案,\"我们成立联合监管委员会,政府派代表入驻核心部门,从财务审计到项目审批全程参与。作为交换...\"她调出城市规划图,京城五环外的一片区域被标注为\"星宁智慧新城\",\"我希望政府能提供土地、政策支持,将这里打造成全球科技总部基地。\"

这个提议如同重磅炸弹,在官场与商界掀起惊涛骇浪。三天后的市长办公会上,数位官员激烈争论:\"星宁掌握着量子芯片、智能家电等核心技术,让他们深度介入政务,会不会尾大不掉?\"但财政局长的发言让局势逆转:\"星宁承诺未来五年纳税超千亿,光是带动的上下游产业就能创造百万就业岗位。\"

最终,《星宁集团政企共管协议》顺利签署。京城某核心地段的黄金地块以\"战略价格\"出让,同时政府开放交通、能源等数据接口,允许星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回报,星宁将企业所得税的15%直接纳入地方专项基金,用于教育、医疗等民生项目。

沈知意的布局远不止于此。在星宁新落成的总部大楼,量子加密会议室里,政府代表与企业高管围坐在全息会议桌前。表面上,他们讨论着城市交通优化方案,实则星宁的AI系统正在分析每一位官员的决策习惯、利益诉求。当某位官员提到\"老旧小区改造\"时,系统立即调出其亲属名下的建筑公司信息,为后续的项目合作埋下伏笔。

舆论场中,星宁的\"纳税壮举\"与\"政企合作\"收获一片赞誉。央视财经频道专题报道《科技巨头的社会责任》,画面中,星宁的智能机器人在贫困山区铺设量子网络,字幕显示\"238亿税款中的10%用于乡村振兴\"。但鲜有人注意到,这些偏远地区的网络基站,同时也是星宁数据采集的重要节点。

更隐秘的操作在税务领域展开。星宁的量子财务系统通过复杂的跨国架构,将部分利润转移至低税率地区,但每一笔操作都严格符合法律条文。当税务局进行稽查时,AI生成的财务报表天衣无缝,甚至主动提供\"避税优化建议\"——这些建议最终被采纳,反而帮助税务部门完善了相关法规。

在南洋别墅,沈知意看着政企合作的实时数据,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她对着空气下达指令:\"启动'红盾计划',让星宁的审计团队协助税务局建立量子反逃税系统。\"表面上,这是企业回馈社会的善举,实则通过技术植入,星宁得以掌握全国企业的财务数据,为商业扩张提供精准情报。

夜幕降临,京城星宁总部大楼的量子灯光亮起,与政府大楼的灯火交相辉映。沈正明站在市委办公室窗前,望着这片由侄女一手打造的科技帝国,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场看似双赢的政企合作,实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博弈——而星宁,早已在规则制定的层面,占据了绝对优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