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豪门风云沈氏家族的荣耀与征途 > 第190章 银发新章 科技浪潮中的老城新生

2024年8月13日清晨,京城五环内的槐园社区笼罩在柔和的量子晨光中。72岁的赵淑芬系着印有\"星宁智能社区\"字样的红围裙,熟练地将厨余垃圾投入纳米分解箱。箱体蓝光闪烁间,有机废物被瞬间转化为肥料,输送至社区的垂直农场。\"以前这垃圾站臭得人绕道走,现在比香水还香!\"她笑着对邻居王大爷说道,腕间的健康监测手环同步将步数上传至社区积分系统。

几年前,这里还是京城边缘的老旧棚户区。砖墙上斑驳的\"拆\"字与积水的巷道,见证着岁月的沧桑。而如今,鳞次栉比的量子光伏建筑拔地而起,星穹环保大厦的能量网络如金色脉络,将科技的温度注入每寸土地。赵淑芬记得清楚,两年前星宁集团启动老城改造计划时,她攥着退休金存折犹豫许久,最终咬牙参与了社区能源共享项目。

\"谁能想到,这屋顶的光伏板比银行存折还靠谱!\"王大爷摇着蒲扇,指向居民楼顶部流转的蓝光。每户人家的阳台都安装了柔性光伏薄膜,不仅满足自家用电,多余电量还能通过超导体线路并入城市电网。社区公告栏的电子屏实时跳动着收益数据:赵淑芬家上月卖电收入1867元,加上退休金涨幅,每月可支配收入突破6000元。

老人们的生活悄然蜕变。社区活动中心的量子学习舱里,二十余位银发族戴着VR眼镜,跟着AI老师学习短视频制作。68岁的刘建国是其中的佼佼者,他运营的\"老胡同新科技\"账号已拥有百万粉丝。镜头里,他演示着智能药盒如何自动提醒服药、纳米地板如何感应摔倒并报警,这些曾被视作年轻人专利的科技产品,如今成了老人们的生活助手。

更令人振奋的是就业结构的革新。社区成立的\"银发运维队\",由退休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组成,负责维护片区的智能设备。59岁的电工老张穿上崭新的星宁工装,骄傲地展示工作证:\"修了一辈子电路,没想到老了还能搞量子科技!\"他们的工作轻松却意义重大——确保每一块光伏板正常运转,每一台智能机器人精准作业。

随着能源红利的释放,社区服务迎来全面升级。无人配送车穿梭在楼宇间,将新鲜的有机蔬菜配送到家门口;智能医疗舱提供24小时健康监测,数据直通三甲医院;甚至连广场舞都搬进了全息投影广场,老人们在虚拟敦煌壁画的背景下翩翩起舞,动作通过体感设备实时生成数字艺术作品。

在舆论场,#科技养老京城样本#的话题持续霸榜。网友们惊叹于老城区的蜕变:曾经破旧的筒子楼变身智慧住宅,墙角的杂草丛化作量子花园,就连社区的流浪猫都戴上了智能定位项圈。更有财经媒体测算发现,这片曾经的郊区,因能源产业和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两年内产值突破2.3万亿,带动就业超50万人。

沈知意出席社区庆典时,被热情的居民团团围住。赵淑芬拉着她的手,眼中含泪:\"闺女,要不是你,我们这群老头子这辈子都不敢想能过上这样的日子!\"沈知意微笑着展示最新规划:\"接下来,我们要在社区建设量子养老学院,让大家不仅老有所养,更要老有所为。\"她身后的全息沙盘上,老年科技创业孵化器、银发艺术工作室等项目熠熠生辉。

夜幕降临,社区的光伏路灯自动亮起,与远处星穹大厦的霓虹遥相呼应。老人们围坐在智能长椅上,听着AI讲述着老城的前世今生。当讲到两年前这里还是郊区时,大家都笑了——此刻脚下的土地,早已成为科技与人文交织的热土,而他们,既是这场变革的见证者,更是受益者。那些曾经被时光遗忘的角落,正因为科技的力量,绽放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书写着属于银发一代的崭新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