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豪门风云沈氏家族的荣耀与征途 > 第201章 沙漠蜃楼与海上明珠:双重文明的引力场

2024年9月6日黄昏,宝岛街头的全息广告屏突然集体切换画面,沈知意的全息投影出现在每个商圈:\"当沙漠成为绿洲,当科技重塑生活——欢迎回家。\"画面里,新疆\"星海绿洲\"城市的110层量子摩天楼刺破云霄,纳米涂层的玻璃幕墙折射着彩虹般的光芒,垂直森林中生长的太空植物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在台北市的市民活动中心,上千人围坐在量子投影前,屏息观看移民宣传片。镜头掠过智能交通网络——磁悬浮列车如同银色游龙穿梭于楼宇之间,无人驾驶的物流车自动避让行人;画面切至家庭场景,智能管家根据主人健康数据定制营养餐食,纳米自洁地板将孩子打翻的果汁瞬间分解。最震撼的是城市边缘的海水淡化基地,巨型量子蒸馏塔吞吐着蓝色光焰,源源不断地将咸水转化为纯净水,储水罐上的数字实时跳动:现存淡水量可供城市使用127年。

\"这真的是沙漠?\"年轻工程师林明浩推了推眼镜,手指颤抖着放大屏幕上的细节。他看到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在调试量子对撞机,而窗外就是金黄色的沙漠,\"在这样的环境搞研发,简直是科研工作者的天堂。\"

与此同时,高雄港的货轮上,企业家陈立威正在查看星宁集团发来的招商方案。当他看到\"沙漠城市提供全产业链的量子科技配套服务\"时,立刻拨通了秘书电话:\"取消和A国的合作意向书,准备联系星宁集团,我们要把半导体封装厂搬到'星海绿洲'。\"

在台南的渔村,渔民张阿海盯着手机视频里的马尔代夫式规划——原本的工业港口将被改造成珊瑚礁生态保护区,智能养殖网箱自动监测海洋环境,游客可以乘坐透明观光潜艇观赏人工培育的珊瑚群。\"以后不用冒着台风出海了。\"他抹了把眼角的泪,\"我的孙子能在干净的海边长大。\"

社交媒体上,#搬去沙漠住高楼#的话题迅速登顶。网友们自发组建移民讨论群,有人分享\"星海绿洲\"的户型图:80层的普通住宅配备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和虚拟观景窗,110层的顶级公寓甚至拥有私人量子花园;有人整理出移民福利清单:子女享受免费的星际教育课程,老人可使用纳米医疗舱进行疾病预防。

海外科技公司的反应更加热烈。硅谷的初创企业创始人连夜召开视频会议,讨论如何将研发中心迁至\"星海绿洲\",因为那里不仅有免费的量子服务器使用时长,还能获得星宁集团的技术支持;欧洲的新能源巨头们纷纷与星宁洽谈合作,希望在沙漠城市建立全球最大的太阳能-氢能转化基地。

面对这股热潮,台当局试图封锁消息,却发现根本无济于事。量子通讯技术让信息如同空气般无孔不入,甚至连官方的新闻频道都被黑客植入了移民宣传片。当民众得知\"回归即可优先获得移民资格\"后,街头开始出现自发的游行队伍,人们举着标语:\"我们要未来,不要冷战!\"

在舆论的重压下,台当局紧急召开闭门会议。\"现在连我们的科研经费都被企业抽走了!\"教育部门负责人将数据摔在桌上,\"台积电、联发科的研发人员集体递交了移民申请,说要去'星海绿洲'参与火星开发项目。\"

\"更糟糕的是外交层面。\"外事部门官员调出国际新闻,A国政府发言人表示\"尊重地区人民的自主选择\",而日本、韩国的企业已经开始竞标宝岛的生态改造项目,\"沈知意的计划不仅是人口迁移,更是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分配资源。\"

此时的新疆,\"星海绿洲\"的移民接待中心灯火通明。智能机器人有条不紊地处理着申请资料,量子身份核验系统在0.1秒内完成身份认证。沈知意站在监控大屏前,看着不断攀升的申请数字,对身旁的堂哥说:\"启动'归巢计划',让首批移民看到诚意。\"

当晚,星宁集团宣布:所有通过审核的宝岛移民,将免费获得三个月的豪华公寓居住权,孩子可直接入读配备全息教学系统的星际双语学校。更令人振奋的是,首批回归的居民将参与马尔代夫式改造工程,成为新生态城市的建设者与受益者。

消息传出的瞬间,宝岛的夜空被烟花照亮。在基隆港,无数渔船自发亮起灯光,组成\"回家\"的字样;在台北101大厦,巨幅全息投影展示着沙漠城市与未来宝岛的蓝图。这场由科技与希望引发的迁徙,正以不可阻挡的态势,重新定义着家园的概念,而历史的车轮,也将在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中,驶向更辽阔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