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豪门风云沈氏家族的荣耀与征途 > 豪门风第416章 地心秘闻与双生星球的命运交响

2028年1月16日,长安首都的量子政务中心被冷蓝色的全息地图笼罩,地球的轮廓在屏幕上闪烁着微弱的红光——代表人口的光点如残烛般稀疏,仅存的人类聚集在少数几个生态保护区内。我凝视着数据面板上“预计五年完成迁徙”的倒计时,耳边回响着俄国科学家代表团带来的惊世秘闻。

“1950年,苏联的‘地心探索计划’挖到了米。”俄国首席科学家安德烈的全息投影微微颤抖,他身后的画面切换成泛黄的老照片,钻井平台在暴风雪中矗立,“当时的记录显示,钻头接触到一层奇异的物质,敲击时会发出类似宇宙背景辐射的频率。更诡异的是,地底深处传来的声音,经频谱分析,竟与我们最近破译的‘起源星’通讯波段高度吻合。”

会议室陷入死寂,唯有量子计算机的嗡鸣回荡。这个尘封78年的秘密,与新伊甸星球的存在产生了惊人的共振。我调出星球地质扫描图,新伊甸的地幔深处,同样存在着一层未知的量子晶体结构——它们像沉睡的巨人血管,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神秘能量,维持着星球的生态平衡。

“沈总理,这或许解释了新伊甸为何与地球如此相似。”曹博士推了推智能眼镜,全息屏幕上弹出对比数据,“两颗星球的大气成分、磁场强度、板块运动模式,误差均在0.3%以内。但更关键的是……”他放大地核区域,“新伊甸的地心存在一个‘量子核心’,其能量波动与俄国当年探测到的信号频率完全一致。”

这个发现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被岁月掩埋的真相。我们立即组建“双生星球科考队”,乘坐配备量子防护罩的钻探舱,深入新伊甸的地心。当钻头穿透最后一层岩石,眼前的景象令人目眩神迷——一座由发光晶体构成的巨型建筑悬浮在岩浆海洋之上,建筑表面流动的纹路,竟与火星石碑上的古老符号如出一辙。

“这是先祖留下的‘星球孵化器’。”AI管家的声音带着敬畏,“百万年前,他们在逃离灾难时,不仅带走了文明火种,还埋下了新家园的种子。新伊甸与地球,本就是同一计划的双生产物。”全息投影重现历史场景:先祖们将携带地球基因的“生命胶囊”注入星球胚胎,用量子核心为其提供亿万年的能量,直到合适的时机降临。

消息传回地球,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思潮涌动。沈舒的游戏公司推出《地心谜城》VR探险游戏,玩家在虚拟世界中重现1950年的钻探现场;沈明薇的商业银行设立“星球守护基金”,用于保护新伊甸的原始生态;而星海学院的考古团队,则开始研究如何激活地心建筑中的“文明传承系统”。

然而,挑战也随之而来。部分极端组织宣称“新伊甸是被诅咒的星球”,煽动地球剩余居民拒绝迁徙。更危险的是,A国与岛国的残余势力竟试图潜入地心,抢夺量子核心的控制权。我亲自率领“应龙”特种部队展开拦截,在岩浆翻涌的地心战场,量子武器的光芒与古老建筑的能量场交织成绚丽的死亡之舞。

在激烈的交火中,我们意外激活了建筑的防御机制。一道金色光柱冲天而起,将入侵者的飞船瞬间分解,同时投射出先祖的全息影像:“这里不是征服的对象,而是文明重生的摇篮。若后代因贪婪而自相残杀,将永远失去打开传承之门的资格。”这番警告让所有人心头一颤,极端分子们放下武器,跪地忏悔。

平息危机后,我们重启了“地球重生计划”。利用新伊甸地心的量子核心能量,曹博士团队研发出“生态重塑波”,能在不破坏原始地貌的前提下,快速修复地球的生态系统。当第一株转基因红杉在撒哈拉沙漠破土而出,当黄河重新奔涌着清澈的河水,全球的量子屏幕同步播放着这一奇迹,无数人热泪盈眶。

2028年12月31日,新伊甸与地球共同举办“双生纪元庆典”。长安首都的量子天幕与地球的生态保护区实时连线,全息投影中,两个星球的居民手拉手,共同放飞象征和平的量子信鸽。当零点钟声响起,新伊甸地心的建筑绽放出璀璨光芒,将祝福的能量波传遍整个太阳系。

庆典尾声,我收到星际档案馆的最新数据:“沈总理,地球生态恢复进度达87%,新伊甸的移民接纳系统已准备就绪。更重要的是……”AI管家的声音带着欣慰,“地心建筑的‘文明传承系统’已初步激活,我们或许能读取到更多先祖的智慧。”站在量子观景台上,望着双生星球的璀璨灯火,我知道,人类的故事,才刚刚掀开新的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