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40下岗外卖员到异国首相 > 第184章 生产建设营

40下岗外卖员到异国首相 第184章 生产建设营

作者:指南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9 11:03:35 来源:小说旗

“德丹表姐听说快40了都不嫁人,他爷爷逼婚也没有用,说是大学时候受过情伤,那个情伤不会就是你吧。”林夕紧紧挽着齐木长的胳膊,整个人几乎贴了过来,她身上淡淡的橘子汽水味和温热的气息,轻轻扑在齐木长的脖颈间。

“胡说八道,那个时候,我们才有点暧昧就结束了,哪有你脑补的那么多。”齐木长佯装严肃地反驳,可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大学时光,图书馆里那昏黄的灯光下,德丹尔珊低头看书时泛红的耳尖,以及两人并肩漫步在梧桐道上时,那些若有若无的甜蜜触碰。这些回忆如同一颗颗酸甜的果子,在心头泛起阵阵涟漪。

“你们家都家道中落了,为什么不找表姐家帮忙,我记得当年她们家就不缺钱。”齐木长拉开奔驰 S600 的车门,林夕麻溜地钻进去瘫在副驾,真皮座椅被她蹭出细微的声响。

“我外婆70年代初和外公离婚了,外公为了得到花旗国的支持,主动和外婆家族断绝了关系,然后外婆的父亲被龙国软禁郁郁而终,外婆就带着刚刚3岁的母亲和1岁的舅舅寄居于龙国的亚东县。” 林夕晃着涂着剥落粉色指甲油的脚丫,直接把光脚蹬在车门扶手上,金属链条随着动作叮当作响。

“2001年,我妈认识了持有花旗绿卡的父亲,那是个祖籍广东的华侨摄影师,两人迅速步入爱河,婚后两年就有了我,但在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他就和母亲离婚了,表面上说是性格不合,实际上因为外婆去世了,财产分配时候,母亲分配的并不多。” 林夕突然自嘲地笑出声,伸手抓乱头顶的粉色挑染。

“阿姨的情况怎么样?”齐木长虽然说是按着林夕叫阿姨,实际上林夕的母亲才旺雪珍,比齐木长大8岁,勉强算得上一代人。

“现在用上了靶向药,但是史姐说,基因重组针可以根治,但要120万一针,所以我得跟着你好好赚钱。”林夕蜷缩起身子,声音越来越小。

等红灯的间隙,齐木长低头快速操作手机。“这算是你两年的工资。”他冷不丁开口。

后视镜里,林夕原本黯淡的眼睛瞬间亮起,像突然被点燃的星火。

“大叔,我觉得你想包养我,是不是让我花钱花惯了离不开你。”林夕突然凑近,睫毛几乎要扫到他脸上,眼神里满是狡黠的调侃。

“瞎说,这几个月,你干得不错,青竹星链系统也优化的不错。”齐木长耳尖发烫,猛地一脚油门踩下去,车子轰鸣着窜了出去。

林夕毕竟是岭南大学智能自动化专业的高材生,她的编程能力和动手能力强于阮青竹的野路子。

林夕将现有的无人机节点替换为热气球节点,于科干军控制区域内成功建立起固定通讯据点。

这些位于两万米高空的热气球,通过光纤线束操控,搭建起了专用内网渠道,覆盖了科干军控制的大部分区域。

且这一整套设施巧妙隐藏在平流层之下,就连蒲甘军政府的侦察机都未能察觉。

而每月仅需十来万龙国币的维护费用,便可在科干全境实现自有星链网络的覆盖。

“对了,我改造了一个智能眼镜,你看一下。”林夕从坤包掏出副看似普通的智能眼镜。齐木长戴上瞬间,视野里跳出虚拟操作界面 —— 航线规划、数据弹窗在视网膜上流转。

“内置最新 AI,搭配引导程序脚本。” 林夕晃动特制手机,“手机是终端,眼镜负责交互,不会开船的人戴上,也能操控货轮。” 她指尖在手机屏幕划动,眼镜立即同步显示船舶驾驶教程。

“这个手机相当于终端,眼镜是外设,但是可以提供交流数据,如果这样的话,人工智能可以教会我们的人任何载具。”齐木长想到,这是不是意味着,可以戴上眼镜,普通人也可以驾驶飞机。

“原则上就是这个道路,但是还需要人工智能工具之间的协调,我们写了一个引导程序,眼镜上一比一手把手指导,普通人可以驾驶飞机。而且我们现在自己网络,安全性是普通网络的几十倍。”林夕是一个合格的女程序员,整个公版人工智能的脚本,让这个眼镜成了超级辅助工具。

“这样,我们的士兵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以担当技术兵种,这相当于拉低了技术兵种的下限,成本大概要多少钱?可以量产吗?”齐木长使用了眼镜,人工智能甚至在教齐木长赛车手驾驶技巧。

“大叔,华强北这样的代工厂不要太多,成本在两千龙国币。不过技术兵种,还可以射击时启用辅助,我这样的小白,在十几个小时的训练以后,400米步枪命中率达到80%。”林夕在齐木长不在的时候做了很多测试。

“也就是代替了普通光学瞄具,还能切换辅助驾驶,普通士兵简单培训之后就成了全能战士。那你尽快安排人量产,我们要给精锐部队士兵人手一副,普通部队班排长,可以选择性下发。生产连则只发通过审核的归化连长。”

实际上111旅已经在实行探索制改革,辖区按照地方设置营连,基础单位参考八旗的“牛录”制度,以300人为基本单元(“生产连”),负责区域内的治安巡逻、毒品替代种植、小型基建等任务,成员兼具民兵与生产者双重身份。

此时, 111 旅新占区域早已是另一番景象。

辖区内,身着迷彩服的士兵扛着锄头与步枪交替巡逻,在罂粟替代种植园与岗哨间穿梭。按照地方行政框架搭建的营连体系中,300 人规模的 \"生产连\" 如同细胞般扎根基层 —— 这些融合民兵与生产者双重身份的作战单元,既能荷枪实弹剿灭毒贩,又能挽起裤腿开垦梯田。

每5个生产连组成一个“建设营”(约1500人),统筹跨区域的资源调配与联合作战,例如打击跨境犯罪、协调矿产开发。

设立“生产建设议事会”,由营长、技术专家(农业\/矿业工程师)、少数民族村佬共同决策,避免权力垄断。

李玉成因为战功卓着被封为111旅第一建设营的营长,年仅16岁,已经是上马作战,下马管民的科干军中校。

按科干附近主要民族汉族、阿昌族、巴克饶族、崩龙族和若海族等及职能划分“建设营”,如“农业建设营”“矿业建设营”“边贸建设营”,赋予差异化发展权限。

旅内实行股份制经济,成员按贡献分配资源收益,例如矿产利润的30%用于民生建设,40%投入军备,30%分红给成员。

股份制改革如同催化剂,让科干军辖区焕发新生。

矿山开采的利润按 3:4:3 的比例分配,民生工程的混凝土搅拌机日夜轰鸣,新配发的装甲车在分红公示栏前缓缓驶过。

这种模式如同磁石,吸引着周边盘踞的小股民地武 —— 那些曾在山林间举着锈迹斑斑的 AK47、随时面临吞并威胁的武装头目,如今带着部众整编入营,换取高度自治权。

庞坤站在杨龙寨口岸的了望塔上,望远镜里,他仿照建立的建设营正在训练,周边的村镇迅速被他控制,手底下的营长突然多了十来个。

不远处,若海军与德安军的营地也竖起了新制军旗,各方势力如同拼图般填补着边境的权力真空,曾经混乱的边境线,正逐渐被这些带着生产工具与枪炮的建设营勾勒出新的轮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