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秩序病:疯癫与文明 > 第5章 悖论

秩序病:疯癫与文明 第5章 悖论

作者:格里布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3 15:54:16 来源:小说旗

德军与法军的嘶吼声哪怕隔着老远都听的一清二楚,声音充斥在耳边,但往外一看,又空空如也。

等天又亮了一些,混乱的嘶吼声就小了,看起来,要么是德国人死光了,要么就是法国人死光了。

莱曼觉得是法国人死光了,就站起身来,看到一个个灰色的身影翻出了战壕,头上戴着m1916型钢盔(尽管在凡尔登战役初期,这种钢盔并未大规模装备)。

冲锋又开始了。

莱曼感到头疼,她那精力旺盛的战友啊,一个个疯子。

没办法,还是得跟着。莱曼搬来一个弹药箱,踩着这个弹药箱翻出了战壕,跟在队伍的最后面,向着法军进攻。

机枪的火力很猛,偶尔还会飞来几发炮弹,把挨得近的德军给炸上了天,有的甚至连器官都被炸了出来,肠子和肝脏流了一地。

但德军的士气并不受影响,可能是在日记本上那个自称“秩序病研究协会”的人告诉她“一切都是秩序病的影响,是**的作祟”。

那么,这些德军士兵的**是什么呢?几近癫狂的杀敌而让自己的祖国取得最终的胜利?又或者是为了一枚勋章而不顾一切?为了这两个,有的人甚至是啃食手骨,痛饮血肉。

莱曼又想到了那个词“荒唐合理化”、“不切实际”,说的就是她的战友们。

在她思考的时候,德军再次翻进了战壕,用一切能致对方于死地的武器,将他们的脑袋砸烂、手骨砍断,紧接着割下脸皮,弄得一身都是血。

他们那副模样,就好像屠宰场里的屠夫,但多了丝疯狂,而且要比屠夫更加暴力。

德军一路过关斩将,所到之处,遍地是残肢断臂,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沾了血。

战斗打到凌晨,德军还是没有一点休息的意思。他们不知疲倦的进攻,也不管是不是一头撞上墙壁弄得头破血流。

按长官的原话就是,他们要3月打到巴黎,4月打到伦敦,5月结束战争。

德军的钢铁之师已经不可阻挡,他们的步步紧逼将法军弄得狼狈不堪,莱曼所在的部队已经逼近了一块可以俯瞰默兹河的高地,把那里占领了,这场凡尔登战役貌似就要结束了。

于是,德军长官开始急于追求胜利,命令德军部队加快进攻速度,为此他用尽了一切通讯手段告诉下面的军官:“进攻,进攻,再进攻,杀敌,杀敌,再杀敌。”

打到23日晚上,德军终于是碰上了劲敌。

持续的进攻让他们损失惨重,同时一次次的奔跑、挥刀也让不少人出现了体力不支的情况。

因此,即便面前的法军是跟前面差不多的人数,差不多的武器,德军也付出了很大伤亡才夺下阵地。

弗里茨打得精疲力尽,他便向上级请示让部队暂且休整一晚,然后不出意外的得到了拒绝。

“我们如果停下,法国人就有时间巩固他们的防线,到时候我们再一头撞上去,就会因为那铜墙铁壁撞得头破血流,我们应该不断的进攻,让他们来不及做出应对,哪怕代价是打到一个不剩!”这是德军长官的原话。

弗里茨灰溜溜的走出指挥所,在门口还能听到他用意大利语在大声咒骂。

在进攻的命令下发前几分钟,阵地后赶来了一支增援部队,数量很多,密密麻麻的,但一跳进战壕就又觉得数量根本不够。

这次增援部队的长官倒是个正常人,他不同意继续进攻,要求部队休息一晚,这就让指挥所内发生了争执。

主张进攻的指挥官的骂他是法国人的间谍,在这明明是最好的进攻时间里却下令停下来休整,给了法国人巩固防御的机会,这不是间谍是什么?

两人最后是通过一场决斗解决的。

他们在指挥所内摆好架势,挥拳的力度也来到了最大,像是下定决心要把对方打的鼻青脸肿般。

指挥所被两人搞得一片狼藉,而这场胜负也分了出来。

战壕里的士兵们得到了一晚上的短暂休整时间。

今天也是莱曼最开心的时刻了,她没被安排站岗巡逻,就找了个存放弹药的地下弹药库钻进去。

里面有着一盏灯,算不上明亮,只能称得上弱光。

在这个地方写字看书很困难,得把本子贴在脸上才看得清一点轮廓,有时候还要睁大眼睛。

不过比起外面,这里是天堂了。

莱曼翻开日记本,打算写点什么,就惊奇的发现,昨天写的内容没了。

“真神奇。”莱曼说。

之后从衣服里掏出钢笔,在上面写道:“拐角确实有个法国兵,我把她杀了,但让我疑惑不解的就是她只有本能的喊叫,没有持续不断,而是断断续续的,在死前也没有发笑或者是出现其他奇怪举动。”

莱曼把笔往旁边一放,耐心地等待起回复。

过了一会,日记本的空白处冒字了,但并未回复莱曼的问题,只是问她:“你现在是否同意帮助我们记录秩序病患者的症状?”

“如果我不同意呢?”莱曼写这段话的时候,是抱着试探性的态度的,想看看日记本那头的回复之后再做决定。

“你可能觉得自己躲过了一劫,我们开不出能让你心甘情愿为我们做事的条件了。”那头像是在寻找用词,在莱曼的目光中,空白处很快冒出了一大堆德文。

“虽然在许多历史事件上,我们不能通过原本基于那个历史发展而来的21世纪的知识和经验来为20世纪的人类提供帮助,但在关于个人死亡上,我们却能够进行帮助。这十分矛盾,在我们这个世界里,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就是有很多无法解释的东西,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另外,你等一下,我翻一下你的档案,它应该更新了。”

那头没有再继续写字出来,莱曼就盯着这些德文看了一眼,但很明显,她看不懂,写的莫名其妙的。

她也懒得看了,干脆翻了页,盯着空白处看,没多久关于她的档案就再次被调了出来。

“莱曼·科赫,更新后的死亡原因是在1916年24日早上6时55分被炮弹炸死,她死亡的周围环境是一个大弹坑和一堆铁丝网,弹坑里面还有些积水,里面躺着三具法军尸体,两具德军尸体。”

“你看你的死因就好了,我现在得把刚才没说完的话补充一下了。”

“这涉及了两个悖论,一个是命运的可变性与预知的矛盾,一个是无限循环与因果混乱。”

“如果未来(命运)是可以被预知的,那么它似乎应该是固定的、不可变的。但在你拿到日记本和档案不断更新后,未来(拿到日记本的人的命运)却可以被改变,这就产生了矛盾。因为一旦未来可以改变,那么它就不再是原本可以被预知的那个未来了。”

“你因为我们的警告而改变了命运,那么21世纪所基于的历史记录(死亡原因)就不再准确。这就导致我们需要不断更新20世纪拿到日记本的人的记录,而每次更新都可能引发新的改变。这样,就可能形成一个无限循环,其中历史和未来都在不断地被重新书写,导致因果关系的混乱。”

写到后面,日记本那头的家伙甚至是用上了蓝笔,在那重点标记起来:“你可能会要求我解释,但我只能告诉你,我也解释不了。”

“无法解释的东西在当前是难以解释的,从定义上看,‘无法解释’指的是基于现有的理论、知识或技术,无法对某个现象、事件或事物给出合理的说明或阐述。”

“你想要我解释这些东西,我短时间内是给不了你答复的。你可以对这些失去兴趣,也可以保持兴趣,可能在你步入英灵殿前我可以给你答复,当然,那也只是可能而已。”

日记本又被写了一大串,这让莱曼看的有些头疼,直接在末尾写上一句:“你说关于我的档案记录会随着我躲过原本的死因而更新是什么意思?”

“我们在跟地狱抢人。就是说,你原本是要在那个拐角死亡的,但在我们的干预后你逃过了一劫,而你是必须要死的,所以每天都可能会出现置你于死地的事件。”

日记本那头询问莱曼想活着吗?莱曼写下了“我不想死”。

“那我们之间做个交易怎么样?你帮助我们记录秩序病感染者的症状,而我们会提供你的死因,很多情况下,你只需要挪个脚步就能躲过了。当然,出现你自己无法应对的情况,我们也会给出解决办法,你总是能躲过一劫。”

莱曼没有马上答应,而是把自己的担忧写了下来:“假设我要前往战场中央记录,那想要置我于死地的事件一定不止一个,我总不可能一直拿着日记本看吧?”

“我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把防弹衣送过来……算了,不开玩笑了。”

“在我们反复的实验得知,在第一批拿到日记本的潜在人员中,你是最特殊的。”

“首先,你不会轻易被秩序病感染,其次,虽然每天都会出现置你于死地的事件,但每个档案在上有记录的致命事件在一天内只会出现一次。”

“我打个比方,有四发子弹向你飞来,当你躲过第一发会置你于死地的子弹后,剩下的三发子弹打死你的概率就变低了,哪怕全部击中也不会导致死亡。当然,你也别想着靠着这个特性去做什么危险的事情,你只是躲过了档案上有记录的致命事件,还是会有其他的致命事件出现。”

“还有,你这种情况就出现了一个新的悖论,一方面,你似乎拥有某种程度的自由意志来选择避免死亡;另一方面,你的命运又被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所注定。我有空得研究一下,总之,你同意吗?”

“同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