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民国的先生 > 第1章 楔子

民国的先生 第1章 楔子

作者:星星语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3 16:43:56 来源:小说旗

苏俊毅然放弃了,对河内的游览。独自在宾馆里,任泪水肆意流淌,终于将这本名为“秋水”的,民国女孩所写的日记读完了。

也让苏俊明白了,当年国人抗战之艰难,是任何人想不到的。

秋水在日记中写到,民国二十六年,十月至十一月,这两个月里。

在南京城周围出现了许多身体单薄,衣着简陋,脚穿草鞋的军人,正围成一圈在竹篓里打饭的军人。

在寒冷的冬日下,秋水与一个十三,四岁小战士在挖野菜时的对话的……

日记写道:十一月三日,天气阴。

秋水今天与金陵大学的同学们,一起去南京的中华门慰问军队,遇到一群如花子似的人。

他们身上隐约有军人的标志,但是已经脏得看不清了,秋水见他们一小群的爬在地上在找着什么?

秋水便问道: “你们干什么?”

“找吃的……”

秋水看到他们手中捧着的一把草根……

好奇的问道:“这些能吃吗?”

“煮煮,混在饭里,扛饿。”

……

苏俊在想这样的军队,兵员,这样的补给能打仗吗?如果打起来他们只能用那羸弱的身体抵挡那钢铁的洪流,而贡献的只有他们的鲜血与生命……

此刻,苏俊心中唯有一个坚定的想法,那便是一定要把这本日记,送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他深知,让这本日记作为大屠杀的见证展示于世人面前,意义非凡。

苏俊觉得,这无疑是自己此次越南之行最大的收获。这收获绝非是他为师兄们,在长航时无人机飞控上,所取得那点突破可比的。

而是,在河内那陌生的街头,他用重金购得的这本流落异国他乡的日记本。

苏俊清楚的记得买到这本日记,是在一个午后,苏俊在一条略显狭窄、充满岁月痕迹的小巷中漫步。

偶然间,他瞥见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位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人摆着一个陈旧的小摊。

摊面上摆放着一些古旧的物件,在阳光的斜照下,一本的羊皮外壳泛黄的本子吸引了苏俊的目光。

当苏俊初次打开这本带着霉味的日记时,那一手娟秀、灵动的汉字小楷,瞬间俘获了他的心灵。

当苏俊猛然翻看到,日记中所记录的场景:秋水躲在靠街的一间房里,见墙边上的鬼子兵,正当街杀害一个与母亲龟缩在墙角的一个年仅四、五岁的小男孩。

小男孩面对鬼子们寒光闪闪的刺刀,强忍着泪水对自己的母亲说道:“娘!我不怕……你抱紧我……”

然而,鬼子的刺刀却无情的刺入了小男孩的后背,并将他高高挑起。

鲜血就这样瞬间从男孩的嘴巴汩汩流出。而男孩母亲那撕心裂肺叫喊着的头颅,则被鬼子的军刀,一刀劈飞……

而秋水也被那近在咫尺的杀戮吓傻了……

秋水在这天的日记记录里,字体明显凌乱而颤抖,仿佛每一个笔画都在哭泣,都在诉说着她内心那无尽的悲痛与恐惧。

但苏俊明白,女孩秋水,是承受着怎样肝肠寸断的痛苦与恐惧,才将她亲眼所见所闻的这一切记录了下来。

这一刻,苏俊的眼眶瞬间湿润了……

再回首,翻开看到了笔记本扉页中,那用瘦金体写就的铁画银勾般的几个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民国二十六年十月三日,南京,秋水题。”

看到这,苏俊想都没想,毫不犹豫地用了三亿越南盾,将它从老人手买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