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民国的先生 > 第10章 匪窝里的读书声(下)

民国的先生 第10章 匪窝里的读书声(下)

作者:星星语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3 16:43:56 来源:小说旗

苏俊这一觉,那真的是睡得个昏天黑地的,一直从三更鸡叫,睡到了大中午。

朦胧的阳光,从那雕琢精美的花木格的窗子上,穿透贴着的那雪白的宣纸,照射到房子的地上。

苏俊才从一阵“咚咚咚……”的敲门声中迷迷糊糊的醒了过来,耳旁也听到了老人:“小苏,小苏……起来,吃饭了。”的叫喊声。

苏俊在迷糊中回答道:“唉!老爹,我这就来。”

苏俊快速的穿上衣服,走到门口为老人把门上的木插销拔下,打开门。带几分歉意的对老人说道:“老爹,不好意思,睡过头了。”

老人温和地看向苏俊,抬手递过一个布包,轻声说道:“来,小苏,把这身衣服换上吧。”

苏俊刚要开口推辞,老人已笑着解释:“快换上试试,看看合不合身。这可是你婶子熬了一整晚,用三儿的新衣改出来的。”

苏俊心头一暖,虽未喜形于色,但眼中满是感激:“嗯,那就换上。”

把布包放在床上打开,拿起衣服一比划,却一下子愣住了,面露难色。

老人见状,不禁笑出了声:“怎么,洋装穿久了,连咱自己的衣服都不会穿了?来,小苏,我教你。”

说罢,老人便耐心地指导苏俊穿长衫、马褂,还细致地教他扣布制盘扣。

待苏俊穿戴整齐,老人端详着他,眼中满是欣慰:“很合身,很子弟,一表人才啊!”

苏俊的眼眶微微泛红,声音也有些颤抖:“老爹,谢谢您,真的谢谢您……”

接着,老人微笑着说道:“小苏啊!今天是园山寨的赶集日,来瞧病的病人有点多,一会吃完饭后。我让小五领你去山寨书院,哦!忘了,现在改名叫什么?‘园山初等私立小学’了!去哪大概能找到你要的纸和钢笔了。”

苏俊点了点头说道:“好的,老爹……”

但是苏俊很快的又追问道:“老爹,这里不是匪寨吗?怎么还会有集市,还会有学校……”

老人突然冷笑一声,脸上满是不屑,缓缓开口道:“小苏啊,如今天下这世道,就是这么个情况。就说咱们滇省,那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你看看咱们省的唐督军,和绑你的那伙土匪的头目,那可是称兄道弟的交情!当初要不是这帮土匪支持他,在鹅毛寨把他的死对头顾督军打得大败,逼得顾督军死在天生桥,他唐某人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儿呢!所以说,小苏,这当官的和土匪,哪里分得清楚哟!”

苏俊一愣,正不知道怎么回答时,老人感慨的说道:“唉!小苏啊!不说了,走吃饭去。”

老人领着苏俊,穿过了昨晚看不清的那些“四合五天井”,“跑马转角楼”的迂回廊道。苏俊就在想,老人在这应该算得上是个大富之家吧!不然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一院房子……

很快二人就到了一处,青石板铺设的水井边。

老人笑着说道:“忙一早上,嘴都赶不上漱。小苏,我听小五告诉我国外却是用牙粉和牙刷刷牙吧!不过我们这里没有这些,是用青盐漱口的,不会用吧!来让我教你。”

说完后,老人熟练的从井中打好水,对苏俊边说边比画,并从怀里掏出青盐,放入口中。就开始用食指当牙刷在牙齿上刷起牙来,看得苏俊也好像看西洋景一样,呆滞了。

而老人漱了一会,含口水,嘴里叽里咕噜的,催着苏俊快点学着漱,苏俊也只有样学样的洗漱了起来。

令人心生愉悦的是,今朝的饭菜于苏俊而言,宛如一抹慰藉的暖光。只见碗碟之中,青葱鲜嫩欲滴,红辣椒娇艳夺目,交相点缀,那饭菜散发的酸辣气息,馥郁诱人,瞬间勾起了苏俊的食欲,让他尽情享用,吃得畅快淋漓。也正因如此,苏俊对老人妻子那精湛高超的厨艺,愈发敬重与钦佩,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用餐时,两位老人热情地为苏俊夹菜,那一片片二指宽的老腊肉,肥润透亮,丝丝红肉纹理清晰,咬上一口,油脂四溢,馥郁的香味瞬间在舌尖绽放,相较那些充斥着“科技与狠活”的食物,那是有着天壤之别。

在品味美食的同时,苏俊也倾听着老人夫妇的家常絮叨,对其家庭情况有了大致了解。老人膝下有五个子女,三女二男。女儿分别是已经嫁人的老大、老二和待字闰中的老五,老三从讲武堂毕业,便投身滇军,随军前往广西作战去了。

而对于在昆明求学的老四,老人似乎心存不满,言语间隐约透露出,此次自己被土匪擒获,便是老四向莫家的双胞胎女儿中的老二泄密所致。老人恼怒地对妻子说道:“老四若再去找莫家那个死丫头,就断了他的学费!”

餐毕,老人便安排小五领着苏俊,往园山小学的方向徐徐而去。

苏俊跟在五妹身后,鼻尖萦绕着岁月沉淀的气息,仿若那是时间摩挲而生的包浆味道,也借此机会,得以窥探园山匪寨的大致轮廓。

此处是一座被青山四面环抱的小镇,东南西北四方各矗立着一座砖石修筑的寨门。远处,一条宽阔的大河自山寨西门蜿蜒向东流淌,河面上零星散布着几点帆影,舟船缓缓驶过,给这方天地增添了几分悠然之态。

苏俊的目光落在园山寨蜿蜒的青石板路上,只见马帮的骡马穿梭于街巷,行人熙攘往来,不禁微微一怔,暗自诧异:这土匪盘踞之地,怎会演变成一处水旱码头?

街道两旁,各类店铺鳞次栉比,幌子招牌随风摇曳,“一门一窗一铺台”的格局紧凑而精巧,尽显店家对每一寸空间的极致利用,苏俊不禁为这独具匠心的布局设计暗暗折服。

苏俊亲眼目睹了往昔只存于历史长卷中的市井景象:小贩们肩挑货担、神色匆匆,算命先生则仙风道骨、目光深邃。他们怡然自得地现身于青石板路旁那片葱郁大树下的开阔场地,或安然设摊,或扬声吆喝,宛如一幅鲜活生动的民俗图卷,在岁月的缝隙中悠然铺展。

阳光透过叶缝洒下细碎的光影,微风轻拂,而苏俊脚下坚实的石板路,与耳边悠扬的吆喝声及各种纷繁的喧闹声,为园匪寨增添了几分灵动。

苏俊满心不情愿,目光刚从铁匠铺依依不舍地收回,又被一个打着“卦天机”幌子、穿梭于市井的算命先生吸引过去。他就这跟着小五东看看,西瞧瞧,沿着北寨门的石板路缓缓前行,园山民居那一座座古朴的房屋渐次映入眼帘。

每一块石头、每一片瓦、每一道木纹,都仿佛在喃喃低语,诉说着园山人的智慧与匠心。

民居多为硬山顶、披山、马头墙、抱抱屋等建筑形式,它既有北方的端庄大气,又有南方的灵秀婉约,而每一栋民居都独具特色,或青砖灰瓦、或木质雕花,古朴又典雅。它们相互连接,却又各有千秋。

然而,令苏俊深感困惑的是,眼前这个满溢生活气息、仿若世外桃源的寨子,竟然是个土匪窝。

走过南北与东西两条石板路交叉处的魁星楼,朝南门口方向前行数十米,便能看到三两个孩童在一座雕砖门楼前嬉戏玩闹,与此同时,门内不时传出朗朗读书声,宛如清脆的鸟鸣,给这方天地增添了一抹灵动的气息。

苏俊抬眼望去,只见门楼上高悬着一块白底黑字的牌匾,其上“园山私立初等小学”几个仿宋体大字苍劲有力。苏俊知晓,目的地已然抵达。

跟在苏俊身后的小五,刚到校门口便大声呼喊起来:“书瑶姐姐,拴好你家的大黄狗,我来啦!”声音清脆响亮,打破了周遭的宁静,也让这所小学的氛围更加鲜活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