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 > 第205章 朱由检

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 第205章 朱由检

作者:词中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3 16:52:24 来源:小说旗

消息很快在京城包括四周流传。

无数百姓听到这个消息都是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义愤填膺。

他们许多人都是看过视频,见识过各种神物的神奇。

如今能孕育神物的七圣杯之一居然被偷走了?

“混账玩意,那袁崇焕犯了大错,被陛下下令一个月之后凌迟处死,他不甘心就这样死于是联合了东厂提督曹化淳和原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一起偷走七圣杯。”

“为什么曹化淳和骆养性也帮他?他们又没被处死,甚至还身居高位。”

“因为他们不甘心,曹化淳原本将要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结果被王承恩抢走了。”

“那骆养性本来是锦衣卫指挥使,结果因一点小事被皇帝贬斥,只能当一个指挥同知,而他指挥使的位置被他手下的手下李若琏坐了。”

“两人早就怀恨在心,甚至听说最近王承恩和李若琏还要对他们下手,所以一不做二不休。”

“两人一个身位锦衣卫同知,一个东厂提督就这样里应外合将袁崇焕从诏狱里救了出来,更是盗走了七圣杯。”

消息太过震撼人心了。

短短半天功夫,三人的祖宗十八代不知道被问候了多少次。

但即便再如何愤怒,也依旧无人发现几人的踪迹。

…………

后世,入夜!

“你就不怕袁崇焕他们半路被人发现了?”

许青忍不住问道。

如今大明的百姓可谓是怒火焚天。

誓死都要将袁崇焕几人抓住,生吞活剥。

在百姓眼中,这次大胜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圣杯。

如今被袁崇焕他们偷走,一旦被敌人拿到手,那么下次大明拿什么赢?

一旦输了,那么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

毫无疑问,袁崇焕他们犯众怒了。

幸好他们早有安排,不然他们的家人估计早就没了。

崇祯哈哈一笑,一脸得意的道:“老许,你不会以为他们真的是昨晚才偷走的吧?”

“呃……”

许青忽然有些明白了,崇祯这家伙连自己都忽悠。

果然,崇祯说道:“昨天他们就已经带人出发了,他们离开一天之后才传出来消息。”

许青忍不住说道:“也就是说,他们昨天就从常宁县附近经过了?”

“当然了,等你们常宁县百姓收到消息,他们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根本不可能找到他们。”

常宁县位于京师的东方。

常宁县再往东就是永平府、山海关。

再往东北方向就是关宁锦防线。

过了关宁锦防线就是建奴的地盘了。

袁崇焕他们提前一天多时间出发,加之古代消息传递不便。

同时还有崇祯的安排,加上袁崇焕曾经贵为督师,对这边的军务无比熟悉。

种种bUFF叠满,要是这都跑不掉,袁崇焕可以找块豆腐一头撞死了。

许青忍不住说道:“也不知道他们这次能不能忽悠住黄台吉。”

崇祯笑着道:“放心,到时候咱们可以亲眼看着。”

“你的意思是说……?”

崇祯一脸得意:“没错,陈宿被我派过去了,到时候他会直播的。”

“你牛,还是你牛批啊!”

许青忍不住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不得不说,崇祯跟历史上描述的有很大不同。

不过这也不奇怪,人的性格往往会被环境影响。

说到崇祯的性格,那就不得不说他的遭遇。

有人说大明亡于崇祯,实则亡于万历。

这并不是空穴来风。

万历皇帝明神宗十岁继位。

内廷由李太后主政,朝政上由首辅兼帝师张居正辅佐。

但即便张居正再如何严格管教,明神宗依旧因各种原因嗜酒、好色、贪财、意气用事。

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

明神宗正式亲政,立即对张居正进行清算。

同时或是否定或是篡改其的改革事业,导致变法变味走形。

明神宗的生活更是极尽奢华,堪称穷奢极欲。

掏空专供皇帝开支的内帑之后,又把手伸向了户部。

国库历年积攒的存银逐渐被他花光,出现巨额财政亏空。

无法给边军发响,导致兵变频发。

面对国家财政的巨额亏空,他没有想办法发展、扭转。

而是派出大量宦官对工商业者进行搜刮,对百姓敲诈勒索。

在各处设置关卡,强迫过往的商旅、车船交纳各种税金。

如此种种,不但对商业和手工业造成了重大的摧残。

更是导致民变频发。

之后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崛起,甚至建立后金政权,更是成为大明未来的一大劲敌。

这也与明神宗前期的不作为,和后期的无力作为息息相关。

除了国事上的荒唐,明神宗在家事上也好不到哪里去。

万历六年,明神宗娶了皇后。

但因皇后不能生育,太后就让册选九嫔。

也就在册选九嫔的同时,明神宗来到了太后的慈宁宫。

他看到了侍女王氏,见色起意就与其发生了关系。

最终太后追问,他只能认账并且封王氏为恭妃。

王恭妃之后生下了皇长子朱常洛。

朱常洛也既是朱由校、朱由检两兄弟的父亲。

按理来说皇后不能育,既然朱常洛身为皇长子也即是太子了。

王恭妃也能母凭子贵得到晋封。

可明神宗却专宠郑贵妃,非但不喜王恭妃,对皇长子朱常洛也甚为不喜。

非但不顾文武百官的请求,迟迟不将朱常洛册封为皇太子,甚至迟迟不让其出阁读书。

更是在郑贵妃给他诞下朱常洵之后,他立即将郑贵妃封为皇贵妃。

甚至还拟下了立朱常洵为皇太子的密誓。

就这样,朱常洛从小根本不得明神宗的欢心。

虽然后来太后出面,朱常洛才勉强被封为皇太子。

但明神宗对他依旧不冷不热,甚至还留着朱常洵在京不就藩。

对朱常洛太子的位置构成严重的威胁。

这种种因素,导致朱常洛谨小慎微,压力巨大,只能纵情酒色。

退一万步说,即便朱常洛有明君的潜力,也是毁了。

再然后,朱由校和朱由检出生。

但很可惜,就连朱常洛都不被明神宗所喜。

朱由校算得了啥?

至于朱由检?

呵呵……那是谁?

明神宗对其根本就没有印象。

甚至朱由检也就五岁那年和父亲、哥哥一起,远远地见过其一面。

(pS:有些啰嗦,许多人只知道崇祯性格上的缺陷,却不知道他的童年遭遇,这两章主要是想告诉大家他为何会变成历史上那样,同时这本书里的性格为何又会这么开朗,当然作者不是专业学历史的,查资料肯定有出入,大家见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