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穿越天龙,我拿到了虚竹的剧本 > 第101章 段誉的江南行

就在李逍到达了临安的同时,大理的世子段誉也是随着吐蕃国师鸠摩智,一路东行过了潇湘已然是要顺江而下到达姑苏。与李逍这一路的欢声笑语有所不同的是鸠摩智和段誉这一路则是有些沉闷,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要按照李逍的想法,自然是因为俩人都是愚痴之人。

鸠摩智自然是痴迷于武学,做着天下无敌的春秋大梦。段誉则是相对复杂一些,一方面他从小接受伯父伯母的教导,事事要以大理为重,未来做一个仁德宽厚的君主。但是段誉毕竟是少年,无论如何规训到达了这个年纪少年的心性自是无比的强烈,他不愿意困于皇宫之中,不愿意早早地面对那些权力的勾心斗角,不愿意接受命运的安排。

他想过自己的人生,想遇见自己的一生所爱,想和所爱之人漂泊江湖忘却大理的烦心琐事。

宜州的七天段誉感觉自己已经死过一次了,迷迷糊糊之间他想的最多的不是自己的父母,也不是伯父、伯母和大理的国事。

他想起了自己最遗憾的事情,自己出门游历之时遇见的两位女子,一见倾心的女子竟然都是自己的妹妹,倘若她们知道自己如今已经是要死了又当如何?自己身为大理的储君,被吐蕃国师挟持到异国他乡,自然不能失了君主的气魄,绝食是自己最后的抗争手段了,但是自己好不甘心就这样死了呀。

段誉在迷迷糊糊之间,放佛听见了一个女孩子和自己说:“段哥哥,你千万不要做傻事,你现在到了大宋境内,大宋官府已经知道了这事,那野和尚不敢拿你怎么样的~~~”那女孩子的声音似乎还是还是带着哭腔,隐隐约约听着像是钟灵妹子的声音,想到这里段誉不经自嘲道:“我定然是要死了,否则怎么在这里见到她,又为何是她,却又不是婉妹?难道在我的心中还是钟灵妹子更重要吗?”

“段哥哥,真的是我~”忽然间段誉感到自己手被人握住,原本因为饿已经有些发凉的双手顿时又有了些暖意,段誉挣扎的睁开了眼睛,眼前的人儿似乎还真是自己的钟灵妹子,段誉不由一笑,当下又是迷迷糊糊的闭上了眼睛。

再度醒来的时候,段誉已经到了宜州的州府之中,守在自己身边的是宜州的大小地方官员。这宜州是大宋的边州,紧邻着更加亲近大理的西南夷人,自然是不敢让大理的世子饿死在自己的地界上的。但是挟持段誉的人身份也是很不一般,鸠摩智是大宋亲自册封的吐蕃国师。

是的,你没有听错,鸠摩智的吐蕃国师既不是自己号称的也不是吐蕃国主任命的,而是大宋册封的。按说唐末之后,吐蕃实际上已经崩溃,吐蕃的地界上各路军阀割据,打的是不可开交简直比中原的五代十国还要激烈,到达了宋朝之后中原地区基本统一于辽宋两国,但是吐蕃的内乱还未结束,但是也逐渐产生了四王系。

这个鸠摩智就是盘踞着逻娑地区拉萨王系的一个教派领袖,作为一个佛教教派鸠摩智实际上没啥创新,与别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两点:第一点就是痴迷于武学,第二点就是对中原很是向往。

第一点造成的就是鸠摩智的教派虽然辩经上并不擅长,但是实力很强,地方军阀争相拉拢,鸠摩智非常容易的实现了在逻娑这个昔日的吐蕃国都的一教独大;

第二点则是造成了鸠摩智一直以来想要获得中原王朝的认可,不断的遣使向宋朝求册封,最终惊动了宋神宗。神宗一心做着比肩汉唐春秋大梦,看见如此之远的番邦来请求册封当然是很高兴。

宋庭非常爽快的答应了册封鸠摩智,而且给出了远超鸠摩智预期的封号——吐蕃国师。在宋神宗看来鸠摩智太过醉心于佛学,都没有考虑一下自己当国主,让神宗痛失了册封吐蕃国主的机会,实在是痛心,不过很快,神宗还是借着唃厮啰入朝进贡的机会圆了一下这个梦想。

神宗这个事情做的荒唐的,好在李逍是不知道的,否则他定然要大加嘲讽。这唃厮啰盘踞着青海河湟谷地,鸠摩智传教于逻娑地区,两者八竿子打不着却非要共用一个吐蕃的名号,是宋朝分不清两者或者被骗了吗?

显然不是,宋朝对于唃厮啰的册封非常清晰,而且双方为了共同对付西夏往来密切,定然是不会被骗了,这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为了圆神宗一个藩伏吐蕃这样的大唐死敌的梦,顺带着吹捧一下来朝见这些小国君主罢了。

鸠摩智的宗教影响虽说对于宋人基本不存在,但是他这个吐蕃国师的册封诏书却是实打实的,宜州的官员们也是不敢怠慢。如今这朝廷册封的吐蕃国师劫持了朝廷册封的大理镇南王的亲儿子还是大理国的最有可能的太子人选,宜州的官员们左右为难起来,他们是哪边都不敢得罪,只能先不让段誉死在宜州。

于是乎在这样的背景下段誉被接到了宜州府衙悉心调养,鸠摩智则被大宋的官员们缠住了。鸠摩智其实挺郁闷的,他所谓的找慕容博不过是个托词罢了,谁稀罕去找一个快二十年没见的家伙。

鸠摩智原本想的是自己劫持了段誉,那大理这边一定会加强西边的防御,自己先带着段誉向东前往大宋,然后再经过大宋回到逻娑地区,到了自己的地盘就不怕段誉这小子不配合自己了。

这一下子鸠摩智不知怎的自己的行踪被人告知到了大宋的官府,虽说自己有神宗的背书,但是毕竟神宗已经亡故了,这个册封最多也就能保证自己不被找麻烦,想靠着这个带走大理世子难的很啊。

思来想去,鸠摩智只能想办法圆回自己的谎话,就说自己要去姑苏见一见故人,大理世子是自己请来的,只要段誉不被自己带回逻娑,想来这大宋也不会太计较吧?此地前往姑苏想来也是不近,自己这一路还有机会,无论是劫持走段誉还是一路逼问出六脉神剑的信息都是有戏的。

于是乎,鸠摩智几次请求,那些大宋的官僚却是拿起了最为拿手的卡流程,一连几次搞的鸠摩智很是火大,就在鸠摩智觉得忍无可忍,想着直接动手时候,大宋这边竟然很顺利的通过了。

其实通过的原因很复杂却也很简单,复杂的是有三方都回复了同意,但是都提出了自己的需求,但是很简单的是对于宜州的地方官来说事不关己了,自己这边推脱了责任自然是你们爱咋样咋样。

第一个同意方来自大宋朝廷,大宋朝廷非常重视这个“外交事故”,当即指示段誉不能放跑了,也不能出事,鸠摩智需要好生安抚,至于他说要带着段誉去姑苏,这个会有相关的官员立马去处理,宜州地方礼送他们去潇湘就行。

第二个同意方是段正淳,此时的段正淳刚刚出了国门,就收到了大宋的通报,他当即把书信截下了,同时告知大宋自己很满意大宋的做法,不日将会入朝感谢,同时希望务必确保儿子段誉的安全问题。希望鸠摩智姑苏的事情了结之后,大宋这边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汴梁好让父子团聚。

第三个同意方则是段誉自己,段誉自觉自己已经是死过一次的人了,不少事情应当是放下了。如今自己被困宜州,回大概率是暂时回不去了,既然鸠摩智要求去姑苏,那就姑且一行吧。

段誉唯一的要求就是大宋差人随自己等人出游,段誉随身在大理这个边陲地区,但是由于从小研习中原文化,对于大宋的人文风情,自然风光还是很向往的,他之所以需要大宋出人陪同,不过是想着有个熟悉当地的人可以咨询罢了。

于是乎,鸠摩智的请求经过多方推诿之后的总算是在十日之内有了回复,大宋差人陪同他们一起去姑苏。

按说这个结果虽说不是什么最好的结果,但也在鸠摩智的预料之内,自然也是假模假样的对着宋庭一顿感谢。

于是乎宜州的司马带着一堆的边军护送着二人一路辗转来到了湘江上游的衡阳地区,在这里鸿胪寺和皇城司的人已经等候了第三天了。

于是乎也就在李逍来到临安城的那一日,鸠摩智带着段誉在皇城司一众人的护送下,由鸿胪寺的官员领着也是坐上了小船一路顺江而下开始了在江南的行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