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穿越天龙,我拿到了虚竹的剧本 > 第125章 智光的心事

“不,不要,不要杀她~~~”

又是一场噩梦惊醒了正在休息的智光大师,自从从杏子林回来之后,几乎一睡着智光大师就会梦见当初他们在辽国时的那一场厮杀。尤其是自己当时杀了乔峰完全不会武功的母亲,往后的日子里面,智光大师只要想起这件事都是万分的自责和恐惧。

智光大师自责自己身为一个武人竟然去杀一个手无寸铁的妇孺,以至于一个还在哇哇啼哭的孩童永远失去了母亲。

但是智光大师更加恐惧,他恐惧的是自己做下了这样大的错事,但是却是出于正义,是朝廷的安排,是少林的组织,一切看上去都是毫无瑕疵,这样一个本该是毫无争议的事件,为什么到最后就会变成了一个天大的乌龙?

如此各种问题,他越是深究越是感到恐惧,这几乎是完全击碎了智光大师的行侠的理想,让他以后余生都不能施展武功,以至于他不得不出家在青灯苦佛中寻求一下心理上的安慰。

北宋嘉佑八年也是辽国的清宁九年,这一年着实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先是年初大宋仁宗皇帝新丧,接下来就是七月大辽发生着名的皇太叔之乱(也称滦河之变、重元之乱),接下来的九月末在平定皇太叔之乱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大辽第一高手萧远山就在幽州被人伏杀,最终下落不明。而这个针对萧远山的伏击案件,就是智光大师他们做下的。

智光大师至今还记得,当年的少林寺年轻一辈中的翘楚——玄慈,也就是今天的少林方丈,亲自上门找的自己,又说是朝廷有文书,并且拿出了朝廷给出的信物,要自己为了家国大义一起去刺杀当时的大辽第一高手萧远山。

至于原因则是萧远山是大辽国内的铁杆鹰派,一直都对大宋有想法,尤其是滦河之变后萧远山深得辽帝耶律洪基的信任,被委任去组建辽军亲卫的上林卫,这个对标的就是西夏的一品堂。

当时,西夏一品堂已经是组建多年了,他们针对大宋的各种行动搞得宋人恨的是牙痒痒,如今辽国也要组建自己的一品堂,身为大宋武林新一代翘楚的智光自然是不能忍的,当即答应了玄慈。

就在智光答应了的十天之后,玄慈总算是拉起了自己的队伍总计有二十一人,其中半数是少林的弟子。为了不暴露自己身份,众人乔装打扮成了商人混进了幽州城中准备去刺杀萧远山。

奈何众人都是汉人,不了解契丹的习俗,当时他们进入辽国的时候已经是到了秋季末,萧远山应当跟随着辽帝前去坐冬,只是因为自己的妻子刚刚生产,有些虚弱这才决定进了幽州城找些补品,众人追到了幽州时,萧远山已然是修整完毕,正准备去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一起去找辽帝接受册封。

众人正愁幽州的防备森严,自己无从下手,正巧碰见萧远山有意出城,便选择了幽州城西三十里处的山路上伏击萧远山。

伏击之战打的是异常惨烈,萧远山作为大辽的第一高手,同时也是大辽重臣即便是出行了也是随从众多身边高手也是不少,而且大辽的高手十分擅长马战,人马一体之下大宋这边也是吃亏,同时中原的一众武人害怕暴露了自己,也不敢放跑了这帮契丹武士,只能用肉身去挡骑着高头大马的契丹人,不少高手因此被马给撞成了肉泥。

好在自己这边有着汪剑通和玄慈两大高手,他们击毙了众多的契丹高手,用他们的尸首摞成了路障,阻挡住了契丹武士们的逃跑企图。眼见逃脱不掉,剩下的契丹武士们不得不选择下马血战,这一下中原的武林中人总算是占了上风,一众契丹武士中除了那个萧远山几乎无人是他们的对手。

智光大师只记得自己如砍瓜切菜一般放倒了好几个契丹武士,最终发现了被一众契丹武士们紧紧包围着的乔峰的母亲,心中尚存良知的智光大师立马就愣住了,但是一众大宋武人已然是杀红了眼睛。

一个少林弟子准备上前结果了乔峰母子,另一边的一个契丹武士挺身上前挡下少林弟子的杀招,紧接着就是另一个武士直接一刀砍进了那名少林弟子的脖子,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智光大师的脑袋,也让他热血上头对着乔峰母亲就是一刀。

每一次做梦智光大师都会在这里被自己吓醒,那妇人不会武功,一点都不会,自己早该知道的,自己早该知道的。智光大师每次一想到这件事情都会在心中一遍又一遍的自责,之后的事情他记得就只是一个大概了。

亲眼看见自己的妻子死了萧远山疯了,还在前面和萧远山拼刀剑的汪剑通随即就被萧远山一脚踢开,萧远山直扑自己而来,但是玄慈此时横身挡在了自己身前一掌逼退了萧远山,接下来就是萧远山和玄慈的大战,萧远山稍逊一筹被逼着跌落了山崖,自己算是捡回了一条性命。

出手杀了妇孺的智光,此后一直疯狂的给自己找补,他几乎收集了所有尸体上的纸张文件,在幽州找人翻译,最终的结果不仅没有让智光大师稍稍的宽心,反而让他的心魔更加加重了。

所有的文件都表明,这萧远山其实是一个大辽的鸽派,他那些对外做出的强硬姿态不过是一种政治作秀罢了,他和耶律洪基的书信往来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希望宋辽和平的立场。

萧远山组建上林卫不过是感慨在滦河之变中辽帝的亲卫着实靠不住,至于什么比肩西夏的一品堂更只是一个说辞罢了,毕竟相比于武人,这萧远山的政治色彩更重,他很清楚说什么样的话能在辽国的朝堂之中获得更大的支持,从而做成自己想要的事情。

智光他们完全被骗了,更为可笑的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安全他们不敢把小小乔峰交给契丹那边以免暴露,众人觉得对不起乔峰,但也只是把他送给了少室山下刚刚丧子的桥三槐夫妇去收养。

最让智光大师无法接受的事情是,一行人回到了大宋之后,朝中官员前来嘉奖,智光不愿意领受这样的功劳,当时就对着那官员和盘托出,那官员的表情仿佛告诉了他这件事情他早已知晓,感情我们不过是他们工具罢了。

说的急了,那官员竟然全盘将责任推到了当时潜伏于辽国的慕容博身上,后来智光大师更是听说了少林因此事问责于慕容家,慕容博被迫自杀。让一个工具去清理另一个工具,智光大师每每想起这个,都会为这件事感到可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