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荒延村破局者 > 第11章 黄鬼村笔战:秀才与革者的「文字破局」

黄**笔战:秀才与革者的「文字破局」

暮春时节,黄**的老槐树下摆着两张八仙桌。

李秀才穿着褪色的青衫,面前摊着《说文解字》,笔尖在宣纸上沙沙游走;永革握着狼毫笔,墨汁在粗麻纸上洇开——一个是本村唯一的秀才,一个是自称从后世穿越而来的「文字革者」,此刻正为「荒延」与「荒诞」之争争得面红耳赤。

二、秀才的「延」字考据

「永革啊,你说这‘荒延’是错字?」李秀才敲了敲书案,「《诗经·小雅》有云‘周道倭迟,四牡騑騑’,‘倭迟’即‘逶延’,表绵延不绝之意。吾村地处荒野,习俗延绵难改,用‘荒延’正合古义!」

永革搁下毛笔反驳:「但时下书肆中,‘荒诞’才是通行写法,指离奇之意。就说你写的《黄**怪谈》里,油灯照魂、赊刀人赊心,这不都是‘荒诞’之事吗?」

李秀才捋着山羊胡冷笑:「吾村故事看似荒诞,实则藏着‘延绵’的乡土逻辑。就说那剃头匠老刀,他的剃刀从祖上传到如今,刀刃卷了又磨,这不叫‘延’?」

三、革者的「诞」字解构

永革翻开《康熙字典》,指尖划过泛黄书页:「‘诞’者,虚妄也,然亦有‘生’之意。你笔下的新村规、新营生,譬如那用驴粪养兰的奇事,不正是‘诞生’于旧俗之外吗?」

李秀才却指着远处的晒谷场:「看见王寡妇的腌黄瓜坛子没?那坛子传了五代人,裂了缝用铜钉钉住,这叫‘延’。若用‘荒诞’,倒像说咱们村是天上掉下来的!」

四、三村长老的文字博弈

隔壁红玉村的老族长拄着拐杖赶来:「俺们村的古井通古今,按永革说的‘荒诞’,那是怪力乱神;按秀才说的‘荒延’,那是祖宗留下的‘延绵’灵气。你们说,该用哪个?」

黄**的屠户阿满插话说:「管他啥字,老百姓听得懂才是好字。去年老七赊刀时,有人把‘荒诞’听成‘荒蛋’,还问是不是荒年的鸡子!」

永革灵机一动:「不如取折中之意?‘荒’字保留,‘延’与‘诞’各取其神——‘荒延’表村落延绵之态,‘荒诞’写故事离奇之趣,一书双解,如何?」

五、破局者的最终抉择

深夜,李秀才在油灯下修改书稿。永革凑过去,见他在扉页写道:

「或问:何为荒延?曰:荒者,野也;延者,续也。吾村野而未灭,续而未断,其间奇人异事,看似荒诞,实则皆为岁月延绵之痕。是为记。」

「妙啊!」永革拍案而起,「用‘荒延’作书名,以‘荒诞’注其义,既合古法,又通今意。就像你写的驴车与独轮车,看似相冲,却能同走一条青石板路。」

李秀才捻须微笑:「就按你说的,书名叫《荒延村破局者》,卷首加段‘文字奇谈’,讲讲这俩字的官司。说不定后世读者看了,还以为是俺们故意设的‘文字局’呢!」

六、文字背后的村落哲学

次日,永革在村头贴出《荒延考》:

「荒延非误,乃荒中藏延,延中见荒。如村西义庄,停灵三十年方得归土,是为‘延’;义庄夜火中,守庄人抱棺痛哭,是为‘荒’。荒延二字,道尽吾村百姓在荒诞中坚守,于延绵中破局的活法。」

王寡妇看完直点头:「怪不得俺总觉得‘荒延’顺耳,原来藏着咱们村‘破破烂烂却活得热闹’的劲儿!」

七、新书发布的意外反响

三个月后,《荒延村破局者》悄然成书。县城书铺的掌柜摸着书脊直犯嘀咕:「这‘荒延’啥意思?」却见翻开书的乡人纷纷露出会心一笑——有人看到了乡村的坚守,有人读出了荒诞的趣味,竟一传十十传百,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李秀才收到邻村读者来信:「读罢‘荒延’,方知乡土之美,美在旧俗未绝,美在新事频生。」

永革则在私塾讲学时说:「汉字如农具,需常磨常新。就像黄**的镰刀,既能割麦,也能刻出‘荒延’这般新字。」

八、尾声:文字与村落的共生

如今,黄**的老槐树下多了块木牌,正面刻着「荒延村」,背面刻着「荒诞村」,路过的货郎总要摸一摸,猜一猜哪个是真名。

李秀才和永革坐在树下喝茶,看孩子们追着风筝跑过青石板路。风筝上写着「荒延」二字,被风一吹,竟像「荒诞」一样飘向云端。

「永革啊,」李秀才抿了口茶,「当年你说我这书‘写烂了’,如今看来,反倒是这‘烂’字,藏着咱们村的真性情。」

永革望着远处的炊烟,想起穿越时见过的竹简与帛书,忽然笑了:「或许最妙的破局,从来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像这‘荒延’二字,让旧与新、荒诞与延绵,都能在村子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