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荒延村破局者 > 第22章 豆腐坊的新章程

荒延村破局者 第22章 豆腐坊的新章程

作者:美丽雅阁210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4 04:28:59 来源:小说旗

豆腐坊的新章程

刘老鬼蹲在灶台前添柴,火苗舔着锅底,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碎成了“单”字的笔画。自从和红玉分道扬镳,这口锅煮出的豆浆总带着股焦糊味,像是缺了点什么——他知道,缺的是红玉擦镜时念的“顺”字咒。

第一节:鬼东家的豆腐摊

卯时三刻,秀才的影子飘进豆腐坊,马褂下摆滴着井水,在青石板上写成“雇”字。刘老鬼盯着那滩水:“说好了只做豆腐,不卖豆腐,你家红玉可得按时来取。”影子点点头,袖中滑出块“工”字木牌,牌角刻着朵莲花,正是红玉绣鞋上的纹样。

辰时初刻,红玉推着独轮车来了。车上的木桶缠着红绸,绸子上绣着“兴”字针脚,每推一步,红绸就扫过地面,画出个“走”字。刘老鬼往桶里舀豆浆,瞥见她腕间多了串豆壳手链,颗颗豆壳都刻着“记”字,像是秀才在地下刻的。

“刘叔,”红玉掀开桶盖,热气中浮着层“清”字泡沫,“今儿个镇西头有集,我得赶早去占个‘旺’字摊位。”她顿了顿,独轮车突然自己晃了晃,车把上的铜铃响出“早”字节奏,“他说您只管磨豆子,别的不用操心。”

第二节:阴阳两道的豆腐经

巳时三刻,秀才的影子坐在井沿上,手里捧着本《豆腐百解》,书页间夹着红玉的生辰八字。刘老鬼偷偷瞄了眼,见书上写着“阴火煮豆,阳卤点浆,阴阳相济,方得圆满”,落款是“光绪年间豆腐郎”——正是秀才的前世身份。

“当年我爹就是用这法子做豆腐,”影子指尖划过“济”字,井水突然泛起涟漪,映出百年前的豆腐坊,“后来遭了雹灾,豆腐坊塌了,我爹临死前把秘方刻在井壁上,没想到三百年后,竟让红玉给摸出来了。”

刘老鬼这才明白,为何红玉擦镜时总往井里看——哪里是看井水,分明是看井壁上的“秘”字水痕。

第三节:秤杆上的新主顾

申时末刻,红玉推着空车回来,独轮车的辙印在泥地上写成“回”字。车筐里躺着几个铜钱,每枚铜钱上都沾着胭脂粉,粉迹在夕阳下显影出“女”“客”二字。

“今儿个来了个阔太太,”红玉数着铜钱,有枚铜钱突然滚进井里,溅起的水花写成“贵”字,“她说吃了咱们的豆腐,夜里梦见个穿马褂的书生,书生给她指了个‘财’字路。”

刘老鬼往井里瞧,只见那枚铜钱正躺在秀才刻的“利”字旁边,周围聚着群小鱼,鱼尾摆动间竟拼出“达”字。他突然想起老李的话:“你们这豆腐啊,是阴阳两界的路引。”

第四节:分道不分心的老搭档

亥时初刻,刘老鬼在石磨上发现张字条,字迹是用豆浆写的“谢”字:“刘叔,明儿个中元节,得多做些‘奠’字豆腐,阴差们要拿去分发给新鬼。”字条左下角画着个笑脸,笑眼里嵌着两颗黄豆,正是“欢”字的两点。

他摇摇头,往泡好的黄豆里加了把井水——这是红玉教他的“润”字诀,能让豆子出浆更多。月光透过窗棂照在磨盘上,磨出的豆浆竟泛着银光,像是掺了秀才影子里的“清”气。

终章:井水不犯河水的生意经

如今豆腐坊分成了两半:前院是刘老鬼的“阳间灶”,灶台上摆着刻有“工”字的木牌;后院是红玉的“阴间账”,账册里夹着秀才写的“解字笺”。两人虽不再同桌吃饭,却总能在豆浆里看见对方的影子——刘老鬼的影子在浆里搅“实”字,红玉的影子在浆里画“诚”字。

镇里人都说,现在的豆腐有了两味:早市的豆腐带着晨光的“鲜”字,晚市的豆腐沾着月光的“醇”字。而那口老井,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灵井”,有人在井里看见过“富”字锦鲤,有人捞出过刻着“寿”字的豆腐花——但只有刘老鬼和红玉知道,井里的每粒水珠,都是秀才写了三百年的“缘”字。

当立冬的第一场雪落在豆腐坊的瓦上,刘老鬼看见红玉和秀才的影子在雪中漫步,两人脚印叠成“伴”字,而他自己的脚印,不知何时竟和他们的连成了“家”字。他摸出块冷豆腐咬了口,豆香里混着雪的清甜,竟在舌尖化出个完整的“合”字——原来有些分开,不过是为了更好的团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