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万亿帝国 > 第65章 成功收购与整合

重生之万亿帝国 第65章 成功收购与整合

作者:谋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4 10:07:48 来源:小说旗

陈默站在落地窗前,望着窗外繁华的城市景色,手中那份收购协议沉甸甸的。历经多轮艰苦卓绝的谈判,他终于成功将新兴企业纳入天盛集团麾下。这场收购之战,耗费了他无数的心血,每一个条款、每一次交锋都仿佛还在眼前。但陈默清楚,收购仅仅是个开始,更艰难的挑战还在后头。

收购完成的消息一经宣布,天盛集团内部一片欢腾。可陈默没来得及享受这份喜悦,便全身心投入到整合工作中。他深知,若不能将新兴企业的技术和团队顺利融入天盛集团,这场收购极有可能功亏一篑。

陈默亲自挂帅,组织公司的精英骨干,制定了一份详细且周全的整合计划。从技术对接、团队融合到业务协同,每一个环节都被细致规划。在会议室里,陈默对着参会人员,眼神坚定地说道:“这次整合对我们至关重要,大家务必打起十二分精神,按照计划稳步推进。”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整合工作刚一开始,文化冲突和利益矛盾便接踵而至。天盛集团历史悠久,有着一套成熟但相对传统的管理体系;而新兴企业充满活力,员工们习惯了自由开放、鼓励创新的工作氛围。这种差异,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天盛集团要求员工严格遵守层级制度,所有决策层层上报,审批流程繁琐。这让新兴企业的员工们叫苦不迭,他们习惯了快速决策,抓住市场的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在一次讨论新产品研发方向的会议上,新兴企业的研发主管林晓提出了一个极具创新性的方案,可按照天盛集团的流程,这个方案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审核,等审批下来,市场机会可能早就没了。林晓忍不住抱怨:“这么慢的决策速度,我们怎么跟竞争对手抢市场?在我们原来公司,这种方案讨论通过后马上就能执行。”

天盛集团的项目主管老张皱了皱眉头,反驳道:“我们的流程是经过多年实践检验的,这么做是为了确保决策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你们年轻人,做事不能只图快,不考虑后果。”

林晓一听,急得站了起来:“不尝试怎么知道后果?市场竞争这么激烈,机会稍纵即逝,等你们慢慢审批,黄花菜都凉了!”

会议室里顿时陷入了僵局,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陈默看着争吵的众人,清了清嗓子说道:“大家先别吵。林晓,我理解你想要快速推进项目的心情,新兴企业的创新和高效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但老张,咱们的管理流程也确实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这样吧,对于一些紧急且重要的项目,我们建立一个快速审批通道,让林晓他们的团队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主决策,事后再进行报备,大家觉得怎么样?”

林晓和老张对视了一眼,都觉得这个办法有一定的可行性,便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与此同时,天盛集团的老员工们对新成员也心存偏见。他们觉得新兴企业的员工过于浮躁,做事不踏实。在一次跨部门协作中,天盛集团的老员工李明就对新兴企业的同事小王颇有微词:“这些新来的,想法倒是挺多,可就是不考虑实际情况,净整些不切实际的方案。”

小王听到这话,心里很委屈:“我们的方案怎么不切实际了?这都是我们根据市场调研和行业趋势想出来的,有完整的理论依据。”

李明哼了一声:“理论是理论,实际是实际。你们刚进来,还不了解公司的情况,别把原来那一套都照搬过来。”

陈默得知此事后,把李明和小王叫到了办公室。他看着李明说道:“李明,小王他们带来了新的思路和理念,这对公司的发展是有好处的。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学习,不能固步自封。”

然后又对小王说:“小王,我知道你们有想法、有冲劲,但在提出方案的时候,也要多参考公司的实际情况,和老同事们多沟通、多交流,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工作。”

李明和小王听了陈默的话,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解决了文化冲突,利益矛盾又成了摆在陈默面前的一道难题。原新兴企业的技术骨干们担心被收购后,自己的利益会受损,纷纷提出更高的薪酬和更多的福利要求。而天盛集团的老员工们则觉得这些新员工刚来就提条件,太不知足。

陈默分别与双方的代表进行了深入沟通。他对新兴企业的技术骨干们说:“我理解大家的担忧,你们的技术是公司的宝贵财富,只要大家为公司做出贡献,公司肯定不会亏待你们。但公司也有自己的薪酬体系,我们会根据大家的岗位、能力和贡献进行评估和调整,保证公平合理。”

同时,他也向天盛集团的老员工们解释:“这些新同事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他们的加入能让公司发展得更好,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他们。在薪酬调整上,我们会一视同仁,大家不用担心不公平。”

在薪酬福利方面,陈默制定了一套公平合理的方案。他根据员工的岗位、能力和贡献重新评估薪酬体系,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公平的待遇。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无论是老员工还是新员工,都给予丰厚的奖励。这一方案得到了大多数员工的认可,利益矛盾也得到了有效缓解。

在推动技术融合和业务协同上,陈默也煞费苦心。他安排天盛集团和新兴企业的技术团队共同参与一个关键项目,让他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技术优势。一开始,两个团队在技术理念上存在很大差异,经常争吵得面红耳赤。

天盛集团的技术专家老周坚持使用公司现有的技术框架,他认为这样风险小,稳定性高。而新兴企业的技术骨干小赵则主张采用新的技术架构,他觉得新架构能实现更多的功能,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老周皱着眉头说:“新架构虽然功能强大,但我们对它的稳定性还不够了解,万一在产品推广过程中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小赵急切地反驳:“不尝试新东西,我们怎么进步?现有的技术框架太保守了,根本无法满足市场对产品的新需求。”

陈默看着争论不休的两人,说道:“大家都冷静一下。老周,小赵提出的新架构确实有它的优势,我们不能因为害怕风险就拒绝创新。小赵,老周担心的稳定性问题也很重要,我们不能忽视。这样吧,我们成立两个小组,一组按照老周的方案进行优化,另一组按照小赵的方案进行实验,对比一下两种方案的效果,再做决定。”

在陈默的协调下,两个小组开始各自行动。在实验过程中,小赵他们遇到了新架构与现有系统兼容性差的问题,导致项目进展缓慢。老周的小组虽然进展顺利,但在实现一些新功能时遇到了技术瓶颈。

陈默得知后,组织双方团队一起探讨解决方案。他鼓励大家:“遇到问题不可怕,这正是我们技术融合的契机。大家把各自的技术优势发挥出来,一起攻克这些难题。”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改进,小赵他们解决了兼容性问题,老周的小组也在新兴企业技术团队的帮助下突破了技术瓶颈。最终,两个团队找到了技术融合的最佳方案,将新兴企业的创新技术与天盛集团成熟的技术体系相结合,研发出了一款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产品。这款产品在市场上一经推出,便获得了广泛关注,订单如雪花般飞来。

业务协同方面,陈默打破部门壁垒,促进两个团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他建立了一个跨部门的沟通平台,让大家能够及时交流业务进展和问题。在一次市场推广活动中,天盛集团的市场团队凭借广泛的渠道和丰富的经验,为新兴企业的产品打开了市场;新兴企业的团队则提供了新颖的营销创意,让推广活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陈默的努力下,整合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双方团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技术融合和业务协同也取得了显着成效。天盛集团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业绩蒸蒸日上。

然而,陈默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他知道,整合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时可能出现新的问题。他时刻关注着公司的动态,准备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挑战。在他的带领下,天盛集团正朝着更高的目标稳步迈进,而这场成功的收购与整合,也将成为公司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