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村,在王翠妞穿越到此之前,
真真切切是清平得很,家家户户,
没得个像样的茅草屋,
锅碗烂的藏不住,那稀水似的野菜粥,
而此时,王翠妞站在村头,
看着那郁郁葱葱的果林,
第二批栽种的果树,也即将开花结果,
村里多数人家的破旧茅草屋,如今也面貌一新,
村民们脸上都带着笑容,能吃得饱、穿得暖,
生病能得到医治,小孩能有书读,
王翠妞看着这一切,感慨万千,
在这连绵起伏的山峦之间,到处都是资源和宝贝,
也藏着她对生活的诸多巧思。
一个暖风和煦的春日,王翠妞如往常一样,
在果园里忙碌,看着满树繁花,思绪飘远。
石柱福扛着锄头走来,额头上挂着汗珠,
见王翠妞正在发呆,笑着打趣:
“娘子,又在寻思啥呢?
莫不是这花儿,把你的魂儿都勾走啦。”
王翠妞嗔怪地瞥他一眼:
“就你会贫嘴,我啊,在想咱们这果子树,
花儿年年开得艳、果子结得好,
除了做成果酒、果酱,能不能再弄出些新花样,
让大伙一年四季,都能品尝着,
村里的好滋味,还能养身子。”
石柱福眼睛一亮,放下锄头,挠挠头说:
“娘子这主意妙啊!可咋个弄法?”
王翠妞蹲下身子,捡起几片飘落的花瓣,
吸吸鼻子,轻轻地嗅着,缓缓道:
“我瞧着这菊花,能清肝明目,
而村里,漫山遍野的野菊花,不正好派上用场?
再配上咱果园里的陈皮,理气和中,
还有玫瑰,美容养颜,加上烘干的苹果片,
混在一起制成茶包,泡着喝,肯定好喝又养生。”
作为前世,身为一名特警和医生,
双重身份的自己,自然是果断、干练,
说干就干,王翠妞拉着石柱福回到家中,
翻出几本古旧的医书,细细研读,
关于药材与花果搭配的门道。
两人窝在屋里,头挨着头,逐字逐句地琢磨,
时而因新发现相视一笑,
时而为配方的比例,争论得面红耳赤。
最终,确定了几款,不同功效的养生茶配方,
“菊花陈皮水果茶”:
以菊花、陈皮、苹果干、玫瑰花等等为原料,
功效:解郁,明目,美护,
“红枣桑葚金银花茶”:
红枣、桑葚、金银花、薰衣草等,为原料,
功效:滋阴,清热,安神,
“枸杞茯苓桑葚茶”:
原材料以枸杞、桑葚、茯苓、菊花等为主,
功效:健脾和中,养颜,延缓衰老,
确定好这三种养生茶后,
她深深的看了后山一眼,
翌日清晨,王翠妞便带着村里的姑娘们,
上山采摘新鲜的野菊花、
野玫瑰,金银花,薰衣草等,
还有熟透的枸杞、桑葚、红枣等各类野果子。
山林间,回荡着她们的欢声笑语,
回到村里,大伙将花瓣、果子洗净,分类晾晒,
王翠妞守在一旁,不时翻动,像守护着稀世珍宝。
“这烘干可得讲究火候,
火大了,香味没了,药效也损咯。”
王翠妞边说,边调整着烘炉的火势。
待花果都烘得恰到好处时,
她们又忙着分拣、将适量的不同花果,
按照不同的配方,不同的比例,
装进细密的纱布袋,再用彩线扎紧,
一个个精致的养生茶包,便成型了。
阿珍拿起一包茶,放在鼻尖轻嗅:
“翠妞姐,这味儿真香,闻着就舒坦。”
王翠妞笑着点头:“还得试试味道咋样。”
说着,烧了一壶开水,泡上一杯。
瞬间,果香、花香与药香,
袅袅升腾,弥漫在屋内,
王翠妞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眼中满是欣喜:
“成了!这滋味,不比城里那些贵价茶差。”
她们分别的泡了三种茶,姑娘们一一的品尝,
大家的眼睛,都闪着惊喜的泪光,
这也是她们参与制作的,养生茶呀。
待姑娘们离开后,石柱福刚好从外面回来,
看着忙碌又快乐的王翠妞,
心中满是爱意与骄傲,
悄悄走到她身后,环抱住她,
下巴在她的脖颈上摩挲,
用沙哑低沉的声音呢喃着:
“娘子,你越来越可爱了,
我也越来越想要你,更离不开了,怎么办。”
王翠妞脸颊绯红,轻轻拍了下他的手:
“没正经,这可还没天黑呢,你知不知羞。”
“可是翠儿,我的火,已经烧起来了,
还得你来给我灭啊。”
王翠妞转过身来,嗔怪地瞪着他:
“去、去、去,现在我也灭不了,
你自己先把火压下去。”
夜深了,孩子们都睡了,
石柱福家后院的卧室里,
不时地传来,两个人的喘息声,
饱含着满满的爱意,
一番**过后,气喘吁吁地两个人,相视一笑,
王翠妞羞红着脸,娇声说道:
“相公,你真是越来越过分了,饱了没有?”
说着,忍不住在他胸前捶了一下,
“没饱,我一看到你,就想吃你,
而且,怎么也吃不饱,怎么办,翠儿。”
接着,他又直接压在她的身上,吻住她的唇,
她也迎合着他的吻,双手抱住他的腰,
他顺势将她的细腰搂紧,
辗转剧烈的粉红缠绵......
第二天,王翠妞带着养生茶包,来到村工坊,
“翠妞啊,你弄这养生茶,费这么多功夫,
能卖得出去吗?咱可别白忙活一场。”
王翠妞耐心解释:
“我知道你们担心,可如今,
大伙都越来越看重养生,
咱们这茶天然,又有功效,
只要宣传到位,肯定行,
再说,不试试,咋知道不行呢?”
为了让养生茶被更多人知晓,
王翠妞带着样品,先是在村子的集市上试卖,
“大爷、大娘,尝尝咱们清平村的养生茶,
清肝明目、美容养颜,喝着舒心,对身子好,
这里有三种不一样的茶,
功效,这油纸包装上,都写的清清楚楚。”
说着,她一杯杯泡好,递过去,
慢慢地,有人被茶香吸引,
有人被功效打动,开始购买。
随着口碑传开,养生茶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
可王翠妞并不满足,她把目光,
投向了集镇、县城、乃至省城,
她觉得:这养生茶的原材料好弄,
山里山外、田间地头、房前路边,
到处都有,不愁原材料的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