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王翠妞转身,带领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望着远去的队伍,林羽和石梅花心中满是期许,这一场变革,将为林府、为百姓带来新的希望和福祉。
义诊队伍所到之处,百姓们夹道欢迎,仿若盼来了救星,
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男女老少,纷纷奔走相告:“林府的神医来了,咱们有救了!”
队伍刚抵达第一个村子,村口早已围满了人,大家眼神中,满是期盼与信任,
王翠妞一下车,便被村民们团团围住,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被孙子扶着,颤颤巍巍地走上前,焦急地说:
“神医啊,我这老胳膊老腿,一到阴雨天就疼得厉害,啥活儿都干不了,您快给瞅瞅。”
王翠妞赶忙扶着老人,让他坐在临时搭起的诊台前,温和地说:“大爷,您别着急,我先给您把把脉。”
说罢,她三指搭在老人手腕上,闭目凝神,片刻后,又查看了老人的舌苔、关节,随后说道:
“大爷,您这是关节炎,寒湿入体,痹阻经络,我给您开个方子,内服外用相结合,
这外用的药膏,您每日睡前擦在疼痛关节处,轻轻按摩至发热;
内服的药,每日煎服一剂,分两次喝,另外,平日里要注意保暖,别再受寒湿。”
老人连连点头,孙子在一旁认真记下,感激地说:“多谢神医,俺爷爷这病,可把俺们一家愁坏了。”
接着,一位年轻的媳妇,背着个孩子匆匆赶来,孩子小脸烧得通红,哭闹不止,
媳妇眼眶泛红,带着哭腔说:“神医,俺孩子从昨晚就开始发烧,找村医看了,喂了些草药也不管用,您救救他吧。”
王翠妞接过孩子,先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又查看了咽喉、手心,安慰道:
“妹子,别慌,孩子是受了风热,我这就给他扎几针退热,再开副药调理一下。”
说着,她迅速取出银针,消毒后,在孩子的穴位上,精准下针,手法娴熟,
不一会儿,孩子的哭闹声渐渐小了,体温也慢慢降了下来,媳妇破涕为笑,一个劲儿地道谢。
可义诊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有些药材储备不足,尤其常见病症的用药,很快见底,
负责抓药的小伙,急得满头大汗,跑来找王翠妞:“王神医,这清热的药不够了,咋办?”
王翠妞眉头一皱,思索片刻后说:
“先把药方里的金银花,用量减半,用芦根代替另一半,芦根也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之效,赶紧去调配;另外,通知负责药材供给者,赶紧补齐,用得多的,则多备一些。”
一日,遇到一位病情复杂的患者,几位医者意见不一,争论不休,
王翠妞仔细听完各方见解,结合自己的经验,果断说道:
“大家别争了,这位患者,既有肝郁气滞,又有心脾两虚,
咱们先以疏肝理气为主,兼顾健脾养心,用药按这个思路调整。”
众人这才统一意见,着手治疗。
随着义诊深入乡村,他们不时面临着,村庄偏僻、刮风下雨、等种种困难,
有的村子山路崎岖,马车无法通行,大家只能背着药箱、药材,徒步前行,
大晴天,骄阳似火,汗水湿透衣衫;下雨天,雨水打湿了衣服,深一脚浅一脚,还要护着药材;
但每到一处,看到百姓们、渴望健康的眼神,大家便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
有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常年被心口疼折磨,没钱医治,
王翠妞听闻后,主动上门为她诊治,一番查看,发现老妇人是心血瘀阻,
当即开方抓药,还留下一些,自己备用的滋补药材,并叮嘱道:
“大娘,您这病得慢慢调养,按时吃药,平日里别太劳累;
这些药材您收好,吃完要是感觉好点了,就托人给村口的里正,带个信儿。”
老妇人拉着王翠妞的手,泣不成声:
“闺女,你是菩萨下凡啊,俺这孤老婆子没少遭罪,没想到,还能遇上你这么好的神医。”
还有个孩子,不小心摔断了腿,家里穷得叮当响,根本请不起大夫,王翠妞为孩子接骨、固定,
教孩子的父母如何护理、帮助康复。几个月后,孩子又能活蹦乱跳了,一家人感激涕零,逢人便说林府的好。
林府组织的义诊结束了,回府途中,王翠妞坐在马车上,回想着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心中感慨万千,
这一路,她见识了太多百姓的艰辛,正如十几年前,她刚穿越到清平村那般:
村民们无医无药,衣不附体,食不饱腹,有病只能硬扛,多少人因此早早离世。
这次,幸好她去了,凭着自己精湛的医术,为无数人解除了病痛。
这天,天空湛蓝如洗,阳光洒在林府朱红大门上,熠熠生辉,
林府内,丫鬟小厮们穿梭忙碌,却又井然有序;
林府的后院,一群孩童,正围在婆子身边,听她讲述着,家族往昔的传奇故事,欢声笑语回荡在庭院上空;
而大堂之内,布置得典雅庄重,堂中楠木桌椅摆放整齐,墙上挂着的名称名画;
角落里的铜炉,燃着淡雅的熏香,袅袅青烟升腾而起,萦绕其间。
林正雄端坐在主位之上,一袭深紫色锦袍,领口与袖口处,绣着精致的金线花纹,
腰间还束着一块羊脂白玉带,愈发衬出他的威严与沉稳;
林鹤堂坐在他的身侧,目光深邃有神,透着饱经岁月沉淀、长辈的尊严和睿智;
两侧依次落座的几位家族长老,皆身着深色长袍,表情肃穆,正低声交谈着什么,
时而微微点头,时而皱眉沉思,显然是在商议着,关乎家族发展的要事。
他们听闻,王翠妞在义诊中的出色表现,对她的各方能力,极为认可,林正雄便召集众人,有意与清平村合作:
药品的种植、研发、制剂、销售等。
林鹤堂捻须赞同道:“王翠妞,医术高明;对方剂,也有颇深的研究;清平村,又有独特的药材资源;
咱们携手,必能开辟一番新天地,为家族、为百姓带来更多福祉。”
几位长老,也纷纷点头称是。
然,便有了今日这别开生面的场面。
王翠妞在仆人的引领下,步入大堂,她今日,穿着一件月白色的棉布长裙,款式简洁大方,
只在裙摆处,绣着几枝淡雅的青花,一头乌发,整齐地盘于脑后,插着一支木质簪子,
虽装扮素净,却难掩周身散发的,那股干练与自信。
跟在她身后的,是两位手提木箱的清平村村民,木箱看起来朴实无华,却不知,其中藏着怎样的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