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古代医女特警的乡村传奇 > 第245章 忆清平新貌 说技艺传承

王翠妞,这个清平村的引领者,看着清平村好物店,生意越来越好,心中既高兴又担忧,

高兴的是,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担忧的是,随着订单的增加,生产和管理方面,可能会出问题,

石梅花看出了母亲的心思,说道:

“娘,我觉得,咱们需制定一套完善的,生产流程和管理制度,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我觉得,我们可以把生产环节,进行细分,每个人负责一个环节,这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石狗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这个办法不错,但是,我们还得保证、每个环节的质量,不能为了追求效率,而忽视了质量。”林羽补充道。

经过一番讨论,王翠妞制定了一套,详细的生产流程和管理制度:

在生产方面,将苏木染布的生产,分为选料、染色、晾晒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并且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标准;

在管理方面,设立了财务、销售、采购等部门,明确了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有了完善的生产流程、和管理制度,清平村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得到了显着提高,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清平村,这个曾经静谧、质朴的小村庄,如今,正经历着一场由内而外的蜕变。

石菊花,自从在州城通过系统的学习作诗、绘画、女子绣工后,这个才情出众的姑娘,更是有了主意,

一日,她把心中的想法与娘亲说了,王翠妞自然很赞同,要她大胆的去做,她便回到清平村,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姐妹,坐在村头的老槐树下闲聊,兴奋之余说道:

“姐妹们,咱们清平村山清水秀,人人都有一颗玲珑心,我想在咱们村开一个诗社、书画社,让大伙闲暇之余,能吟诗作画,相互交流心得,也给村子添些文雅之气,怎么样?”

众人纷纷拍手叫好,一位姑娘眼睛亮晶晶地说:

“菊花姐,这主意太棒了!咱们平日里就喜欢写几句、画几笔,可总是自己瞎琢磨,

要是有个诗社、书画社,就能跟大伙一起进步,说不定还能出几个大诗人、大画家呢!”大家“哈哈哈”的笑了起来,但心中燃起了希望。

说干就干,石菊花立刻行动起来,她找到村里的几位长辈,将自己的想法一一道来,

长辈们听后,都赞许地点头,不仅提供了一间宽敞屋子,作为社址,还帮忙召集村民,踊跃参入。

诗社、书画社成立那日,村里热闹非凡,村民们扶老携幼,纷纷前来瞧个新鲜,

菊花满面笑容:“各位叔伯婶子、兄弟姐妹们,今日咱们这诗社、书画社,就算是正式开张啦!

往后,大伙有空就来这儿,一起吟诗作对、挥毫泼墨,把咱们清平村的文化味儿,都给写出来、画出来!”

村里的教书先生也前来捧场,他手抚胡须,笑着说:

“菊花姑娘这举措甚好,咱们清平村,有如此秀美的山水,质朴的民风,定能孕育出不少佳作,

我虽才疏学浅,也愿在这诗社里,与大伙一同探讨诗词之道,共赏文学之美。”

打那以后,诗社、书画社,就成了村民们闲暇时,最爱去的地方,农忙过后,大伙聚在一起,低吟浅唱:

“稻穗金黄映日边,农夫汗洒笑丰年。清平村里桃源境,诗意生活岁月甜。”

有的则铺纸研墨,挥动画笔,将眼前的山水、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

为了让大伙的才艺,得到更广泛的展示,村里还定期举办文化节,

周边的文人墨客听闻,纷纷慕名而来,他们身着长袍,手持折扇,与清平村的村民们,交流心得,探讨技艺。

一位来自州城的老画家,看到村民小宝画的山水画后,不禁赞叹:

“这画中意境,既有田园的质朴,又有山水的灵动,小小年纪,竟有如此造诣,了不起啊!”

小宝红着脸,挠挠头说:“先生过奖了,我就是跟着大伙一起学,看着村里的山水,心里有感就画下来了。”

而在村子的另一角,雕刻大师苏玉轩的工坊里,也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苏玉轩,这位在雕刻界久负盛名的大师,受王翠妞之邀,给清平村培育年轻学徒,已有一段时日,

在这段时间里,他悉心传教,石狗蛋、小宝、小虎三个小伙子,在苏玉轩的耐心指导下,他们三个日夜苦练,技艺日益精湛。

如今,靠着清平村后山,源源不断挖掘出的玉石,他们精心雕琢出了各种精美的玉器,

有造型典雅的玉簪,簪头雕刻着精致的花朵,花瓣薄如蝉翼,仿佛能随风舞动;

有晶莹剔透的玉镯,镯身刻着细腻的龙凤图案,龙鳞、凤羽清晰可辨,栩栩如生;

还有寓意吉祥的玉摆件,如“松鹤延年”“福如东海”等,件件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与智慧。

现如今,苏宇轩大师,又来到这山清水秀的清平村,教导更多的有志小伙,

苏玉轩手持一把精巧的刻刀,对着一块温润的玉石,边示范边讲解:

“雕刻之道,重在用心,要根据玉石的纹理、色泽,构思出最恰当的图案,

你们看,这块玉石色泽温润,略带翠色,咱们就可以把这翠色部分,雕琢成竹叶,再配上一只灵动的熊猫,便是一件佳作。”

说着,他手中的刻刀,如行云流水般舞动起来,玉石碎屑纷纷落下,不一会儿,一只憨态可掬的熊猫雏形,便出现在众人眼前,

小伙子们看得目不转睛,手中紧紧握着自己的刻刀,跃跃欲试。

钱老板,清平村的忠诚合作者,听说苏宇轩大师,在清平村传授技艺,他亲临清平村,

一进工坊,看到满屋子的精美玉器,眼睛就亮了起来:

“哎呀呀,苏大师,还有三位小师傅,你们这手艺真是越来越精湛了!上次的玉器,在市面上,好卖得很。”

他拿起一件玉如意,仔细端详,不住点头:

“这工艺,这质地,在州城那些达官贵人眼里,可都是稀罕物,

我这次来,就是要多收些货,把咱们清平村的玉器,销往各大州城,让更多的人,见识到清平村的风采。”

石狗蛋笑着说:“钱老板,那就拜托您了!咱们村能有今天这发展,您可是出了不少力。”

钱老板摆摆手:“哪里哪里,这都是大伙努力的结果,我不过是做个顺水人情,把好东西分享出去罢了。”

看着村里的变化,王翠妞满心欣慰,但她心里中始终惦记着——技艺传承。

一日,她邀请村里的老工匠,和苏玉轩大师,在村祠堂商议此事,她表情严肃而坚定:

“各位师傅,咱们清平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靠的就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

可如今,年轻人都不爱学这些,有些手艺眼看就要失传了,咱们不能让祖宗的心血断了根,得想个法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