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古代医女特警的乡村传奇 > 第247章 清平游玩 善举济世

王翠妞和石柱福,这两天与村里的主事们,商议着各项事宜,主要是苏木染布,还有与林府合作的持久性和收支情况,

尤其是这些技艺传承,要安排专人,把每一项传承的技巧、步骤,都分别记录成册,以供后人鉴阅。

入夜,王翠妞说,“狗蛋、我和你父亲明日就要回府了,你们俩想在这儿,多玩些时日可以,但你要护好瑶瑶,也别忘了继续练习玉雕技术,

家里的吃食都有,你们想自己做也行,不想做就拿着食材去四叔家,四婶的厨艺,还是可以的,想家了就带着瑶瑶回去,村里有马车,只要跟你四叔说一声便好。”

翌日清晨,阳光洒进院子,王翠妞和石柱福,备好马车,里面装满了清平村的好物,

两人本不想扰醒儿子儿媳,让他们多睡会儿,悄悄用过早膳,正准备启程,石狗蛋牵着苏瑶便走了过来,

看着儿子儿媳如此恩爱,王翠妞笑道,“早膳在锅里,我们先走了,狗蛋,你一定要照顾好瑶瑶。”

“娘,我会照顾好瑶瑶的,您和爹这一路小心点,千万注意安全!”苏瑶上前扑进王翠妞的怀里,“娘,我会想您的,您和爹一路平安!”

王翠妞和石柱福匆匆回到程府,把父亲母亲、还有弟弟程逹,聚到了一起,

程老爷子开口,“女儿,女婿,怎么啦?是又出什么事了?”

程逹也是一脸着急,“姐姐,你快说呀,到底怎么啦?”

王翠妞笑着摆了摆手:“爹、娘、弟弟,我有个想法,考虑很久了,我想听听您们的意见。”

程老夫人说,“女儿,无论什么想法和要求,你说出来,娘给你做主。”

王翠妞便将自己想要捐资,成立慈善组织,专门赞助那些:寒门学子、缺医少药、缺食少衣,一群穷得叮当响的平民百姓的这一举动,说了出来。

老夫人想了想说,“这一举措是好事,但具体实施起来,比较麻烦,需要很多人手。”

程逹说,“姐,就怕到时候出了钱,而这些钱,又没有真正的交到、该需要的人手里,到时讨不到好,反而惹来一身骚。”

陈老爷子说,“女儿,你既然考虑很久了,想必你已经有了划算,你具体说说看。”

王翠妞又把自己的计划,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一家人听了,都觉得可行,“好!为娘支持你。”母亲坚定的表示、支持女儿的善举。

清平村,石狗蛋送走了爹和娘,兴奋地抱起苏瑶,在院子里转了几个圈,“瑶瑶,我们两个在这里过二人世界,没人打搅我们,走,先去用膳,然后我带你去后山玩。”

“好,蛋蛋哥,后山好玩吗?有没有危险?”

石狗蛋听着这声蛋蛋哥,心都酥了,“瑶瑶,后山可好玩啦,那迷人的风景,保准让你流连忘返,还有天然的药园,我跟你说,以前的后山,可危险了,

在我还很小的时候,我娘经常一个人去打猎、采药、有好几次还碰到野猪了呢,吓死我了,不过现在好了,山里开采玉石,人多了,野猪都跑了。”

石狗蛋牵着苏瑶的手,朝后山走去,一路上,映入眼帘的,有开着不同颜色花瓣的果树,还有绿油油的茶园、以及各色各样花草的药园、大片的苏木、玉石开采场等等,

再到前面,一个天然药园的山谷里,殷红的枸杞,紫红的桑葚,各种草药香、花香、沁人心脾,

苏瑶感慨:“世间竟有如此美景,蛋蛋哥,多亏你带我来到清平村,让我置身于人间仙境,有你真好!”

入夜,石狗蛋和苏瑶期盼的二人生活,即将开始,他看到一个很大的洗浴木桶,眼前一亮,

赶紧烧了一大锅水,倒进浴桶、调好水温,两人把衣物全退掉,狗蛋抱起苏瑶一同进入水里,

两人互相擦拭着身体,抚摸着肌肤,石狗蛋终于忍不住,像饿狼捕食般的扑了上去,抓住两只玉兔就疯狂地吸吮着,

接着上下其手,缠绕在一起,似乎是一对连体人,紧紧的贴合着,像一条八角鱼在水里扭动着,怎么也分不开,

只听见浴桶里“咕咚、咕咚”的水声,然后呢喃声、叫喊声、喘息声、两人翻云覆雨,翻江倒海,

一次、两次、三次、一个时辰、两个时辰,水凉了,再加热水,就这样没完没了,把苏瑶吃干抹尽,

苏瑶撒娇求饶,“蛋蛋哥,我真的不行了,腰也疼,腿也疼、眼睛都睁不开了,你就放过我好不好?”

“好,今晚放过你,我帮你洗洗,抱你去床上,再帮你揉揉腰,然后美美睡上一觉,明晚再来,好不好?”

两人在清平村,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程府,商定后不久,王翠妞便行动起来,她和一家人,寻得一处宽敞明亮的宅院,筹备着慈善基金之事,

这一日,宅院里高朋满座,州城有头有脸的人物、商界巨擘,以及几位德高望重的文人墨客,纷纷应邀而至,皆为见证这一善举。

王翠妞身着一袭素色锦袍,头发整齐地挽起,虽未施过多粉黛,却透着一股从容与大气,

她站在厅中,环顾众人,拱手行礼,声音清脆响亮:

“各位贵客,承蒙大家今日拨冗前来,清平村能有如今的繁荣,是众人合力之功,

如今我等衣食富足,可放眼望去,仍有诸多贫困百姓,因没有吃食而被活活饿死;

生病没钱医而活活病死;不少有志学子,因家境贫寒,求学之路受阻,而无法考取功名;

还有那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迹,在风雨侵蚀下,日渐破败。

我王翠妞虽一介女流,却也想尽绵薄之力,在此设立慈善基金,望能汇聚大家的爱心,为这世间带来更多温暖。”

话音刚落,席间便响起了阵阵赞叹声,

一位富贾起身,拱手笑道:“王夫人此举,真乃大义!我张某人愿率先出资,一千两白银,略表心意。”

众人见状,纷纷响应,一位老学究也颤颤巍巍地站起,从袖中掏出一本古籍:

“王夫人,我家中无甚钱财,这本珍藏多年的孤本,乃是先师所传,上有诸多治国安邦、为人处世之智慧,

今日,我愿将它捐与基金,希望能让更多有志之士习得,助学子们一臂之力,懂得经世之道。”

王翠妞赶忙上前,恭敬地接过古籍,眼中满是感动:“老先生高义,这本古籍价值连城,您这份心意,太重了。”

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商讨中,慈善基金的章程逐步完善。

救助贫困百姓方面,将在州城及周边乡村,设立粥棚,每日定时施粥,为那些食不果腹之人,送去温饱;

还会为贫困家庭送去棉衣棉被,助他们熬过寒冬;

资助学子求学,则会在各地书院,设立奖学金,选拔那些成绩优异、品行端正、却因贫辍学的孩子,

给予他们继续深造的机会,从笔墨纸砚到束修费用,一应俱全;

修缮古迹一事,也已有了初步规划,邀请州城最有名的工匠,对那些年久失修的古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让历史的记忆得以延续。

随着慈善基金的运作,成效逐渐显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