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岐黄手记 > 第76章 脉因饮食动消积导滞

岐黄手记 第76章 脉因饮食动消积导滞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4 15:44:01 来源:小说旗

第七十六章 脉因饮食动消积导滞

凌晨两点的仁济堂中医馆浸在墨色里,二楼诊室的灯光像枚泛黄的杏核嵌在青砖墙上。苏怀瑾指尖划过键盘,最后一行随访记录落在“张小雨,胃脘痛缓解,继服香砂六君子汤三剂”,屏幕右下角的时间跳成02:03。她捏了捏山根,腕间银镯撞在木质桌面上,发出细碎的响——这是师傅临终前送的,刻着《大医精诚》的小楷,边角早已磨得发亮。

楼道传来“咚咚”的脚步声时,她正起身去续菊花茶。白大褂下摆扫过椅脚的瞬间,楼下传来撕裂般的哭喊:“医生!快救救我儿子啊!”声音带着豫北口音,尾音发颤,像根绷紧的棉线随时会断。苏怀瑾快步走到楼梯口,只见穿浅蓝睡衣的中年妇女半架着个年轻人,后者苍白的脸搁在妇人肩上,腹部鼓得像扣了口铁锅,右手还攥着袋撕开的“亲嘴烧”,红油顺着指缝滴在水磨石台阶上。

“杨辰妈妈别急,先到诊室。”苏怀瑾扶住杨辰另一只胳膊,触手滚烫。年轻人足有一米八,此刻却软得像滩泥,眼皮半阖着,喉间发出含混的呻吟。诊室顶灯亮起时,护士小林已经推着抢救车候在门口,病历夹上“急性胃扩张”的诊断用红笔圈着,格外刺眼。

“小林,测体温、血压,先开通静脉通道。”苏怀瑾翻开病历,首页写着“杨辰,22岁,网络主播”,既往史里“反复呕吐三月”“长期服用泻药”的记录让她眉心一跳。抬头时正撞见杨辰母亲抹泪,中年妇女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夜露,左手无名指有道浅红勒痕——那是长期戴橡胶手套留下的,苏怀瑾在急诊科见多了这样的印记,通常属于超市收银员或饭店服务员。

“体温37.8c,血压110\/70mmhg,血氧95%。”小林报完数据,递上舌苔照片。苏怀瑾凑近看,舌质红得像熟透的番茄,苔黄厚腻得能挂住筷子,右关脉搭上去,指腹被顶得直颤,数了数,每分钟92次。“每天直播多久?”她按住杨辰胃脘部,指尖触到硬邦邦的抵抗感,年轻人疼得吸气,腹部肌肉绷得像块铁板。

“四、四个小时...”杨辰说话带着气音,从运动裤口袋摸出手机,相册里全是摆满帝王蟹、波士顿龙虾的直播截图,最新一张停在三小时前:不锈钢餐盘堆着小山似的小龙虾壳,配文“今晚挑战8斤蒜蓉虾,老铁们刷波666”。苏怀瑾看着屏幕上那张化着浓妆的脸,想起上周科里讨论的病例——某吃播主播因急性胰腺炎抢救,最后切了半个胰腺。

舌象分析仪的蓝光在杨辰脸上晃了晃,打印机吐出的报告显示舌苔厚度2.3mm,腐腻度85%。苏怀瑾翻开《黄帝内经》,书页在“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处做过泛黄的笔记,旁边贴着张便签:“现代医学证实,胃容量过度扩张可致胃壁缺血坏死”。抬眼时,程野推着胃肠镜设备进来,显示器上胃黏膜红肿得像团烂番茄,皱襞间还卡着未消化的小龙虾壳。

“西医诊断急性胃扩张,建议立即胃肠减压。”程野调出脉象图,指尖划过滑数的波形,“《景岳全书》说食滞脉‘滑而实大’,这例右关脉幅达到0.8mV,比正常高了一倍。”他说话时,杨辰母亲突然抓住苏怀瑾的手腕,掌心的老茧蹭得她生疼:“大夫,他三个月前开始吃播,每天夜里躲卫生间吐,开塞露用了二十多支...上个月平台说粉丝破百万加薪,他就...”

话没说完就哽咽起来,杨辰偏过头,盯着天花板上的石膏线,喉结滚动着。苏怀瑾抽出纸巾递过去,注意到年轻人手腕内侧有三道浅红抓痕——那是催吐时手指抠嗓子留下的。“您看他舌苔黄腻成这样,胃气完全堵在中焦了。”她指着诊脉图,“右关属脾胃,脉滑得像滚珠,说明食积化热,胃气不降反逆。”

杨辰突然撑起半个身子,床头灯在他眼下投出青黑的影:“医生,能不能开点快药?明天晚上和‘大胃王阿虎’pK,输了要赔五十万违约金...”话没说完就剧烈干呕,小林赶紧递上弯盘,吐出来的全是酸臭的黏液,夹杂着未消化的辣椒皮。苏怀瑾按住他冰凉的手,触到腕骨处突出的骨节——这双手本该弹吉他,此刻却因为暴饮暴食肿得发亮。

“必须停播!”她抽出处方笺,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保和丸加减,山楂15g、神曲12g、莱菔子10g,先消积导滞。”转头对小林说:“去药房拿免煎颗粒,山楂用北山楂,查一下hpLc检测报告,有机酸含量要达标。”程野贴电极片时,杨辰盯着仪器上的显示屏:“这东西怎么用?比洗胃好受不?”

“洗胃是用管子把胃里东西抽出来,你现在胃黏膜水肿,容易损伤。”苏怀瑾解释着,看着程野将电极片贴在中脘、天枢穴,“中药先软化积食,仪器用低频脉冲模拟胃蠕动,每分钟12次,帮你把食物往下推。”说话间,药房老周抱着山楂饮片进来,深红色的切片在瓷盘里码得整齐:“苏医生,这批山东山楂是新到的,红外光谱测过农残,有机酸5.8%,比药典规定的高1.8个点。”

他捻起一片生山楂和炒山楂对比:“生品消肉积效果好,炒焦后止泻,我各抓了一半,您看行不?”苏怀瑾点头,转向杨辰母亲:“煎药时加三片生姜,生姜能止呕,莱菔子降气,合起来帮胃肠通开。”又正色道:“所有减肥药必须停,那些药靠刺激肠道排便,只会让脾胃越来越懒。”

凌晨三点,中药免煎颗粒灌下去半小时后,杨辰腹部的硬度稍减,脉率降到88次\/分。苏怀瑾坐在床边写医嘱,听见杨辰母亲在走廊打电话,带着哭腔的河南话飘进来:“他爸,咱把老家房子抵押了吧,总比没命强...”隔壁诊室传来婴儿的啼哭,她揉了揉太阳穴,想起自己刚工作那年,也是这样的深夜,抢救过一个因节食减肥导致胃穿孔的高中生。

三天后的复诊在下午四点。杨辰进门时,腹部已经平了不少,但走路还是佝偻着腰,像个小老头。苏怀瑾搭脉时,右关脉滑数减到80次\/分,舌苔黄腻退了六成,但根部仍有厚浊。“昨晚播了半小时,刚喝口白粥就吐了...”他盯着手机屏幕,99 的催更消息像堆未拆的快递,“粉丝说再停播就取关,平台运营说违约条款从五十万涨到八十万了...”

杨辰母亲站在窗边,阳光从百叶窗缝隙漏进来,在她发间织出几道银线。她突然从帆布包里掏出皱巴巴的合同,纸页边缘有被泪水洇湿的痕迹:“苏医生,您看这合同,签的时候说保底月薪三万,现在却说没完成流量指标要倒赔...”苏怀瑾接过合同,看见“乙方若连续七日停播,需按粉丝增长量的千倍支付违约金”那条,用红笔圈着,旁边备注“此条款经公证处备案”。

“健康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她调出胃镜复查结果,胃窦部黏膜仍有充血,“你看,胃排空时间比正常慢了四十分钟,现在加炒白术15g,麸炒过的健脾效果更好。”杨辰低头搓着手指,指甲缝里还留着上次呕吐时的酸渍:“可我要是不播,拿什么赔违约金?我妈在超市当收银员,一个月才两千五...”

话没说完,诊室门突然被推开,护士小吴探进头:“苏医生,妇科那边有个多囊患者,三个月没来月经,激素六项显示睾酮高,脉涩得像砂纸。”苏怀瑾应了声,起身时看见杨辰母亲正抹泪,便从白大褂口袋掏出张名片:“这是我们医院医务科的电话,专门处理医疗纠纷,你明天去一趟,把合同和病历都带上,法律规定平台不能签这种显失公平的条款。”

转身时,杨辰突然叫住她:“医生,等我病好了,还能当吃播吗?”苏怀瑾看着他眼底的期待,想起师傅曾说:“中医治病,治的不仅是病,更是人的执念。”她放缓语气:“等你脾胃功能恢复到正常,每天能按时吃饭、不催吐,那时如果还想播,可以改做养生类主播。但现在——”她指了指桌上的胃镜报告,“你的胃就像过载的卡车,再硬开下去,发动机要报废的。”

走出诊室时,夕阳正给中药柜镀上金边,老周在配药间筛着炒白术,麸皮的焦香混着山楂的酸甜,在暖光里发酵。妇科诊室门口,穿宽松卫衣的姑娘正低头玩手机,屏幕上跳着“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群”的消息。苏怀瑾整理了下白大褂,推门进去时,听见姑娘对陪同的母亲说:“妈,我再也不喝那些减肥茶了,肚子老是胀气...”

夜色渐深时,杨辰的电子胃肠治疗仪还在规律震动,母亲坐在床边啃馒头,床头柜上摆着苏怀瑾手写的饮食清单:“小米粥、南瓜羹、蒸山药,忌生冷油腻”。年轻人盯着天花板,突然说:“妈,等我好了,咱们摆个早餐摊吧,你熬的小米粥比直播间那些山珍海味好吃多了。”妇人抬头,看见儿子嘴角终于有了点血色,眼眶突然又红了。

中医馆的时钟指向八点,苏怀瑾在妇科病历上写下“治以活血通经,方用苍附导痰丸合桃红四物汤”,窗外传来夜市的喧闹声。她摘下眼镜揉眼,腕间银镯碰到桌角的《本草纲目》,书页自动翻到“山楂”那篇,泛黄的纸页上,师傅用红笔批注:“凡食积者,当先问其所欲,解其心惑,方得药到病除。”

走廊传来杨辰母亲的脚步声,带着河南话的叮嘱:“慢点走,别碰着仪器。”苏怀瑾望向窗外,暮色中的中医馆像座温暖的孤岛,在流量的狂潮里稳稳地锚定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