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岐黄手记 > 第113章 柴胡升降理枢机

岐黄手记 第113章 柴胡升降理枢机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4 15:44:01 来源:小说旗

(雾凇封山·恒山篇)

恒山的雾凇像给群山披了层琉璃甲,山脚下的矿工村却被笼罩在愁云里。45岁的李师傅裹着三层棉袄蜷缩在炕头,两颊潮红如涂了胭脂,可手脚却冰凉刺骨。“每天下午三点准时发烧,烧到39c,半夜又冷得打摆子,”他妻子抹着泪,“西医说血培养、pEt-ct都查不出问题,人瘦得脱了相。”

苏怀瑾随医疗队进山义诊,刚掀开被子就注意到患者眼球轻微震颤,脉弦细如琴弦将断——典型的《伤寒论》“少阳病,往来寒热”。翻开当地医院的药方,柴胡用量仅6g,饮片却亮黄得反常。“取柴胡根横切,”她递给实习生小张放大镜,“髓部染成蓝色,这是明矾水浸泡的伪品!”

村医挠头:“便宜啊,市面上都这么卖。”苏怀瑾叹气:“明矾增重不说,还破坏柴胡皂苷,难怪无效。”她顶着零下二十度的严寒,带着采药队钻进深山,终于在背阴坡找到野生柴胡——茎秆细圆带紫,叶背覆着白霜,根头密集的环纹像珍珠盘,正是《本草经集注》里记载的北柴胡。

“柴胡要酒炒才能升提气机,”她在临时搭建的炮制棚里演示,“《本草正义》说‘柴胡,用此者用其凉散,平肝之热’,但必须是道地药材。”开方小柴胡汤加减:柴胡24g(酒炒)、黄芩12g、半夏9g,配合升降散调理三焦气机。

为了让当地医生理解,她引入现代检测手段:红外热成像显示患者右胁下温度比左低1.5c,pEt-ct图像中少阳经循行区域葡萄糖代谢明显降低。“少阳为枢,柴胡就是转动这个枢纽的钥匙,”苏怀瑾指着影像,“伪品柴胡让枢机卡住,真药才能拨动气机。”

第一剂药下肚,李师傅当晚寒热发作时间推迟了两小时;三剂后,体温波动幅度减至1c;两周后复查,代谢影像显示左右对称,柴胡皂苷A含量从0.3%飙升至1.2%。他摸着渐渐鼓起的脸颊笑了:“终于能吃下饭了,原来柴胡不是随便抓的草根。”

复诊时,李师傅抱来个锈迹斑斑的青铜鼎,说是挖矿时从古井里捞的。鼎内壁刻着篆文:“枢机不利,寒热往来,以柴胡二两,半夏半升,水七升……”苏怀瑾用手机扫描鼎纹,突然收到匿名邮件,附件是tS集团的“柴胡皂苷提取专利”,申请书上的柴胡照片,正是他们在镇上查到的明矾伪品。

“他们在用有毒饮片提取有效成分!”实习生小张气得拍桌。苏怀瑾盯着专利书上的“低成本炮制法”,想起在桂林、亳州遇到的硫熏药材,tS集团的产业链终于露出冰山一角——用伪品提取单一成分,既规避监管又牟取暴利,却让整个中医体系背黑锅。

离开恒山前,她特意去看了野生柴胡的生长地。雾凇在枝头折射着阳光,柴胡的紫茎在白雪中格外醒目,像无数个小枢纽,连接着天地之气。李师傅送来的青铜鼎被小心包好,鼎纹上的古方与现代检测报告并列,诉说着千年医道的沧桑与坚韧。

返程的吉普在冰雪路上打滑,苏怀瑾望着手机里的专利文件,突然发现申请日期正是祖父去世的日子。那年他在笔记里写:“柴胡如良相,能升能降,全在辨其真伪。”如今看来,这真伪之辨,早已超出药材本身,成了一场守护中医灵魂的战争。

深夜,医疗队驻地突然断电。黑暗中,苏怀瑾摸着青铜鼎上的纹路,想起李师傅说的矿井深处还有更多文物。或许,那些埋在地下的古老医方,正是破解tS集团阴谋的关键。而她手中的柴胡,不再是一味药,而是刺破迷雾的剑——既要斩断病痛,也要劈开资本编织的谎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