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岐黄手记 > 第118章 菊花炭存清目翳

岐黄手记 第118章 菊花炭存清目翳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4 15:44:01 来源:小说旗

寒露时节的杭城裹着层薄雾,仁济堂的木质楼梯踩上去吱呀作响。苏怀瑾刚在验光室调试好裂隙灯,就见老教师周明德摸索着门框进来,鼻梁上的老花镜厚得像啤酒瓶底。

“视力又降了,”老人递过视力表检测单,0.3的数字刺得人眼疼,“每天艾灸眼周,反而看东西更模糊了。”苏怀瑾注意到他腕内侧三个硬币大小的疤痕,正是睛明、攒竹、四白穴的位置——典型的艾灸过度灼伤。

检眼镜下,晶状体混浊呈片状,西医诊断老年性白内障2期。“《审视瑶函》说‘火邪亢盛则目翳生’,”苏怀瑾翻开明代眼科专着,“艾灸虽能温通,但您阴虚火旺,好比往干柴上浇热油。”她走向中药炮制室,取出景德镇陶制煅炉:“得用菊花炭,存其清而缓其性。”

实习生小王抱着砂罐跟进来,看她将杭白菊铺成薄层,用盐泥密封罐口:“直接用菊花不行吗?”“生菊辛散,煅后才入血分,”苏怀瑾点燃酒精灯,“《本草便读》讲‘菊花炭止血而不凝滞’,现代研究发现黄酮类成分能抗氧化。”三小时后开罐,墨绿色的菊花已变成焦褐色,研磨成粉时飘出淡淡焦香。

调配眼膏时,她特意用精密ph试纸检测猪胆汁:“弱碱性环境才能让有效成分渗透,这和西医眼药水的缓冲体系一个道理。”周明德闭眼任她涂抹眼膏,突然笑出声:“像回到小时候,奶奶用草药敷眼的感觉。”

内服石斛夜光丸,配合氦氖激光照射睛明穴。三天后,老人惊喜来电:“眼内没那么涩了,看窗户格子清楚些了!”两周后复查,视力提升至0.5,oct图像显示晶状体混浊度减轻15%。小王将治疗过程发在医学论坛,意外引出敦煌藏医古籍中的相似疗法,配图里的菊花炭制备流程被疯狂转发。

省中医药学会的研讨会上,苏怀瑾的ppt停在红外光谱图:“煅制后新增的羰基峰,正是槲皮素-3-o-葡萄糖苷的特征吸收,这种成分能抑制晶状体蛋白变性。”西医眼科主任举手质疑:“如何保证眼膏无菌?”她翻开《中医眼科学》标准:“猪胆汁60c巴氏灭菌,制备在万级洁净间,微生物限度符合《中国药典》。”现场播放仁济堂制剂室的监控,从菊花筛选到无菌灌装,每个环节都有追溯码。

周明德复诊时抱着本泛黄的医书,封皮“仁济堂眼科秘本”几个字让苏怀瑾心头一跳。内页绘着“菊花烧灰,猪胆和之,点眼治翳”的图文,落款“乾隆五十年”与医馆匾额同庚。她突然注意到右下角的tS标记——极小的篆刻符号,与恒山古墓竹简、钟祥汉简上的印记如出一辙。

“这是祖上从医馆抄录的,”周明德抚摸书页,“可惜后半本被虫蛀了。”苏怀瑾盯着tS标记,想起tS集团的logo,突然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巧合——这个符号在古籍与现代企业间架起桥梁,或许正是解开资本造假的关键。

深秋的阳光穿过诊室窗棂,照在菊花炭眼膏的玻璃瓶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斑。苏怀瑾看着周明德逐渐清晰的瞳孔,想起祖父临终前的话:“眼科最能见药性之偏,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此刻,手中的菊花炭不仅是一味药,更是连接古今的钥匙,既能擦亮患者的眼睛,也能照清行业的迷雾。

研讨会结束时,药监局的老陈发来消息:“tS集团的‘草本护眼贴’被查出非法添加激素,生产车间就在仁济堂旧址隔壁。”苏怀瑾望着窗外的高楼大厦,曾经的中药铺旧址如今挂着tS生物科技的招牌,古籍里的tS标记与现代logo在脑海中重叠,终于明白这场战争的核心——当资本盗用古籍智慧,医者必须用更精准的炮制、更严谨的检测,守护老祖宗留下的每一味药、每一张方。

夜幕降临时,苏怀瑾在诊疗日记中写道:“菊花经火煅而存清,医者历考验而守真。当古籍中的符号沦为商业噱头,我们手中的炮制铲,便是劈开迷雾的刃。”合上本子,她望向中药柜里的菊花炭,焦香中带着若有若无的清甜,那是历经火炼后的本真,也是中医人刻在骨血里的坚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