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天香 > 第一百二十九章 顾山

天香 第一百二十九章 顾山

作者:胭脂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4 19:11:31 来源:小说旗

皇帝半起身,抬手指点着那背影,手臂哆嗦了半天,直到他的影子完全消失于视线之中,良久,突然重重地跌坐了下去,仰头大笑起来:“报应!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这难道就是我的报应?”

他声嘶力竭状若癫狂,将殿外守着的内侍亲随都吓得呆若木鸡,直到见得皇帝跌坐在地才如梦方醒,纷纷奔涌进来。看皇帝的情形,生怕他就要一口气提不上来,连忙上前搀扶。谁知皇帝一把嫌恶地甩开了他们的手,而用手肘倚着书案吃力的站起身来,踉跄着向内室走去。

众人一时间都不知所措,怔然片刻之后又跟了上去,皇帝突然暴怒:“都给朕滚出去!谁敢再进一步试试看!”

众内侍的头低了下去,片刻之后在为首的张留的示意下,皆无声无息的退得一干二净。

而张留看着皇帝进入内室,反手关好了阁门,略一思付,便悄悄着遣人去请沅芷夫人了。

皇帝一入内室,便摸索着从抽屉里取出了一把已经生锈的铜钥匙,而后趔趄着踏上脚杌,搬开数匣书籍,才打开了书架顶端的一个暗格。从其中捧出的细长红木钿匣,因为长年未曾移动,满是暗尘。

年老的皇帝怀抱着钿匣,勾着腰回到书案前,仔细的用袖子将浮尘轻轻抹去。细弱的灰尘在灯下飞扬如烟,泛黄的往事在灯下飞扬如烟。

皇帝在往事前尘中打开了钿匣,哆嗦着手指将其中立轴捧出,解开轴头香色绶带的一瞬,和画卷一同封存的记忆如泄堤洪水一般,滔天涌出,淹得他一时透不过气来。

他闭上眼,耐心的等待洪水消退,足足等了有一刻时辰,才开始从天杆处展开卷轴,而铺陈卷轴的那一刻被无限延长,握住画轴两端的苍老的手指始终在遏制不住的颤抖。

而后画卷终于被打开,展平在案上,皇帝突然大叫了一声,这才转过来看向画中人。

视线中,仍旧娴雅青春的美人正静静向他张望,年老的天子跌坐至地仪态尽失,而她依旧云鬓金钗,绿衣白裳,臻首蛾眉,丹唇凤目,妙笔丹青下一肌一容,极尽妍丽妩媚。

皇帝的泪水顺腮滚落:“徽音,你终究不肯原谅朕是不是,所以你给朕留下了这样的诅咒?这是朕应该得到的报应?当年朕并不知道你是她的姐姐……要是朕知道的话……”

画上美人无言的凝视他,眉间和两靥翠钿上的精致描金在案上跳跃的灯烛中闪烁,在皇帝波动的泪眼中明灭,只是笑意不改。

这带着泪印的笑意提醒着皇帝,属于他们的一生,一切过往,那些欣喜的,悲伤的;欢愉的,痛苦的;圆满的,遗憾的;得偿所愿的,求之不得的;那些生老病死,憎相会以及爱别离,于她而言已成永久的释然,而于他而言,却是桎梏一生仍挣扎不脱的重枷。

他挣脱不了她留给他的诅咒,因为他有负于人,所以眼前这一切,都是天命。

皇帝拭了一把眼角,突然改换了声气:“要是朕知道的话,朕一定不会让你离开,就算冒再大的风险,朕也绝不会把你让给任何人。”

美人继续无声的凝望,眉眼如波,粼粼泛光。

皇帝在她的眼波中则越说越兴奋:“徽音,朕如今修禅向佛,于国中广建寺庙普结善缘,便是为了来世我们还能再相遇。朕问过高僧,只要是今生没有了结的善缘,来世便能有机会再续。朕今生算是辜负了你,但来世,定不会再错了……徽音,你相信朕,再相信朕一次,可好?”

美人含笑,凝视着他,不言赞成,不言反对,仿佛默认。

这态度终于让皇帝满意,他的泪水已在眼中凝干,如同案上的笔墨在砚台中凝干。

皇帝拾起了画卷,温声说道:“那么你和我,就这么说好了。你要等着,等我来找你。”

皇帝说完,轻轻扬手,便要将摊开的画卷重新收起来。正在此时,只听门外有人轻轻叩声,不待他发怒,却闻见一柔声细语透过门板传进来,道:“皇上,不是说好要陪我去梅园赏花吗?怎么等到现在,也不见人?”

那声音,一字一顿,起承转合,无不与他脑海中那个人严丝合缝。以至于皇帝在仓促之间,甚至分辨不清哪里是现实,哪里是画中的虚幻?但他立即收起了画卷,并平复回心情,淡然道:“朕马上就好,你在外面再候一会。”

殿中,沅芷夫人由侍女褪下了身上的斗篷,无声息的与张留交换了一个询问的眼神。而张留的目光始终朝内室闪烁着,其中涵义颇深。

沅芷夫人便只是淡然一笑,眉宇间微见嘲讽,却并不张口质询。

再过得两日,便已近了腊月中旬。太子萧统在太极殿中养伤近十日,而被发往藩地的诸王也陆续有书信传回御前。如离京最近的荆州,湘东王已于两日前抵达州衙,在检视过由朝廷下旨拨建的王府之后,萧绎择期入伙,并在当日广发告示与荆州官军百姓人等,而前往荆州王府道贺的人众,早将附近的几条街道巷子都堵了个水泄不通。

皇帝素来便知自己的第七子萧绎颇善于绘画作诗,此次书信中也附有一副江陵雪景。皇帝见画中冰天雪地,唯长江之中依然船来船往,熙熙攘攘,便与沅芷夫人感喟道:“荆州风物繁华,朕少年时也曾几度过江往来南北,而今老了,回想起来只觉得前尘往事不可追矣。只盼,七符在此地能尽展所长罢”。

沅芷夫人心知他在诸子之中,待萧绎有些不同寻常,但缘由却是在他天生渺了一目之上,且荆州正如他所言,不但风物繁华,更是南北交流的要塞重地,更因他是掌珠的夫婿,所以一贯以来便在皇帝跟前替其美言,当下便指着画卷上船中悬挂的红色灯笼,笑道:“王爷纯孝可嘉,陛下请看,这商船上所挂的灯笼,其上也有陛下所定的年号。可见如今天下归心,百姓富庶之余,更对陛下的宏恩感激不尽。”

皇帝闻听此言,只是淡淡一笑。但少不免又生出一两分好奇,便要凑近去看那灯笼上所绘之字,最后倒被萧绎精湛而惟妙惟肖的画技所感而失笑,抚掌颔首道:“七符自小便擅长诗书绘画,朕以前还时常指点他一些。而今看来,竟是朕都已经赶不上他的功力了……如此也好,作为宗室,他这一世的富贵闲人,若不在这上头钻研些功夫,其他事由便是下了心血也失之风雅,到底不登大堂。”

沅芷夫人窥着他的脸色,仿佛其乐融融,却由始至终,避而不谈其他同期归藩的皇子,便带了几分小心的试探道:“今日听说,太子妃派人来延请了太医至东宫。仿佛是小皇孙发烧已有两日,皇上可知此事?”

世所众知,东宫如今唯有萧欢这一正统嫡出的血脉,又是皇帝与丁贵嫔的皇长孙,故而身份格外金贵,至小皇孙前年周岁生辰时,皇帝便曾有意加封其郡王之位。只是后来被太子和太子妃再三推拒之后,方才勉强作罢。而今听闻萧欢病中,皇帝自然关心,皱眉问:“太子妃一向稳重,欢儿自出世便身体羸弱,怎的此次欢儿病倒,竟然隔日才入宫请太医?”

沅芷夫人心道您这是明知故问,却笑而摇头,看向太极殿的方向,模糊的一语带过道:“皇上既心疼皇孙,便是心疼太子。太子妃跟臣妾一样,都是女子,做女子的若不见夫君在身旁,便是素日再稳重也会失了分寸。”

皇帝便摆摆手,不再言语。自己缓缓收起案上的画卷,吩咐张留去裱好留用。

至次日,朝会之后,便着人传旨意到太极殿,令东宫回去养伤,又另外再派了两位医女随行。如此,才算解了东宫的禁足。

一番内廷与前朝边陲之间的纷乱,但随岁末的风雪与年关的迫近总算告一段落。但萧统回到东宫之后,便发觉不但自己的亲卫尽数被更换,就连南苑的门客内臣,也被驱逐了大半。

韦明庭算是倚仗着自己那个便宜老子的名头,厚着脸皮仍住在原处。不过他身上的太子中丞之职位已被夺下,而今只能算是不拿俸禄的门臣,见到萧统时,只是长舒一口胸中抑闷已久的浊气,道:“殿下,安好便好。”

萧统腿伤仍未痊愈,只是不肯在人前显露分毫。待众人皆退下,两相对坐时,方道:“孤想在明春的四月,前往顾山代父出家。”

韦明庭闻言,脸上的笑容僵了片刻,而后随即颔首道:“殿下此时回避,也是好的。顾山春光无限美,臣,自是誓死相随。”

萧统一时间再无二话想言,便起身更衣前去探视患病的小世子萧欢。韦明庭目送其随内侍们簇拥而去,却见油壁伞下的东宫,分明在不到十日的拘禁中,已消瘦了不止两分。

而次日,则有北魏细作传来的密信,送至皇帝案前。信中言及,北魏宫中大乱,已迎娶丹阳公主的萧赞因被驱逐,已至寺庙出家为僧,更身染时疫,只恐时日已无多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