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天香 > 第一百四十七章 父子

天香 第一百四十七章 父子

作者:胭脂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4 19:11:31 来源:小说旗

而她这话甫一出口,丁贵嫔便侧过眼,有些讥讽的看了一眼。沅芷夫人倒是镇定,静静的垂下眼眸,便仍坐回自己的位置上,似乎对丁贵嫔并不忌惮。

见状,萧统便不再问,而几人因皇帝病中也不便再说话,切也觉无话可说。只是各怀了心思,守在殿中。

近亥时时,皇帝终于苏醒,随即便是一阵喘促,丁贵嫔赶上前忙吩咐御医近来,皇帝却朝沅芷夫人那侧招了一下手,两位后妃在旁照着太医的吩咐又是捶又是揉,好一番折腾,终于引他咳出一口浓浓的绿痰来,这才平静下来。

太医旋即捧了那痰盂下去一起围议,而皇帝略略仰头,身子靠在床帏上仍拉胡一般的胸中作响了许久,方才有四顾之意,问道:“太子在么?”

萧统忙趋前道:“父皇,儿臣在这里。”

见皇帝竟是一脸焦急的看向自己,虽明知他不过是怕自己不在眼前,有事时难以挟制,但记忆中父亲近些年如此对自己假以辞色,却终究是少有的,心中不免有些惘然。

丁贵嫔适时道:“陛下,太子自得信便赶紧入宫来在此守着,一直寸步不离。”

皇帝点了点头,便又闭上了眼睛,片刻后又道:“朕这也搅得你们一夜没安生,如今已经没有大碍了,贵嫔和沅芷都下去歇着吧,这里有太子守着便好。”

丁贵嫔母子二人互看了一眼,萧统方想开口,丁贵嫔已经明白了皇帝意思,忙向他递眼色道:“陛下要静养,那臣妾和沅芷夫人就先回去吧。太子在此侍奉,有什么事情尽管派人来传话便是。”

说完,两位后妃便一起告退出去了。室内只余下皇帝与太子父子二人,萧统见皇帝唇上泛起细小的裂痕,便想起身来斟茶。少卿又道不妥,要问过太医才好,便吩咐人倒了热水来,亲自递到床前,道:“父皇,病中不宜饮茶,先喝口水润一下喉。”

皇帝有气无力的点点头,就着他的手有些艰难的喝了两小口,又连着喘息一阵子,胸口始终呼呼有声响。而后渐渐平缓下来,却神色悲伤,右手颤颤巍巍的指着一旁的书案,道:“你过去……把案下落在地上的那封密信……捡起来,朕有话……与你说……”

萧统隐约猜到,皇帝必是看了信中的内容才昏厥过去。但仍料不到,原来书信是金吾卫中派去到北魏寻找豫章王萧赞的密探,飞羽传来的死讯——豫章王萧赞身死魏国一处寺庙中,因是染恶疾而亡,因此尸身都无人收敛,适逢北魏暴雪,便一直停放在后院一处荒地中,而今算来已有十日有多。

萧统看了信中所书内容,亦不免悲从心来。他与萧赞年纪甚近,性格亦算相投,往日交往算是众兄弟中最频的。只是他离家去国之后,却再无只字片言捎给他。而今再得知音讯时,便是阴阳两隔。果然是人生无常,让人唏嘘。

而他又想起去岁两人在宫中守岁之后,清晨时入殿向皇帝叩安,又去显阳殿问众位娘娘的安。随后再去洪恩寺与璃尘一同诵经讲禅,直到午后方才在客房中稍作歇息。而后醒来时,见其时晚照方好,半天斜阳徐徐铺开,如流丹,如吐火。映得瓦釜飞甍流光错彩,青槐弱柳含翠耀金,宫中甬道上熙熙攘攘的宫人,头脸衣衫也皆成了朱赤之色。

那年的初一有大风频频,来时气势汹汹搅起漫天飞雪入红尘,两人静静观望,看来明日又是太平盛世里的一个晴好天气。

彼时的豫章王萧赞便道:“田单破燕之日,火燎于原;武王伐纣之年,血流漂杵。”

彼时的太子亦道:“他们都是大梁子民,只愿国泰民安,天下人心便安。”

而今想来,其时并不以为然。此时想起来,又是在这样的良辰佳节下,便顿生折心锥骨的疼痛出来。

而皇帝亦老泪婆娑,不住摇头道:“朕从来不信,他并非朕的亲骨肉这样荒唐的传言……可是到底是谁居心叵测,非要逼得他离家去国客死异乡?朕自问潜心向佛多年,却要承受老来丧子这样的悲痛。心中实在无法释怀,无法释怀!”说着,一面用手重重的拍打坚韧光洁的床柱,似是心中饮恨难消。

萧统听了皇帝的话,本有些松动的心内又是一片冰凉,他自知从萧赞出奔之后,皇帝对他的芥蒂便愈深。而起因不止是那封从豫章王府书房中查到的所谓密信,不过是他心中的疑虑得到了验证而已。

当下只能勉强答道:“是,倘若真是有人居心叵测逼害二弟,那他必定也不得善终。因果报应,总是应验的。”

皇帝不言,定定的看了他片刻,而后移开双眼,微微阖眸道:“嗯。”

此刻皇帝呼吸之声已经渐趋平和,萧统见御医送上煎好的汤药,问道:“用的是什么方子?”

御医答道:“法半夏、紫苏子各三钱,茯苓、白芥子、苍术、厚朴各二钱,陈皮钱八、甘草钱半。”

萧统点头“嗯”了一声,见不过是化痰降气的寻常药方,思忖着皇帝的病情应并无大碍,看来的确是因为听闻萧赞的死讯而急火攻心所致。

又从御医手中接过药碗,端起来自己尝了两口,这才亲自送到皇帝帐前,令宫人扶皇帝起身,半跪着一匙一匙服侍皇帝吃药。

他极少与皇帝如此接近,此刻只觉得浑身无一处自在,端着药盏的手也止不住微微发抖。见皇帝胡须已现斑白之色,因为药味苦楚,嘴角微微下垂,鼻翼嘴角上便扯出了两道深深的腾蛇纹,此时的模样,不近不是幼时记忆中的慈祥,反而平添了几分刻薄与戾气。

皇帝虽已早年过六旬,但素日养尊处优,且后宫之中除却沅芷夫人之外,其余的后妃都不得近身,如此保养之下,面容竟亦如此沧桑寡刻,与记忆中的那个总是一脸慈祥笑意的人迥然而异,真是让他无法理解的。

榻上这个六旬之人于自己而言,竟然便是君是父,是从前曾深深膜拜思慕的人,也是如今心中只想逃离疏远的人,为何父子之间会成这样?他也是一向想不明白的。

还有母亲,她今日的态度实在有些奇怪,仿佛并不急着召他进宫来,而是顺势敷衍着,又似乎对皇帝因何病倒十分深谙其中缘由?

皇帝一直斜眼望着太子,此刻才道:“太子的手怎么了?连个药盏都端不稳,朕今日果真不祥,可如何放心你来端国家的法器。”

萧统心中本来难过,此刻懒得遮掩,索性道:“儿臣心中因二弟的病势而甚是难过,本是除夕团圆之日,想起去岁时他还与儿臣一道吟诗守岁,所以情不自禁,父皇宽恕。”

皇帝定定的看了他一会,颔首道:“你近来也善感的很。”说完,也不置可否,服完了药,又在宫人伺候下漱过了口,这才重新躺下。

萧统见皇帝睡了,吩咐御医退守外殿,又教宫人放下帷幄,熄灭了几盏宫灯,殿内登时昏暗了下来,没有月亮,宫墙上幢幢跳动的只有烛火的影子。他此时才静心坐下,细细思想近日的前后事体。

而此处仍是远瀛殿,本是沅芷夫人的住处,因皇帝常来,因此日常守备也比寻常后妃住处要森严的多。萧统坐在皇帝床前静守,四下亦静悄悄一片。有宫人轻手轻脚近来,为他斟来一盏热茶,而后拜了一礼,复又安静退下。

他心神恍惚中端起茶盏来,拈在手里却发觉其下还沾着一片薄如蝉翼的油纸。他指尖一抖,不动声色的取下来握在掌心。须臾之后放下茶盏,起身转去后殿更衣。无人时将掌心摊开来,见上面用比纸色略浅的清油写了两个字——小心。

是母亲丁贵嫔的字迹——其实也不是。因她执掌六宫,所以日常批注懿旨时所用的皆是端正小楷,而这上面的字迹分明是用簪发的玉簪头所写,又刻意潦草,所以实在让人无法判断。

但萧统走出净房之后便留心察看四周,回想经过中更隐约窥见一些端倪——从自己今日入宫,到此时守在皇帝床前,一路上遇见的侍卫和参将都是平时不相熟的。而此时的沅瀛殿分明四下皆布有暗兵和皇帝身边的金吾卫,原来竟是如此,他昏倒之后必然有苏醒过,而后下令拖延时间安排人手,妥当之后才派人至东宫,所以饶是母亲有心也无力,因为他在心底已经将自己当做乱臣贼子来防备了。

幸而如今是无事,若出了一星半点差池,自己今日进得宫来,怕就是再也出不去了。

思想到此处,他万念俱冷,只觉得一股寒流从顶门直下,直沁到心里,连四肢百骸皆成冰凉。回殿再抬眼望着皇帝卧榻,嘴角的抽搐颤抖尽数化做无声的叹息,慢慢纂紧了拳头,再松开时,只觉得整个人都乏透了。

除夕这一日,皇帝的病情又小小反复了两次,萧统在他床前守到饷午,蔡妃携了小世子萧欢过来看完祖父,皇帝这才总算露出了一丝淡薄的笑意,在帐中道:“你们一家子出去吃个饭吧,朕跟前,有阿沅守着就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