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 > 第41章 三方会盟

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 第41章 三方会盟

作者:执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4 22:06:19 来源:小说旗

\"爱卿要为这两个废物开脱?\"

\"非也。\"老者躬身行礼,声音不急不躁,\"老臣查阅过近三十年气象记录,今冬雪量乃百年罕见。吕将军所言将士冻伤三成,恐怕还是保守数字。\"

他顿了顿,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这是太医令呈报的各营伤病统计,实际冻伤者近半,战马损失更达六成。如此境况,强行进军只会徒增伤亡。\"

\"那依爱卿之见?\"

\"老臣斗胆建议,暂且记下吕蒙、王翦之过,命他们整顿军备,待来年开春再战。若届时仍不能平定叛乱,二罪并罚不迟。\"

吕蒙感到一滴冷汗顺着太阳穴滑下。来年开春...那意味着他们只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重整旗鼓。李世民和朱元璋的联军虽人数不多,但占据险要地势,又有那个神出鬼没的宁晨搅乱局势...

夏王缓缓踱步到吕蒙面前,\"吕蒙。你可听见了?\"

\"末将...听清了。\"吕蒙紧紧的将头贴在地上表示忠诚,\"若来年再败,末将提头来见。\"

\"提头?\"夏王突然大笑,\"你以为你的脑袋值几个钱?若再败,本王要你九族陪葬!\"

王翦猛地抬头:\"大王!此战失利末将亦有责任,愿与吕将军同罪!\"

\"好啊。既如此,你们二人便一同领命,开春后率二十万大军出征,若不能将叛军首级悬于城门,你们两家老小就一起上路吧!\"

\"退朝!\"

随着太监尖利的唱喝声,群臣如蒙大赦,纷纷叩首退出大殿。吕蒙站起身时,双腿已经麻木,险些栽倒,被王翦一把扶住。

...

黄河岸边的积雪开始消融,宁晨从系统得知大雪已经彻底结束,他站在岳州太守府内,心里不知在想些什么。

“主公,李世民派人送来了封书信。”萧何快步走进来,将书信递给宁晨。

宁晨平静的结果后打开,“宁兄弟,夏军撤并只是暂时,开春后定会重整旗鼓讨伐我们,所以我想邀请你和朱元璋齐聚连云山,共同商讨之后的事情,还望宁兄弟准时前来,时间就定在正月二十。”

“李世民叫我们去连云山商讨之后的事情。”宁晨转过身看向地图,“黄河边上,此地倒是还算可以,看来这李世民用心了。”

“就怕这其中有什么危险。”

萧何的意思宁晨当然知道,他思索片刻,“将典韦叫来。”

萧何点头称是,没过一会儿,典韦就来到了太守府,“主公,你找我!”

宁晨把事情告诉了典韦,“把你训练多时的那一千人带上,一起出发。”

“这不妥吧?”典韦有些着急,“若那姓李的姓朱的联合起来想杀主公...”

“不会。”宁晨打断了典韦的话,“他们二人至少现在不会,毕竟我要是死了,就没人和他们一起抵抗夏军了。”

...

黄河北面,连云山。

\"主公,宁晨的人马已经到了三十里外。\"房玄龄捧着最新军报走来,\"随行有位黑脸将军和一千骑兵。\"

李世民点点头:\"这家伙胆子倒是不小,就带一千人,朱元璋那边呢?\"

\"刚收到飞鸽传书,说朱棣会代表他父亲前来。\"房玄龄犹豫了一下,\"不过...探马发现徐达暗中调集了五千精兵,驻扎在会盟地点五里外。\"

\"意料之中。\"李世民轻笑一声,\"备好酒席,等着他们来吧。\"

...

宁晨带着典韦来到会盟地点,在侍卫的带领下来到了李世民的营帐内。

“宁兄弟,咱们终于见面了!”李世民起身相迎,“没想到宁兄弟如此年轻,真是年少有为啊。”

就在此刻,系统像是见到了什么恐怖之物一样,那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

“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是亚洲州长,东半球话事人,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当世战力天花板。”

“他内修文治,外拓疆土,开创贞观之治,具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身为大唐太尉,司徒,尚书令,中书令,雍州牧,凉州总管,武侯大将军,领十二卫大将军。”

“他就是上柱国,秦王,天策上将,天可汗,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

听着这夸张的介绍,宁晨是倒吸一口凉气,自己为自己捏了一把汗,怪不得这系统会自己发出嗡鸣,这种龙凤之才,古今往来又有几个?

宁晨平复了一下心情,开口说道。

“李将军太客气了。”

在二人寒暄之时,典韦扫视了一圈,目光在每个人的身上停留了一下,然后站在宁晨身后,大斧跨在身前,宛如一尊战神。

就在此时,朱棣率领一队骑兵疾驰而来,身后跟着面色阴沉的徐达。

\"两位久等了。\"朱棣翻身下马,走进营帐内,\"家父身体抱恙,特命我代为赴会。\"

宁晨抬头一看,刚恢复正常的系统又又又响了起来!

“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中国历史上唯一封狼居胥的帝王,也是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

“他打清君侧旗号,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夺下皇位,也因此为了证明自己,几十年战战兢兢,终其一生未曾下马。”

“亲征蒙古,迁都顺天,通运河,派郑和下西洋,万国来朝,编撰永乐大典。他就是开创永乐盛世的大明太宗纯仁至孝文皇帝,永乐大帝,朱棣!”

宁晨苦笑一声,面对这两位,他是一点也提不起来信心,甚至有一丝丝的害怕。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朱公子少年英雄,云溪一战名震天下啊。\"

三人入帐落座,侍从奉上热茶。宁晨注意到朱棣腰间佩剑始终未解,而李世民身后的李靖手就没有离开过刀柄。

\"夏军虽退,但元气未伤。\"宁晨打破沉默,\"不知二位有何高见?\"

李世民轻抿了一口茶:\"吕蒙败退时焚毁了沧县粮仓,我军粮草吃紧,恐怕短期内难以再战。\"

朱棣冷笑:\"李将军莫非是想坐山观虎斗?\"

帐内气氛骤然紧张。就在这时,帐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报!\"亲兵慌张闯入,\"营外来了支军队,打着刘字旗号!\"

三人同时变色。宁晨与李世民交换了个眼神,沉声道:\"请进来。\"

帐帘掀起,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大步走入。他一身粗布衣衫,却掩不住通身的贵气。

\"三位将军恕罪。\"刘备拱手行礼,\"备不请自来,实在是有要事相告。\"

朱棣眯起眼睛:\"刘备,我父待你不薄,你带兵叛逃,现在还敢出现在这里?\"

“公子息怒。”刘备并未有任何惊慌,“只是在下并不想与吴军为谋,所以便离开了云溪,哪料这只是蓝玉的一番计谋。”

刘备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夏王已派使者前往金国,欲借十万铁骑南下。开春后,金兵就会突破北疆防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