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与老祖宗一起刷视频 > 第59章 朱祁镇

我与老祖宗一起刷视频 第59章 朱祁镇

作者:般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5 01:39:31 来源:小说旗

朱元璋此时还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看评论区看的气笑了,这不孝子孙到底做了什么好事?能让这么多人同仇敌忾这么骂他?

朱棣一脸阴沉,之前就有人跟他说,好圣孙可旺三代,结果就这?合着这话的意思是只旺三代呗?

穆嘉看评论也看的差不多了,点了几个赞就划走了。

大数据或许是检测到刚才穆嘉给好几个英宗朱祁镇有关的评论点了赞,下个视频就推荐的英宗有关的。

视频标题【“大明战神”朱祁镇。】

朱高炽跟朱瞻基两人从刚才看见那些评论后就很着急,这会见到天幕要详细说这个昏君的事了,决定先看完再做打算。

他们要看看这昏君还有没有得救,再决定他们该怎么办。

朱棣 朱元璋两个人倒是很开心,这不打瞌睡就有人给送枕头了吗?他们正愁不知道这昏君干了什么呢,这就来了。

【大家好啊,本期视频博主准备分享一下大明战神朱祁镇,当然,分享这样一个昏君,博主也做好了看的人会少的准备,但博主做视频的目的就是为了跟大家分享历史知识,博主做这期视频也只是想要给那些还不知道朱祁镇这个人的分享普及一下朱祁镇这个人,不想看的也可以划走。】

穆嘉本来是想要直接划走的,但她看到博主这么说,也来了点兴趣,她倒是知道朱祁镇这个人,也很讨厌这个昏君,让她感兴趣的是博主会怎么介绍这个昏君 于是也就耐着性子看下去了。

【朱祁镇呢,本来就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后来朱瞻基又废后改立朱祁镇的母后孙氏为皇后,他又占了个嫡出的名分,成了嫡长子。】

【朱瞻基死后,尚且年幼的嫡长子朱祁镇继位,此时的明朝,经历了洪武,永乐,仁宣之治这好几代的积累,国库还是蛮充足的。】

【朱祁镇继位之初,有朱瞻基留下的大臣辅佐,倒是没有什么大事,朱祁镇也安稳长大了。】

【可随着朱祁镇长大,时间过去,这些朱瞻基留下的托孤臣子们一个个的都不在了 ,再加上朱祁镇也确实不再是之前的年幼稚子,他也开始行使皇帝的权利,开始亲政了。】

【他倒是有一番宏图壮志,他太爷爷朱棣跟父亲朱瞻基几次出征打仗,把蒙古那些人打的落花流水,但这两位只是把他们打疼了,打残了,却没有赶尽杀绝 把他们打没 ,朱祁镇立志要超越这两位,把瓦剌等小国给灭掉。】

“朕看明白了,看起来这朱祁镇是眼高手低了。”刘彻发表看法,他心知要打仗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要不然他大汉也不会容忍匈奴多年,要打仗就一定要做好万全准备,哪怕是之前的帝王将敌国打残了也不可掉以轻心,你要灭人家国,他们怎么可能不奋起反抗?所以还是要做好准备再行动。

这朱祁镇想法是好的,可也要有相应的准备,相应的能力才行。

【朱祁镇刚刚掌握朝政,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大展身手一番,那他是如何做的呢?】

【首先是一个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的问题,朱祁镇为什么那么宠信王振?之前的事先不说,就说土木堡之变,王振坑死那么多人以后,朱祁镇为什么依旧觉得王振是个好人?想不通啊想不通。】

【王振这个人呢,仗着朱祁镇宠爱无法无天,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立下石碑,写明不准内臣干预政事,但王振一个太监,他竟然敢把这块石碑挪开丢的远远的。】

“混账!”朱元璋气得摔了好几个茶盏也不解气,最后又来了一个桌面清理的大动作,“这该死的王振,真是无法无天!”

“谁给他的胆子?连我爹留下的东西也敢动!”朱棣也是气得不行,比朱元璋好不了多少,连摔带砸的,给宫人们吓得不行。

“多讽刺啊,开国的太祖留下石碑防止内臣干政,结果这块石碑被王振这个太监给挪开丢掉。”嬴政单纯觉得这事真是太讽刺,本来还想嘲讽老朱家几句,但转念一想,他家也没好到哪去,还是闭嘴吧。

朱瞻基也是气得不行,派人去找这个王振,看看他现在入没入宫。

【朱祁镇掌权以后,立志要做一个与先祖一样有战功的皇帝,于是点了不少臣子,还带了数十万大军出征了。】

【他带了哪些官员呢?英国公,成国公,兵部尚书,户部尚书,还有内阁成员,林林总总武将文官都算上,加起来竟有数十名官员。】

“啊?什么东西?”刘彻摸不着头脑,且先不说打仗用不用派出几十个官员,打个仗为什么要派这么多文官?难道不是派武官就行了吗?就算需要文官帮忙安排粮草兵马,那也用不到这么多文官啊。

朱元璋跟朱棣心凉了半截,朱祁镇这小子,摆这样大的阵仗,要是真败了,那可就是伤筋动骨的大事了。

而且这个时候大明又没到到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真想要建功立业也不至于动用数十官员还有数十万大军啊。

【好了,随军官员选完了,那谁来当统帅呢?朱祁镇表示,你们这些武将我都看不上,我要选王振。】

【其实吧,如果只是太监领兵呢,也不算什么,只要这个太监有能力,谁也不会说什么,君不见,郑和不也是太监,他在靖难之役跟数次下西洋的时候可没少立战功。】

【但偏偏呢,王振别说登月碰瓷郑和,就连明末时一心为主的王承恩都比不上,他简直就是第二个赵高。】

完了,朱元璋跟朱棣两人心凉的透透的,一将无能累死万夫,这次大军出征,有这么个统帅,怕是要被坑死了。

秦始皇一时也是无语,吃个瓜看个戏怎么还被波及了呢?别骂了别骂了,赵高已经被处死了。

【王振拿到兵权以后就开始作妖了,在大军行军路上,也是巧了,王振的家乡就在离此次行军路线不远的地方,改变一下行军方向就能到。】

【俗话说,衣锦不还乡,如同黑夜行,王振应该是觉得自己如今手握数十万大军的军权,十分威风,想要回乡嘚瑟一番,于是他跟皇帝说,自己十分想念家乡,想要回去看看,让皇帝下令大军改道。】

【最荒唐的是,朱祁镇这个昏君,他竟然答应了。】

朱元璋跟朱棣两人看到这,险些一口气没上来晕过去,他大明何德何能啊,能有这么一个“祖宗”投胎到他们朱家。

皇帝带着数十万大军跟一帮臣子在行军途中特意拐去一个太监的故乡,这事简直旷古未闻。

而那些在战场杀敌的武将们,看到王振跟朱祁镇的各种操作,有的很是无语,虽然不是跟自己一朝,但他们见不得这种愚蠢行为,厌蠢症犯了,还有的是为了那些被这帮蠢人连累的士卒愤怒,那些士卒何辜?这帮人的错误要让这些士卒买单?

【此时大明那些有能力的武将也看出来这种愚蠢荒唐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也想要劝谏,但这些人的劝谏要么是被拦住到不了御前,要么就是到了御前但陛下不听。总之就是主打一个劝不住。】

【果然,不出所料,明朝数十万大军被瓦剌两三万人打的伤亡惨重,数十万大军连带着那些被带去的文官武将几乎一次被送的差不多了,甚至是朱祁镇这个皇帝也被瓦剌俘虏了,史称“土木堡之变”。】

天幕下的人们看到这个意料之中的结果,也很是痛心,数十万士卒啊,就这么没了,尤其是明朝朱祁镇统治时期,土木堡之变还没发生的时候,百姓们又是愤怒又是担心。

这数十万士卒的背后就是数十万个家庭,他们也有妻子,孩子,父母,是多少家庭的顶梁柱,结果就因为皇帝的愚蠢荒唐跟太监的小人行径被害死了,这背后牵扯的人又何止数十万呢?

朱元璋气的一口血吐出来,好在太医就在边上,看到朱元璋吐血,赶紧上前把脉施针,还开了药交给下人,让他们去抓药熬药。好在朱元璋身体底子不错,眼下是一时气急了,只要好好治疗,问题不大。

朱元璋缓过一口气以后第一句话就是他朱家的孽障对不起大明的百姓,就因为这个孽障的荒唐,害死了数十万大军,连累的百姓怕是要达到数百万。

朱棣此时也没好到哪去,也险些一口气没上来直接过去,好在太医来的很快,又是扎针又是顺气的,才把朱棣救回来。

朱棣本来就连年征战,还老是去边境蒙古那种苦寒之地,身上明里暗里的受伤不少,眼下又这么生气,还是得好好养养,不然怕是伤身。

此时永乐朝的太子爷朱高炽跟好圣孙朱瞻基两人也是气的不轻,朱高炽叮嘱朱瞻基,以后纳妃不能纳孙氏,他要绝了朱祁镇这个败家子出生的可能性。

朱瞻基自然是同意,本来他这个时候就跟这个未来的儿子没什么深厚的父子情,现在天幕又曝出这个未来的儿子干出这种事,朱瞻基甚至觉得,要是这个儿子现在出现在他面前,他怕是能活活打死他,现在只是让他没有机会出生而已,已经算是便宜他了。

【一场土木堡之变,断送了大明王朝辉煌的前景,本来呢,大明王朝经历了几代明君,国库充盈,人才也多,到了朱祁镇这一代,如果朱祁镇也是一位贤明君主,那此时就是这位贤明君主大展身手的最好时机,可惜,大明何其悲哀,遇见了一个朱祁镇。】

【有一个比喻还蛮形象的,此时的大明就像一个运动员,他已经准备好一切,刚刚要起跑,却一下子摔断了腿,成了残疾,再也不能跑步了,之后的君主做的再多也不过是在舔舐这道伤口罢了。】

朱元璋跟朱棣此时都想起了天幕最开始播放的那首歌里大明的一句歌词“可惜了土木之变,让盛世再难重现”。这朱祁镇还真是好样的啊。

而另个位面,已经当上皇帝朱瞻基是越听脸越黑,这儿子是不能要了。

“来人,把朱祁镇这个孽畜给朕捆过来!”朱瞻基怒气冲冲的吩咐手下的侍卫,要把朱祁镇捆过来。

【如果你认为,朱祁镇已经送了这么多人头,还被瓦剌俘虏了,就再搞不了事了吧?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事实证明,他还能接着搞事!】

朱元璋几个人算是怕了他了,都这样了,他还能搞事?他能不能放过大明?

刘邦看的很开心,搞事就搞呗,反正也不是他刘家的子孙,他乐得看热闹呢。

刘彻是发自内心的佩服这个朱祁镇搞事的能力,都这样了还能搞事呢?真是个人物。

【瓦剌此次大获全胜,不仅杀了数十万敌军和很多明朝官员,还俘虏了朱祁镇这个皇帝,那他们能甘心就这么回去了?他们手里可是有皇帝这张王牌哎,这能不趁机利用一下朱祁镇再捞点好处?】

【他们趁机带着朱祁镇去攻打大明都城北京,意图要很明显,能趁机拿下大明让大明灭国更好,要是拿不下呢,怎么着也能再捞点好处吧。】

“放肆!”朱棣又摔了一个茶盏,这已经不知道是朱棣今天摔的第几个茶盏了,太医在旁边看的心惊肉跳的,连忙跪下劝朱棣息怒。

“看来朕还是太仁慈了,朕这才死了几年啊?这群废物就敢爬到我大明头上来了?看来朕还是做的不够彻底啊。”朱棣现在就想再征一次漠北,把这些什么瓦剌的小国都给他灭了。

朱元璋此时关注到了另外一点,那就是大明都城不是应天府吗,怎么变成北京了?但这跟朱祁镇的事比较起来都是小事了,他现在更想看看朱祁镇这个不孝子孙还能干出什么事来。

【瓦剌算盘打的好啊,他们到了北京以后,放出朱祁镇来叫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