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与老祖宗一起刷视频 > 第64章 项羽跟刘邦

我与老祖宗一起刷视频 第64章 项羽跟刘邦

作者:般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5 01:39:31 来源:小说旗

天幕下的人们乍一听到井陉之战的经过,一瞬间觉得也就那样,不就是争功冒进导致失败吗?谁都会有争功的心理啊,这里就是韩信利用了这种心理罢了,可再听后一句,才顿时反应过来这里面的门道,是啊,就算是想要争功,怎么会一个留守营地的都没有,就这么都出去了?这很是不对劲啊,果然兵仙就是兵仙,凡人是学不来的。

【最后一位网友说,霍去病是那种你准备好所有部队,粮草,器械等等一切,然后告诉他干谁,他就能带队去干谁,韩信是那种你只要一句话,告诉他干谁,他就能自己去抓壮丁,屯粮草,备器械去干谁,你觉得谁牛?】

“是啊,霍去病的操作我们也看到了,很猛是很猛,但还在我们凡人的理解范围内,有武帝给他提供兵马粮草武器,还有卫青跟他打配合,他能打出成绩也不是纯粹靠他一个人,而且他用兵的思路,我们也能看出来逻辑,不至于复制不了,但韩信的各种操作确实是让人看不明白啊。”

“不愧是‘兵仙’,仙果然不是一般人能当的啊。”

【大家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跟弹幕友好交流哦。】

穆嘉看完了视频,又滑到了下一个,下一个还是跟楚汉相争有关的视频。

视频标题是【刘邦跟项羽,好老板跟坏老板的代表。】

“哦,这是要说朕了?”刘邦认真起来。

而另一个还在楚汉争霸的时空,项羽听到自己的名字也开始仔细看天幕。

【当老板呢,大家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有没有管理者思维和这种思维的实际运用。】

【能不能当好老板,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这个东西跟自身有多大能力无关,刘邦跟项羽就是讲好老板跟坏老板这个话题最生动的例子。】

【若说个人武力值,若是让项羽跟刘邦一对一单挑,项羽能杀刘邦一百个来回都不眨眼的,莫说刘邦,就史书从上往下翻,上千年历史里能跟项羽在武力值上单挑的也不多,毕竟“西楚霸王”的名号可不是就说说而已的。】

【那为什么这么厉害的西楚霸王在最后会输给刘邦这个地痞流氓呢?】

“天幕你再骂!当初朕怎么就是地痞流氓了?朕当初可是正经的良民!”虽然视频里就是在夸刘邦,但刘邦还是忿忿不平。

“嗯?天幕要说刘邦了?”秦始皇认真起来了,他之前就说到“刘邦不及霸王勇”,但天幕一直没细说,这次总算是要细说了。

【因为无论是成就大业之前的争天下,还是成就大业以后以后当帝王管理天下,要拼的从来就不是个人勇武,而是管理智慧。】

【有一个说法,博主很赞同,在封建时代,要做一个帝王,你要读的最重要的书不是作为封建时代思想准绳的《孟子》《论语》《中庸》,而是讲人性,讲管理方法的书,比如《商君书》《韩非子》等等。】

【所以说,只有帝王才能教出合格的帝王,一个大儒再有盛名,归根到底也是臣子,跟皇帝不是一个阶级的人。皇帝培养皇子的时候选再好的大儒当老师,有些东西也得亲自教授,才能培养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这个说法很对,《韩非子》《商君书》讲的都是帝王之道,一个合格的帝王,《孟子》,《论语》这种东西读一读知道就可以了,研究重心一定要放在帝王之道上。”嬴政出言赞同,这话不假。

刘彻,李世民也同意这话,为帝王者确实是要把重点放到帝王之术上。

【刘邦这个人,就是一个将人心研究的很透彻,且管理手段一流,甚至可以说是模版了,可谓是一个很适合做皇帝的人。而项羽则跟刘邦刚好相反,他在带团队,研究人心一道上几乎是把所有坑都踩完了,算是比较典型的反面例子了。】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奖惩机制。】

【刘邦是个什么样的老板呢?他起于微末,是大秦一个小小泗水亭亭长,他四五十岁造反之前就是一个普通的村民,每天招猫逗狗,跟寡妇不清不楚,每天跟他那群朋友混在一起。】

“什么?天幕说的这是我?”大秦位面泗水亭亭长刘季目瞪口呆,不是,说了半天,这刘邦说的是我啊?

刘季以及平时跟刘季关系好的一帮人都没反应过来呢,就被人带着官兵给堵住了,地方官员的反应倒是快知道始皇帝一定会抓刘邦这些人的,所以先带着人把他们围住,免得走失了他们。

“泗水亭亭长啊,来人,去办吧,先带到咸阳来再说,还有那些跟这个刘邦关系好的人一起带来。”始皇帝吩咐下去。

【他祖上不是什么豪门望族,也就与项羽的心态不一样,他活到四五十岁也没有那种一定要诛灭暴秦复仇一类的想法,也从来不觉得自己是贵族,他就是一个百姓,所以他跟百姓打成一片,知道这些底层人的想法。】

【他明白无论是谁,跟着一个人一起干都是有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或是金钱,或是美女,或是权势地位,所以想要一个人跟着你干,那一定要好处给到位了,这方面一定不能差事。】

【所以他是个什么样的老板呢?他本人很市井气,说出的话很粗俗,但他嘴上骂骂咧咧归骂骂咧咧,但只要你给他办好事,好处绝对是少不了你的,他就不是个差事的人,他很明白要给底下的人好处人家才会尽心尽力这一点。】

“说话粗俗,市井气这算什么,只要是跟着他能有实打实的好处就行了呗,谁家跟着老板干事是想要老板天天夸自己的啊?还不是想要实打实的好处?要是有人天天骂我一顿再给我一大笔钱,我巴不得他天天骂我。”

天幕下各个时代的百姓们都是一样的想法,这话不假,谁跟着你干不是为了实打实的好处啊,不给好处谁还跟着你?

“那当然,还得是朕。”刘邦听到这,尾巴都要撬动天上去了,可是给他夸的美死了。

【但项羽呢?他成长经历的原因导致他跟刘邦的思想很不一样,他一小接触到的思想,就是他的出身是楚国项氏的公子,他们项氏是楚国名将项燕一支,哪怕比不上皇族王室,说一句世家大族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所以他从一开始想的就是要带着他江东子弟推翻暴秦复国,在项羽心里,家国跟情怀这些东西比实际利益重要多了。】

【所以项羽是个什么样的老板呢?你在他身边办事,每天见到他的时候他都会跟你礼貌打招呼,不像刘邦那样大大咧咧的,当你你帮他办好一件事时,他会口头表扬你办的好,或者是在大家面前夸赞你一番,总之,他不会给你实际利益,金钱封赏,因为他觉得这种表扬夸赞的荣誉比金钱这些俗物重要的多。】

“这算什么?抠门吗?反正我是不要跟着这样的主子的。”百姓们都摇摇头,都觉得自己不要跟着这样的主子,干一圈什么好处也得不到?他们图什么?图有人夸自己吗?

说句不好听的,要真想有人夸自己还用的着非要他夸?他们用同样的时间跟精力去赚笔钱,把这笔钱分给路上不认识的行人,告诉他们只要夸自己就有钱拿,他们能夸一个时辰不重样的。

“这项羽,真的不适合为帝啊。”嬴政摇摇头,项羽或许是个英雄,但绝对不是个王者。一个人的力量总归是有限的,要成大事还是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啊,他大秦军队当初为什么能在各国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他大秦的军功爵制度啊,只要你有能力,在大秦就能建功立业,哪怕你是一个平民只要有能力也能封侯拜将。就是因为这样才有一批又一批人前赴后继的来大秦建功立业,不拿出实际好处怎么能留住人才呢?

项羽的做法长期以往下去,一定会把人才推走的。

“哼,项羽真是拎不清,就他这样的人能赢朕就怪了。”刘邦对项羽这个人心里还是有数的,若论勇武,那他的确是数一数二,但若论团结众人,带团队,那不是他刘邦自夸,他能甩项羽十几条街不眨眼的。

【第二点,也是很重要的一条,知人善任。】

【刘邦此人的知人善任,善于发现人才的优点是放在整个数千年的历史所有君主中都是能排得上号的。刘邦的成长经历让他养成了豪气,喜欢结交朋友的性子,在他心里,要成大事靠自己是不成的,一定要依靠大家一起。】

【所以他识人看人这方面很厉害,对他人对自己都清晰认知,他说过这么一句话,“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子房,镇国家,安抚百姓,筹措粮草我不如萧何,连兵百万,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人才,我任用他们才得到天下。”】

“哦?这韩信竟然离朕这么近吗?朕是不是能把他招来咸阳呢?还有萧何,张良这些人,都在哪呢?”嬴政动了心思,想把这些人才都招来咸阳,可天幕也没细说这些人都在哪,他一时也找不到,只能先看看泗水刘邦身边有没有这些人了。

【但其实刘邦这种性格吸引到的可不止这三个人,陈平,郦食其,樊哙,曹参等等人才都是刘邦麾下的,他们都在刘邦麾下干事,这么多人才,刘邦都给予他们支持,让他们尽情发挥自己的能力。】

【但项羽不一样,他的成长经历导致了他就不是一个能发现别人的才能的人。本身项羽就是贵族之后,有一股傲气,再在加上他武力值确实很高,连着带着八千江东子弟打了好几次胜仗,最后还攻破咸阳,一路上很多人都来投靠他,他就更飘了。】

【在项羽眼里,老子最牛逼,你们都是垃圾,我为什么要听你们的?要想我听你们的话,先打得过我再说,这就导致他很听不进去话,韩信曾经也是去投奔过项羽的,那在他帐下韩信这个兵仙得到了什么待遇呢?】

【项羽给了韩信一个执戟郎的位置,用白话说就是个看门小兵,这个也就罢了,本来嘛,韩信去投军,项羽不信他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就让他当个小兵也正常,但不妥的是项羽他不听劝啊。】

【韩信此人一直想要建功立业,他的想法不是自己称帝,他想要的是我帮一个主公打仗干活,等功成名就以后你给我封王,所以他在项羽麾下的时候数次劝谏项羽,想要项羽采纳自己的计策,但项羽不听啊,他觉得你就是个小小的执戟郎,不配跟我说话,别说采用了,连听都懒得听。】

【渐渐的,韩信对项羽失望了,最后离开了项羽,转投了刘邦。不仅仅是韩信,刘邦身边的很多人才都是因为在项羽身边不如意,转头投到刘邦麾下帮刘邦打击项羽。】

嬴政听到这,也是很无语,这项羽也真是,这是干什么呢?哪有这样的打天下的啊?他大秦几辈子的先祖都是珍惜人才的人,恨不得天下的人才都来秦国帮他们呢,哪有争天下的时候把人才往外推的啊。

刘邦倒是掰着手指数起来了,好家伙啊,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啊,这还真是跟天幕上说的一样一样的,他手下还真的是有不少人都是项羽手下投过来的。

李二锐评,项羽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的确悲壮,也让人感叹项羽这样一个意气风发的英雄最后落得这样一个下场,但却确实不值得可惜,项羽确实不是帝王之才,这是显而易见的,从各个地方都能看出来。

【第三点,项羽不听劝跟刘邦的听劝也是显而易见的对比。】

【刘邦不仅仅能看出来这些人的性子,才能,把他们放到合适的位置上,他还能做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他听劝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