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下的人们看到这倒是很羡慕,尤其是那些身居高位的帝王将相。
别人不知道,他们可是知道的,在他们这样的世家里,婚姻可不是一个人的事,若是妾室还好说些,但若是正式的婚娶,那背后可都是资源交换,有的时候就算是夫妻不睦那也得忍着。
讲真,伊莎贝拉一世能遇见这样一个丈夫算是很幸运了,之前那个叶卡捷琳娜遇见的丈夫可没这么好,那还不是得忍着。
【伊莎贝拉是想的挺好,可她的哥哥恩里克是不会同意的。】
天幕这话一说,他们才反应过来,是哦,光顾着感叹了,忘了还有这么一茬了,伊莎贝拉那个糟心哥哥可不会放过伊莎贝拉。
【恰巧斐迪南的父亲也支持这桩婚姻,于是伊莎贝拉暗中联系斐南迪,两人商议后决定秘密结婚。】
【这里要提一句,在当地宗教影响很大,在我国呢,结婚主要就是请亲友,拜高堂,但在当地,结婚是要请宗教人员当见证人的,不仅结婚,就连继承王位的时候,也要请教皇来加冕。】
【举一个例子,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加冕的时候是自己把皇冠放到自己头上,而不是由当时的教皇加冕的,这事都被记下来了,可见宗教影响之大。】
皇帝们听到这很是不理解,为什么皇帝会允许宗教这种族存在啊,这不是影响自己统治吗,连加冕都能被左右。
【伊莎贝拉一世跟斐迪南结婚的时候见证人是托莱多大主教,这位大主教也是伊莎贝拉一世跟斐南迪的支持者。】
【可是呢,伊莎贝拉还面临一个困境,伊莎贝拉与斐迪南算是亲戚,从天主教义来说要有教皇认可才能成亲,现在他们手里的证件是假的,还是要快点搞到真的才行。】
【可伊莎贝拉跟恩里克兄妹关系不和大家都知道,当时的教皇不想要得罪恩里克,所以没有给他们证明,不仅如此,恩里克还恢复了女儿胡安娜的继承者位置。】
“这怎么办呢,不仅是婚姻不合法,连继承权也没了。”大家很为伊莎贝拉着急,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就在伊丽莎白绝望的时候,波吉亚家族的枢机主教罗德里戈的出现让伊丽莎白看到了希望。大家都明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教会也不例外,当上主教就想要当教皇,罗德里戈就是个想要当教皇的好主教。】
【而罗德里戈想要当教皇,就少不了国王的支持,他觉得恩里克父女最后一定会失败,未来伊丽莎白夫妻一定会顺利掌握大权,所以他决定帮伊莎贝拉夫妻,最后,伊莎贝拉夫妻在他的帮助下拿到了正式的成婚文件。】
“这人真是有眼光啊。”有人在感叹罗德里戈有眼光,会站队,按照天幕的说法,伊莎贝拉肯定会成功的,他这队站的好啊。
“呼,还好,伊莎贝拉这下有希望了。”也有人的注意力在伊莎贝拉的处境上,可算是有点好消息,至少伊莎贝拉的婚姻算是合法了,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这里简单提一句,罗德里戈之后也当上了教皇。】
【婚姻合法后,伊莎贝拉开始拉拢贵族并与恩里克缓和矛盾,接下来几年里,支持伊莎贝拉贵族越来越多,恩里克与伊莎贝拉的关系也有所缓和。】
“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啊。”秦始皇从他自己的角度出发,反正要是他是伊莎贝拉,肯定是不会对恩里克有感情的,不报复都不错了,但伊莎贝拉此时却这么做了,明显不对劲啊。
他觉得伊莎贝拉这是准备等恩里克没了再搞事呢,天幕没细说,但他猜这几年里恩里克要么是病的很重命不久矣,要么是他已经昏庸到头了,导致没人再支持他,总之给人的感觉就是恩里克王位做不了几年了。
这样就能解释为什么伊莎贝拉这几年只是暗中积蓄力量,而不是像以前一样激烈了,这时候不用硬往上碰,只要等就好了,等恩里克没了再跟胡安娜争王位就好了。
当然了,这些都是他个人猜测,真正是什么样他也不知道。
其他人也是差不多的想法,依照伊莎贝拉跟恩里克这个兄妹关系,伊莎贝拉不见得是真的想跟恩里克搞好关系,应该是明白恩里克王位坐不久了,在积蓄力量准备跟胡安娜打擂台呢。
【1474年,恩里克去世,伊莎贝拉一世跟胡安娜两个人迅速展开了新的斗争,伊莎贝拉悼念兄长后迅速宣布继位,她加冕的时候让官员用宝剑昭示威严,此时引起激烈讨论,因为伊莎贝拉用的是男人的方式,这个场面从未有过。】
【胡安娜跟她的支持者一直在跟伊莎贝拉对抗,这场斗争不仅仅是内战,还有外部势力加入了这场斗争,那就是葡萄牙跟法国。】
【葡萄牙一方担心西班牙这个邻国会崛起,毕竟伊莎贝拉一世若是胜利,那她跟她的丈夫两个人就都是王,若是真的让这两个国家联合到一起,西班牙怕是要崛起了。所以葡萄牙国王准备迎娶胡安娜,并帮胡安娜争夺王位。】
【而法国呢,是因为领土纠纷也加入了葡萄牙的一方。】
“这两个国家可不安好心啊。”帝王们都心知肚明,毕竟他们也都经历过王位争夺战,若是就国内这些自己人争也就罢了,那顶多算是内战,可要是其他国家参与进来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后来呢,伊莎贝拉大力宣扬胡安娜是私生女,并拉拢贵族,还亲自奔赴战场保家卫国,她不像费迪南一样上阵杀敌,而是负责后勤一类的工作。】
【经过数年艰苦战斗后,法国由于阿拉贡放弃领土争夺退出战争,葡萄牙那边也签订了合约,胡安娜被迫归隐修道院。】
大家都觉得没什么可说的,这个结果意料之中。
【伊莎贝拉赢得王位争夺战后就开始了她的一系列改革。】
【她知道自己没法对抗传统,就向世俗标准的好妻子好女人方向靠拢,贞洁,谦逊,照顾家庭,这样的形象为她的统治减少了阻力,给人一种她是女王,但也是妻子跟母亲的感觉,用这种表面让步的策略达到实际掌权的目的。】
【她这样的统治艺术对后世的许多之后的女性执政者都有借鉴意义,她本人也掀起了女性执政热潮。】
【她大力整顿内政,财务,她组建了神圣兄弟会,就是地方的民兵组织,他们的任务是保卫民众财产,整顿强盗,虽然后来被取消,但在当时为社会治安做出重大贡献。】
【她还改革法院与政府机构,以进行中央集权,她还收拢贵族权力,对贵族进行限制。】
【在她的一系列政策下,这个国家从贵族内斗,强盗横行,宗教冲突中恢复元气。】
“看到现在为止,这伊莎贝拉虽说是个女子,执政手腕却不输给任何男人呢。”秦始皇感叹。
另一个刘邦已经去世,吕后执掌大权的位面,吕雉也很欣赏这个女子,觉得要是自己肯定能跟她聊到一起去。
【而在国家基本恢复元气后,伊莎贝拉夫妻把目光放到了伊比利亚最后一个穆斯林政权,格拉纳达。】
【几个世纪以来,基督教王国一直在进行收复失地运动,想把入侵的阿拉伯人赶出西班牙,此时格拉纳达处于弱势地位。】
【经历了十年艰苦奋斗后,伊莎贝拉夫妻收复了格拉纳达,数百年的收复失地运动终于步入尾声。】
【四年后,成为教皇的罗德里戈因为他们夫妻收复失地,将“天主教国王”的头衔授予二人,所以人们也称他们为“天主教双王”。】
虽然不是自己国家,但经历数百年收复失地这种事总是让人振奋的,有些人是真心替伊莎贝拉感到高兴。
【最后一件事,是宗教裁判所,这件事争议很大。】
【大家也都知道了,在当地,宗教信仰影响很大,在之前呢,王位继承要教皇加冕,直到相信科学的今天,欧洲还有很多人信教,他们会虔诚的祷告,做礼拜,影响很深远。】
【在西方,宗教发展了很长时间,也有不同的派别,伊莎贝拉就是天主教的信徒。】
【伊莎贝拉建立宗教裁判所就是想要统一臣民的宗教信仰,所以宗教裁判所的任务是惩罚那些不信天主教,或者不够虔诚的人。而西欧人此时基本都信天主教,所以主要针对的就是外来的犹太人。】
【西班牙宗教裁判所以其刑罚手段凶暴残忍和审理程序粗糙不平而臭名远扬。】
【嫌疑犯很少有机会或者根本没有机会反驳对自己的控告。他们无法知道控告自己的全部证据,甚至连原告人的名字也无法知道。嫌疑犯若否认对自己的指控常常要遭到酷刑拷打,直到承认为止。】
【宗教裁判所虽然得到了教皇的认可,但是实际上是在西班牙国王的控制之下,宗教裁判所就是一个用来建立宗教统一,镇压国王的政敌的组织。】
皇帝们对此的想法跟之前听到武则天用酷吏的想法是一样的,这就是皇帝加强皇权,巩固自己统治的手段,伊莎贝拉这是接着信仰的宗教不同来打击跟她不是一个派系的政治敌人呢。
但有一说一,皇帝们虽然理解,但也觉得嫌犯连原告名字都不知道就被严刑拷打直到承认有点过了,咱就是说,说出去确实是有点不好听,不管怎样,至少遮掩一下啊。
【但不得不说,伊莎贝拉的手段残忍却有效,她用了这种残忍的方式促进了西班牙宗教信仰的统一,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伊莎贝卡去世之后,她的外孙查理五世成了当时财富最多、势力最大的欧洲帝王,开创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
【可以说,伊莎贝拉一世为她的外孙查理五世的霸业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她跟斐迪南夫妻两个让西班牙从一个混乱的国家走向统一,可以说影响了整个西班牙的历史,而葡萄牙跟西班牙两个国家也是最开始航海的国家,开启了大航海时代,所以往大了说,她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历史也不为过。】
朱元璋朱棣两个人是真不服气了,不就是航海,他们也开海了,这回不信还比不过。
【好啦,伊莎贝拉一世说完了接下来说下一个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她是都铎王朝最后一位英格兰及爱尔兰女王,也是名义上的法国女王。】
【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孩子,可是由于她的父母是按照新教教义结婚的,天主教不承认她的身份,认为她是一个私生女。所以她虽然是实打实的王储,但最初继承权也不稳当。】
【她这一生无论是继位前还是及继位后都经历了数次危机,她统治时期是思想爆发时期,在宗教领域旧的天主教跟新崛起的新教争来斗去的,当然就少不了政治上的拉拢这个王储或者这个国王那个大臣的。】
【伊丽莎白一世上位前跟上位后没少面对这种争端,大臣王储等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或主动或被蛊惑的联合与伊莎贝拉一世敌对的宗教发动政变,但都被伊丽莎白一世解决了。】
皇帝们看到这依旧是那句话,为什么要留着宗教,这不影响皇帝统治吗?至少到现在为止,这宗教就是限制皇帝统治的东西,哪怕是有皇帝借着宗教打击政敌,总体看也是弊大于利。
【伊丽莎白一世一生未嫁,也没有子嗣。很多人都劝说她嫁人生子,可她出于个人跟政治考虑最终还是未嫁。】
【她觉得若是自己嫁人的话,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其实她的追求者不少,要是真的想要嫁人,有好几个人可以选择,这些人里既有外国的王子,也有国内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