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与老祖宗一起刷视频 > 第21章 汉武帝(九)武帝文治

我与老祖宗一起刷视频 第21章 汉武帝(九)武帝文治

作者:般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5 01:39:31 来源:小说旗

【汉武帝呢,大家也都了解,他是出了名的暴脾气,后世说的“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就是形容汉武帝的,自冠军侯霍去病速通了河西走廊这块地图以后,汉朝又开启了西域新地图,这下子可是好了,新地图又让武帝有了发挥空间。】

【之前汉朝最大的对手就是匈奴,后来匈奴虽然没有亡国灭种但已经被卫青跟霍去病两人给打残了,武帝的目光也放在了那些小国上。首当其冲的就是南越。】

【南越这个国家呢,地处南方,这一片呢,都是些小国,汉朝成立后,许多南方的小国都成为了大汉的附属国,附属国是什么意思呢?说白了就是,我都给你送你东西,给你进贡了哦,你就不能打我了哦。】

【这种盟约呢,说起来是好听,可实际上呢,就是弱国向强国送礼物示好,真有一天强国实力没有那么强,对弱国威慑力减弱的时候,这些所谓盟约当然直接就不算什么了。】

【汉武帝将匈奴收拾完了,目光就放到了这些小国上,而在这些国家里,南越算是实力比较强的了,所以汉武帝的目标就放在了南越上,汉武帝派了大军,以碾压性的实力收复了南越,然而南越只是个开始,接下来汉武帝又用兵平定了南疆诸国,很快东南这一带就尽数归入汉朝,再无第二个政权。】

【东南打完以后,西域诸国也也没有被放过,河西走廊拿下后,西域诸国与汉朝的沟通也多了起来,可是也不是所有西域的国家都愿意跟大汉友好交流的,其中比较着名的就是大宛国。】

【大宛国有一种马,是出了名的良种马,名叫汗血宝马,汉武帝听说了这种马以后,就想要买来,于是派了使者带着金子铸的马去大宛。】

【可大宛国的君臣们却拒绝了汉武帝,他们不想卖马,使者好说歹说他们就是铁了心的不卖,那汉武帝这小暴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敬酒不吃吃罚酒啊。】

【最终汉武帝决定派出大军远征大宛,此次战争,表面上来看,虽然是胜了,可折损的士兵也不少,最终战利品只有数量不多的汗血宝马。】

【这场战争值吗?表面看着是不值得的,可这一场仗,汉武帝用实际行动告诉西域诸国,数万里的距离又怎样?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有了大宛做榜样,西域诸国算是对汉朝使者客气多了。】

【武帝的武力值方面基本就说完了,最后总结一句,就是在汉武帝手里大汉疆域扩大了接近一倍。】

“好啊,寡人这曾孙真是太争气了!”刘邦今儿是真高兴,他决定要摆宴席,宴请宾客,跟臣子们同乐。

刘恒跟刘启两个君主也说要摆宴席,宴请宾客。

【接下来我们说说刘彻的文治方面,汉武帝提拔人才不拘一格,汉武时期的朝堂有很多人才。我们简单提几个着名的。】

【首先就是之前提到的张骞,他几次出使西域,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将汉朝的丝绸,瓷器,茶叶等东西运到西方,又将西方的琉璃,香料,新的农作物等东西运回汉朝,开辟了“丝绸之路”,影响深远,直至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国家依旧在提倡“丝绸之路”。】

【第二个,太史公司马迁,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在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第三位主父偃,这个要好好说一说,这位提出了“千古第一阳谋”推恩令,彻底解决了诸侯王的问题。】

刘恒,刘邦跟刘启几个人,一听到这,瞬间就精神了,他们虽然也喜欢张骞跟司马迁,但毕竟不是现在短时间能做到的,相比之下,还是主父偃这个对他们作用更大,既然是阳谋,那就不怕被人知道,是光明正大的,现在诸侯王们可是他们的大问题呢。

【诸侯王问题,已经存在许久,困扰了大汉几十年,刘邦开国时封的八个异性王,吕后掌权时封的吕家的异性王,到了刘启在位时,还有七王之乱,主父偃却用了一句话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刘邦几人眼睛发亮,一句话就解决了?你敢不敢说出来他怎么解决的?

【之前呢,诸侯王死后,都是根据宗法制度,嫡长子继承家产,主父偃提出,怎滴,庶子就不是你的孩子了?家产当然是要嫡子庶子都有份才公平啊。朝廷发布诏令,令诸侯的孩子都享有平等的继承权,诸侯们想不分也不行,其一,这是朝廷命令。其二,诸侯庶子们要是知道了有这么一个诏令,自己父亲却不肯照做,会怎么样?这就不用博主多说了吧。】

【可是分呢,自己这点家产就会越分越少,那最后的结果呢,大家也都看见了,几代过后,刘秀身为皇室子孙,沦落到种田,刘备身为当世皇叔,却是靠着织鞋贩履为生。】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刘邦觉得这主父偃真的是个人才,这是多么简单的事啊。当即就决定实施下去。他十分厚脸皮的觉得,都姓刘,而且彻儿还是他的曾孙,这千古第一阳谋自己拿来用用不过分吧。

至于刘启跟刘恒,两人也是不会客气的,他们是彻儿的爹\/爷爷,拿来用用怎么了?

刘备跟刘秀却是苦笑了一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吧,这推恩令对于汉武帝来说确实是好的,可对他们来说却是另一回事了。

【第四位,董仲舒,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进行思想上的大一统。】

秦始皇听到了以后,顿时皱起眉头,儒家?为什么不是法家呢?他大秦正是因为依法治国才能强盛,在他看来,法家才是秦国的根基。

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看到天幕说的,纷纷向夫子道贺,孔子也十分高兴,可下一秒,天幕的话就让他们高兴不起来了。

【董仲舒将儒家改造了一番,这个儒家跟先秦的儒家有很大不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