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与老祖宗一起刷视频 > 第138章 地球简史6

我与老祖宗一起刷视频 第138章 地球简史6

作者:般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5 01:39:31 来源:小说旗

【随着这些生物大批死亡,众多海域都没了霸主,这就是一大片资源啊,当灾难过去,这就是发展最好的条件。】

【这里要说一嘴,正式开服以后的大灭绝跟开服前的大灭绝是不一样的,开服前的埃迪卡拉生物群灭绝后,更新的寒武纪大爆发基本全是新面孔。

而寒武纪大爆发正式开服以后,大灭绝归大灭绝,但下一个赛季的参赛选手基本都是之前的生物,是大灭绝时因为种种原因幸存下来的之前就存在的物种。】

“春风吹不尽,野火烧又生啊。”

天幕下的人也是感叹,生命是这么弱小又坚强,一场生物大灭绝可以带走很多生命,可也一定会有生命幸存,留下火种。

【我们说回志留纪,这次也是奥陶纪大灭绝的幸存者归来,再次演化占据海洋。】

【这次向食物链顶端发起重逢的有两位选手。有颌鱼和板足鲎两个家族】

【第一位有颌鱼,大家能看出来,论进化潜力,有颌鱼比板足鲎更有优势,可是呢,有颌鱼还有个致命弱点。】

【有人觉得,鱼有了下颌进化成有颌鱼后就能大杀四方,可实际不然,有了下颌没有配套的装备,也就是坚硬锋利的牙齿跟坚硬骨板,有下颌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所以此时的有颌鱼虽然强势,但还是差点火候。】

“这个倒是,其实岂止是鱼,其他有下颌的动物,比如老虎,狼,狗什么的,也是要有锋利的牙齿跟坚硬骨板才有用的。”

天幕下不少人没想到这一层,只是跟着视频的思路认识到了咬合力的重要性,此时才注意到,只有力量是不够的,若是没有锋利牙齿跟坚硬骨板,那杀伤力肯定是要打折扣的,这点不仅仅是鱼,就连陆地动物也是一样的。

【鱼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上几个赛季数亿年的时间里各种折腾自己的身体,马上就要见到曙光了。】

【奥陶纪末鱼类就有了尾鳍提供动力,偶鳍提供浮力,背鳍保持平衡,与此同时有了髓鞘,这是一个超越版本的武器,发达的神经系统到现在依旧是脊椎动物的一大优势。】

万能系统又来解释了,简单解释了一下髓鞘跟神经系统。

天幕下的人们虽然看的有点一知半解,可也知道了大致方向,这东西跟大脑跟脊髓的发展脱不了关系,呼吸,心跳,躲避等反应等都与神经系统脱不了关系,这个东西可能现在版本还看不出来,可这绝对是个超越版本的武器,未来会是个大优势的。

【到了志留纪尾鳍,胸鳍,腹鳍,背鳍,臀鳍让鱼类在水里有了很强的灵活性,对鳞片的改造以及牙齿的出现也让颌开始发挥威力,30厘米的初始全颌鱼,超过一米的钝齿宏颌鱼。】

【数亿年折腾此刻开始发生质变,下个赛季将由他们命名。】

“这也算是厚积薄发了。”很多人都在感叹。

【但这个赛季,还是板足鲎占据了优势,此时板足鲎家族已经进化出了复眼,节肢动物的复眼很好用,哪怕是现在,复眼比起其他动物的眼睛也有其独特的优点。】

【螯肢动物对附肢改变也立竿见影,凭着这个,奥陶纪板足鲎就有了好几个种类,到了志留纪这个赛季更是全面开花,几乎统治了志留纪海洋的各个生态位,发展成了一个已发现种类超过两百个的超级大家族。】

【后期板足鲎家族为了捕食更灵活的鱼,还有进化出了演化出更宽大的浆足跟尾部,身体也演化出与鲨鱼盾鳞趋同的体表突起物,游泳能力有了飞跃,淡水河流也没逃过被板足鲎家族拿下的命运,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陆地。】

【总之志留纪是海蝎的时代。】

“咦~,幸好现在不是这样。”

不少人看到这个,想到若是各处都是巨蝎,那是浑身不得劲啊,尤其是蝎子恐惧者,简直是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下面看第三位参赛选手,上个赛季的霸主,头足动物角石,他们在经历大灭绝这个打击后不是很好过,不少族群灭绝,剩下的也是衰退,被迫让出了霸主的地位。】

【这个家族更多的话题要放到下个赛季,所以这里只简单提一个,剩下的下个赛季再说。】

【角石里的杆石一支,体积缩水,繁殖方式从少而精变成多而劣,后来又变成头足纲新生力量菊石,但菊石的悲剧也在此时埋下伏笔。】

“哎,听着这意思,角石以后还会有戏份啊。”

天幕下不少人很是惊奇,第一赛季的霸主奇虾第二赛季基本没戏份了,可这个角石一族,竟然还有戏,看样子第四赛季这个家族还有竞争力呢。

【这个赛季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个事件很值得一提,那就是各种生物上岸。这个事件不是某一个生物的事,而是好几个家族的事。】

【大家都明白,各类生物在海底各种进化,各种卷生卷死,无非是为了资源,在这个赛季之前,也不是没有生物应对不了海里的残酷战争,想要向陆地发展。】

【陆地上虽然没有鱼啊,虾啊,贝类啊一类的生物,却有植物,经过长时间的演化,陆地上植物越长越大,越长越繁盛,土壤也渐渐有了腐殖质,变得有营养了,一些海底的底栖动物,比如三叶虫,就是靠着土里的营养生存的。可以说,这些东西,对一些食物链顶端的生物来说是土,对很多底层生物来说却是“肉”。】

【那这个时候,一些卷不过其他生物的生物链底层,就会有向陆地发展的趋势,进化出适应陆地的身体去陆地上享受陆地上的大批资源,比起在水里靠着其他强大生物剩下的边角料资源勉强生活,谁都知道应该选哪个吧。】

天幕下大部分人都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了,没发现什么问题,可有人发现不对,想的更多,看这个样子,有颌鱼更像是现在陆地上占上风的脊椎动物的祖先,可若是有颌鱼是脊椎动物祖先,那这就不对了啊。

有颌鱼此时的处境虽然是达不到霸主的程度,也能说一句很不错,完全达不到活不下去必须要上岸去寻出路的程度啊,按这个上岸寻出路的思路,那有颌鱼为什么会上岸呢?

【所以有不少生物都因为各种原因尝试上岸。】

【可是,上岸很难,不是一蹴而就的,螯肢动物的硬甲比起其他物种来说有一定优势,相对而言更容易锁住水分,可还有很多问题。】

【首先是呼吸,这是个大问题,海里的生物一般没有适应陆地的呼吸系统,即肺跟气囊。】

“这个倒是,不说别的,就说鱼鳃,就不适合在陆地上生活。”

“哎,换个地方生活哪有那么容易啊,不说海里换到陆地这么大的事,就算是换个村子生活还得适应一阵子呢。”

天幕下,大家都没什么可说的,都是在感叹上岸任重而道远。

【还有繁殖问题,真的要长期在陆地上生活,那繁殖方式也要做出改变,海里的生物有很多都是卵生的,甚至有的物种是卵一甩就不管了,让卵自己孵化,可在陆地上可不能这样。】

“这倒是,那些鱼都是甩完籽以后就不管了。”

“可不是,基本没有鱼会带宝宝。”

天幕下不少人都有这个生活常识,有的是富贵人家养些金鱼锦鲤什么的来玩,见过一些,有的是从事捕鱼这类的跟鱼打交道的行业,也是赞同这个说法,鱼这种繁殖方法放在陆地上是不合适。

【还有行动方式的改造,在水里行动跟在陆地上行动阻力什么的差别很大,比如鳌肢动物为了上岸对脚做出的改造,他们把尖尖的尖刺脚改造成了带有附节的脚(放出图片)(就是把尖尖的脚改造成瓢虫脚,苍蝇脚那样有节的脚,抓的更牢固)。】

【除了脚部抓牢这点,在水里的浮力跟压力什么的,跟陆地上也不一样,身体其他的部位也要适应。】

天幕下那些在河边水边长大,会游泳那样有过下水经历的人都知道这话是对的,在水里跟在陆地上浮力啊,压力啊什么的是真的有很大差别,水生动物上陆地或者是陆地生物下水,压力浮力什么的确实是要适应。

【这一赛季里蛛形纲的鳌肢动物,多足动物,昆虫祖先都先后完成了登陆壮举。但陆地生物只有这些虫子,主舞台还是在海洋。】

【这一时期还有一个生物值得一提,笔石。它是半索动物,算是脊索动物门的远亲。奥陶纪时笔石有六个目,多样性拉满,而到了志留纪时正笔石目独大。这就可见奥陶纪时各种生物的野蛮生长,以及志留纪一定要有优势才能有一席之地。】

【其他都没什么,只有一点,牙形刺,笔石以及腕足类生物是各个时代的“背景板”,他们虽然不是奇虾,板足鲎,有颌鱼那样出名的海洋霸主,可他们数量十分庞大,在海洋生态系统里有自己无法替代且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研究来说,这些生物的化石数量庞大,是判断化石属于哪个纪的一个重要依据。】

【这些底层生物记录下了志留纪恐怖气候骤变,科学家根据这些底层生物的数量变化推断除了发生在志留纪的艾尔维肯灭绝事件,穆德灭绝事件,劳阶灭绝事件,把整个志留纪分成四段。】

【在这几次灭绝事件里,这些背景板生物的数量至少减少百分之四十,部分种群甚至达到百分之八十,

这几次灭绝事件并没有达到奥陶纪大灭绝那样生物变化很大的程度,在数十万年就恢复,这个时间相对于各种动不动就上百万上千万年的地质事件,这个时间不算长。

但也可以见到生物大灭绝的可怕,想要恢复不是一时半会的。】

“几十万年恢复还不算长啊。”一些人惊叹这个时间长度,按照这个算法,那这一个赛季都得几千万年起步啊。但转回来一想,也能理解,天幕之前就提过,显生宙一共有数亿年呢。

【总结一下,第三赛季,志留纪,霸主是板足鲎家族,很有潜力的竞争者有颌鱼,角石家族遭受打击后暂时沉寂,多个物种开始往陆地发展且渐渐稳定在陆地上生活。】

【好啦,下一个赛季,泥盆纪。】

【第一位选手,之前提过的菊石。(放出图片)】

【有一个亚纲,因为活到现在的代表生物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鹦鹉螺,所以叫做鹦鹉螺亚纲。鹦鹉螺亚纲其实祖先就是角石家族,但“鹦鹉螺亚纲”是比较现代的叫法,我们这里为了方便让这些祖先就用一下后代的名字哈。】

天幕下的人们看见这个法,反应不一,有的人倒是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只是觉得蛮好笑的,可也有人觉得这简直是倒反天罡,还是嘟囔了两句不行什么的。

【在同一个大纲下,鹦鹉螺亚纲还有个近亲,那就是菊石亚纲,这个亚纲是鹦鹉螺亚纲杆石目把直壳变弯,又进行了一些改变后形成的新的兴盛亚纲。】

【菊石亚纲一支不仅仅率先把直壳变弯,还改变了生殖策略,采取了以量取胜,速生速死的策略。】

【事实证明,他们的改变是成功的,在这一时期,同类竞争中,菊石占据了优势,逐渐把角石杆石挤出生态系统。】

“还是要多生啊,多子多福。”

“哎,这话可不是这么说的,各有各的好吧,你看天幕说的,是多生了,可那也速生速死,还是要在意一下质量的。”

天幕下的人们开始了对于菊亚纲繁殖策略的讨论,很大部分人觉得无论如何还是要多生些孩子,毕竟多子多福,而且古代条件不是特别好,难免有养不活的,若是生的少,养不活,那不绝户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