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与老祖宗一起刷视频 > 第5章 诸葛亮的影响力

我与老祖宗一起刷视频 第5章 诸葛亮的影响力

作者:般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5 01:39:31 来源:小说旗

但除了关于马皇后的看法,很多人也在思考,天幕提及“历史不可回顾”,是不是这天幕不是并不是仙人,而是他们的后人吗?

穆嘉看已经中午了,她也有点饿,但又不想开火做饭,最后决定还是先订个外卖再接着刷视频。

于是她退出小破站,点进了某团,开始选要吃的午饭。

天幕下的人们只见苏苏退出了小破站,点进某团,看起了各种各样的饭菜。

“汉堡?披萨?这都是什么啊?”

“小龙虾?这是什么啊?从来没见过,这也是能吃的?”

穆嘉挑花了眼,也不知道到底该吃什么,她一边纠结着,一边继续往下翻着菜单。

最后,穆嘉选了一份麻辣烫,付了钱就退出了某团等着外卖送来。

而就这一会的时间,各个位面的人们比刚才穆嘉看小破站时反应还大。

“这是订饭的吗?看来是有人给送到家啊?”

“这还真是方便啊,就是不知道商家是怎么收到客人的消息的啊,看样子也没人去通知。”

“还有钱,是怎么付过去的啊?就看见刚才显示了数额,然后也不知道怎么弄的,就显示支付成功了。”

“这是已经付完钱了?怎么做到的?我大秦能做到吗?”嬴政在思考,这种一下子就能通知餐馆,一瞬间就的通讯方式,要是能用在他大秦,那他们就能一瞬间传递军情,处理政务的效率就能翻好几倍。很多出色的帝王跟嬴政是一个想法,这种通讯方式他们能不能实现呢?

但平民百姓更关注的是吃的,这些菜有的他们都没听过,也不知道在哪能找到,要是能找到一样,他们就能少饿死一些人。

而苏轼,他的关注点在这些东西有没有是怎么制作的,正所谓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嘛,他要是知道怎么做的,他就可以自己做,以后想吃就有。

但穆嘉不知道吧这些,她点完了外卖就开始接着看视频,她又点开了小破站。

【拆了昭烈庙,丞相怎么办?】

不知道三国历史的人,看的一脸雾水,不知道这个视频说的是谁。

而明初二人合祀之前的人,虽然知道这段历史的人,也有些不明白,昭烈庙被拆怎么就跟诸葛丞相扯上关系了?

三国时期,刘备跟诸葛亮也没反应过来这个视频说的是自己,只是默默看这个视频。

【 诸葛亮的影响力有多久远,一千八百年后的今天,他还能再保主公一次】

诸葛亮跟刘备听到这后,才反应过来,这说的是他俩。

诸葛亮急忙跟刘备告罪,刘备倒是觉得很高兴,他不在意这些,反而觉得,诸葛亮有能力是好事,这样他们兴复汉室的理想才能实现啊。

【你说昭烈庙,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你说昭烈庙里面的武侯祠,那大多数人都知道。】

对于这点,帝王们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觉得,诸葛孔明的名气盖过帝王,是失了为臣的分寸,臣子怎么能越过帝王呢。

也有的人觉得,若是能有诸葛孔明这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臣子,那名气越过就越过吧,反正诸葛亮的忠义他们信得过,他又不会谋反。

【武侯祠是纪念诸葛亮的专祠,以前武侯祠不在这里,在现在的宽窄巷子附近,明朝朱元璋的儿子朱椿来四川当蜀王时,觉得大家都去武侯祠,昭烈庙这边人气不行,就把武侯祠搬到了昭烈庙里面一起祭祀,就成了中国唯一君臣合祀的庙。】

天幕下的人们听到这,明白了,原来是后来搬到一起祭祀了啊。

朱元璋倒是觉得自己儿子这件事干的属实有点难评,你说这事整的,本来吧,武侯祠是武侯祠,昭烈庙是昭烈庙,祭奠诸葛亮的人更多就多呗,这搬到一起,再提起,就都叫武侯祠了,昭烈庙痛失姓名啊。

【当年成都修路,要穿过汉昭烈庙,大家都在讨论是拆除还是绕道,同意拆除搬迁的比较多,有人说了一句武侯祠还在里面,丞相还在里面呢,后来就改道绕过了汉昭烈庙。】

【就算一千八百年过去了,丞相仍然在保护他的主公。】

听到这,三国之后知道这段历史的人都在赞叹,诸葛亮值得。而三国之前不明白这段历史的,则更好奇了。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啊,诸葛丞相值得。”杜甫看到因为诸葛丞相在,最后决定绕道,觉得诸葛丞相值得这个待遇。

“这诸葛亮到底做了什么?有这么高的评价,子房你怎么看?”刘邦越听越觉得好奇,诸葛亮到底干了什么,竟然有这么高的评价。

“陛下,臣也不知。想来应该是位有大才的能臣吧。”张良在心里无语,自己也不能未卜先知,又不知道诸葛亮做了什么。

但也有些人想的更多,这段的用词就感觉这件事离他们不是很远的样子,感觉更像是他们的后人的样子啊。

而此时,三国蜀汉时期。

刘备感慨地说道:“军师为吾肱股之臣,得其相助,乃吾之幸事啊。”

诸葛亮觉得自己只是一介书生,不值得如此。

【我国有个少数民族叫佤族,因为和丞相的约定驻守边疆一千七百年。当年诸葛亮平定南中,并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引入当地,佤族先民为了感恩便与诸葛亮约定看守中国南大门的誓言。】

【1934英军公然武装侵占云南沧源地区,以班洪为首的佤族十七个部落,发出了告祖国同胞书,誓断头颅,不失守土之责,誓洒热血,不做英殖之奴。以此为名组建了卫队,虽被英军炮轰十余寨,却仍然坚持斗争,最后击退英军收复失地。】

【直到诸葛亮去世1700多年后,巴蜀大地还时常看见白巾缠头的老人,如果追问缘由的话,很多人会说是为诸葛亮戴孝。】

此时,一个位面里,还未平定南中的诸葛亮,没想到以后还会有这样的事情,他现在觉得,或许他可以早点跟佤族先祖立下这个誓言。

而另一个已经平定了南中的位面,诸葛亮没想到,当时他们定下的这个誓言竟然在千年后还有这样的后续。也是很感动。

而李斯等等同样是丞相的人,则是在思考,同样是丞相,他们能做到诸葛亮这样的程度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