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逃荒创业女汉子一言不合就开干 > 第103章 知府大人的义子

王捕头独自坐在帐篷里,吃着宋喜雨前几天送来的牛肉干。这个牛肉干也不知怎么做出来的,有嚼劲儿,还辣酥酥的,一吃就上瘾,让人欲罢不能。为了不让手下的衙役看出自己贪嘴的弱点,每次吃这个牛肉干,他都是一个人躲起来独自享受。

他的耳力很好,得益于身为镖师的父亲从小对他的系统训练。他翕动着耳廓,宋家庄人拿到银子时的惊喜和疯狂,一声声都传到他的耳中,他甚至都看到有的人一蹦三尺高,有的人热泪滚滚不能自已,还有的人扯了全家老少去给那个小丫头磕头,仿佛身临其境一样。

他听到宋喜雨那山间小溪一般清脆的话语:“人心齐,泰山移。咱们宋家庄和牛头村,之所以在逃荒的路上,一次次战胜困难,日子越来越有盼头,都源自于咱们的团结一心。只有团结,才能让我们互相帮助,走到安置地;只有团结,才能让我们绝处逢生,看到希望。我相信,只要我们男女老少五百六十九人同心同德,等到了安置地,咱们的生活也会充满干劲!好日子是干出来的!”

他听到随之而来的,是村民们齐刷刷的喊声:“团结一心!团结一心!团结一心!好日子是干出来的!”

他把最后一根牛肉干扔到嘴里,心潮起伏不定:如果,如果他现在是一个普通的种田人,而不是一个受人所制的官差,他也很希望能遇到宋喜雨这样的带头人。

第二天中午过后,流放队伍和逃荒队伍先后到达了青阳府城。巍峨的城楼高高耸立,在阳光下流光溢彩。高大的城墙后,是另一个世界,有着不属于他们的富庶和安宁。

宋喜雨和两位村长照例把村民们带到离城门较远的地方,让大家坐下歇息。只选了十几个人进城,购买一些必要的补给。

在排队入城的时候,宋喜雨就发现守城的官兵们都手拿一张画像,认真核对着每一个进城的男人,一个个持枪荷刀的,看起来非常的紧张。当临到她的时候,她扭头一看,天,这画像上的人,和那伙黑衣人手里的一样,画的都是唐大公子!

宋喜雨不动声色地把一两银子塞给旁边的一个黑脸士兵,小声询问:“军爷,这是怎么回事?我是到府城寻亲的,我还敢不敢独自进府城呀?”

黑脸士兵很满意宋喜雨的识趣,压低声音说:“告老还乡的前工部尚书卫煜城卫大人的孙女卫霓裳卫大小姐被人奸杀,嫌犯尚未抓获!你个小姑娘长得还不错,最好不要单独出门,即使出门,也要早早回家!千万千万别被这嫌犯盯上!”

宋喜雨一迭声表示感谢,故意拍了拍自己吓得咚咚直跳的小心脏,抓紧自己的小包袱进了城。

她跟爹和曹猎户说了这事之后,就一个人进了路边的布庄。当她再次出来的时候,已经变成了男子打扮,穿着深灰的长衫,背着一个同色的书袋,妥妥的一个青涩小书生的模样。

宋喜雨之前问过布庄的伙计,就来到了府城最大的沁茗茶楼。

踏入这座坐落于闹市街角的古代茶楼,雕花木门“吱呀”轻响,好似在诉说悠悠往事。

茶楼大堂内,数十张梨木方桌整齐排列,桌面被擦拭得光滑可鉴,纹理间透着岁月的温润。每张桌上,都摆放着一套精美的茶具,细白瓷壶、薄透茶盏,在柔和的光线下散发着微光。桌上茶点种类繁多,玫瑰酥饼层层叠叠,散发着馥郁的花香;翡翠绿豆糕绿如碧玉,软糯清甜。

抬头望去,梁枋上的彩绘历经岁月洗礼,色彩依旧鲜艳夺目。画中仙人腾云驾雾,仕女拈花微笑,人物栩栩如生。沿着木质楼梯拾级而上,栏杆上的牡丹雕花仿佛带着芬芳,让人不禁驻足欣赏。

茶客们姿态各异。有的高谈阔论,手舞足蹈地讲述着奇闻轶事;有的闭目养神,轻嗅茶香,沉浸在这片刻的宁静之中;还有的与同伴轻声交谈,时而传出阵阵笑声。

身着长衫的伙计穿梭其中,肩上搭着条白毛巾,一手提铜壶,一手端茶盏,动作行云流水。铜壶嘴如游龙吐珠,细长的水流精准地落入茶盏,激起层层白沫。

墙上挂着的名人字画,笔锋刚劲有力、意境深远,为茶楼增添了几分雅致。角落里,一位身着素衣的琴师正轻抚琴弦,琴音婉转悠扬,与周围的欢声笑语、茶雾缭绕相互交融。

宋喜雨在茶楼二层,找了一个角落坐下,要了一壶热茶,外加四碟点心,还给了小二十文钱的小费。把小二喜得差点把桌子擦秃噜皮。

宋喜雨一边悠闲地喝茶吃点心,一边听着茶客们的谈论。

“卫府的大小姐死得真惨,听说脖子都被砍断了!”

“嘘!小点声,卫府不让说呢!我媳妇的娘家伯娘,就是刘稳婆,听说卫大小姐还是冰清玉洁的黄花闺女呢!”

“真的?卫大小姐不是被奸杀的吗?”

“谁知道呢,听说自从卫大人丧妻续弦之后,卫大小姐在家里自然不得宠。谁家能把女儿被奸杀这样的消息往外传?蝎子尾巴后娘心,这里面的水深着呢!”

“听说卫大小姐的两个贴身大丫鬟忠心殉主,都撞柱而亡,真是感天动地呀!德不孤必有邻,由此可见卫大小姐这为人!”

“是啊,这俩小丫鬟都被卫大人收为义女,每家给了五百两抚恤银子,要和卫大小姐一起安葬呢!”

“对呀,对呀,听说奸杀卫大小姐的就是她的未婚夫吴士邦,知府大人的义子呢!这样的男人,辣手摧花,不知道知府大人是大义灭亲,还是百般包庇?”

宋喜雨放下了手里的茶:“知府大人的义子?画像上分明是唐大公子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楼下的茶客们又议论纷纷:“卫大小姐因为是横死,安国寺的法圆大师说要停灵七日,明天下葬。咱们都去送卫大小姐一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