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逃荒创业女汉子一言不合就开干 > 第115章 安南镇定能浴火重生

在这非常时期,作为党政一把手的金县令就是全安南镇百姓的主心骨。宋喜雨建议他应该四处走走,点燃整个安南镇自救的斗志。

金县令和师爷一交流,也觉得这是目前来说最好的举措。因为宋喜雨这几次献计献策的突出表现,她也有幸随行,晋升为金县令的小跟班。

宋喜雨首先跟着金县令到了城西的棚户区。这里居住的几乎都是一贫如洗的平民。平日里,一间间鸽子笼一样的小房屋挨挨挤挤的,是镇子里最底层的所在。现在地龙翻身过后,这里的房屋全部煎饼式坍塌,全部夷为平地变成了砖石瓦砾。

“乡亲们!方才那地龙翻身,震塌了咱们的房屋,可绝震不垮咱们安南镇的骨气!此刻,生死攸关,时间紧迫!老夫命令,家中尚有完好青壮年们的,要积极站出来!你们是咱安南镇的脊梁,力气要用在刀刃上!大家快去扒开废墟,救人要紧!妇孺老者也别闲着,在空地搭建临时医棚,照顾好伤员。大家务必听指挥,齐心协力,共度此劫!”

金县令胖鼓鼓的身子站在一个磨盘上,竭尽全力鼓励着大家。灾民们看到尊贵的县令老爷亲自来探望大家,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棚户区,平日里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彼此都认识。因而也就不等不靠,自发地互救起来。

宋喜雨看金县令说得口干舌燥,把水囊递给他。金县令很喜欢喝这水囊中的水,甜滋滋的,喝完之后,他就觉得自己的全身都充满了力量,在地龙翻身时身上的那几处刮蹭的伤,好像已经没有了。他对这水囊的主人,越发地充满好奇心。

宋喜雨随着金县令和师爷,又来到集市附近。这里平日里熙熙攘攘的,是安南镇的热闹所在,现在则是一个重灾区。

金县令看着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的救援人员,动情地说:“乡亲们,我知道大家累得腰酸背痛,双手磨出血泡,可还有人被埋在废墟下,生死未卜!大家看,这左臂系有红布条的,就是来自招远县城的宋家庄救援队,人家是逃荒到了咱安南镇,正好看到咱们遭此大难,立即就伸出了援助之手。”

“大家看,这个兄弟为了救王婶家的孩子,手臂被砸伤,仍在坚持。这几个人冒着浓烟烈火,从瑞祥酒楼救出了十一个人!这些素不相识的人为了咱们,命都豁出去了。咱们安南镇的人,也要不甘示弱。从来都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家继续加把劲,多救一个是一个!多救一个人,就有一个家庭能活下去!”

宋喜雨从随身的口袋里,拿出两张娘烙的薄饼,递给金县令和师爷。他俩吃得狼吞虎咽,觉得这烙饼的手艺真是天下无双,口感异乎寻常地好。宋喜雨看他们意犹未尽,就又一人给了一张。

金县令问:“宋姑娘,你们打算是待在安南镇还是继续往前走?”宋喜雨看着他,很认真地说:“金县令,我们想继续走,想找一个离晏北府城近一些的地方。”

金县令同样认真地说:“那我建议你们到太平镇或者黑山镇比较好。你们临走的时候,别忘了到我这里拿一封书信,我想备不住能帮上你们的忙。”

踩着布满碎石瓦砾的路,宋喜雨又随着二人来到了鹿鸣书院。往日的这里,绿树林立,环境清幽,还有一大片北方很少见的黑竹林,象征着文人的气节。可是现在,处处残垣断壁,就连书院门前那一个标志性的母子鹿雕像,也断为几截。

金县令扶着吊着胳膊的老山长,对书院周围的灾民们慷慨激昂:“乡亲们,这场大灾让许多人没了家,亲人离散,老夫感同身受。但只要咱们人还在,就有希望。我已派人快马加鞭赶往府城,请求支援。在此之前,咱们自己不能乱了阵脚。家中有余粮的,分一些给挨饿的乡亲;有帐篷的,匀出地方给无家可归的人。咱们共饮一井水,同踏一方土,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安南镇定能浴火重生!”

整整一天,宋喜雨陪着金县令和师爷几乎走遍了安南镇。面对着满目疮痍,这位金县令毫无官架子,走一处,温暖一处,让宋喜雨心生好感。尤其是她亲眼见证金县令在此次地龙翻身中,失去了自己的儿子。这个男人,能把丧子之痛抛在脑后,尽职尽责为全镇人着想,想必在古代,这样的好官也是凤毛麟角。这也许就是睿王管辖的范围内,与众不同的官风吧。

当他们回到县衙门前的大广场,这里已经成了难民的大本营。一排排用各种材料搭建的临时窝棚,井井有条。年龄不一的妇女们,她们有的烧水煮粥,准备给伤者补充体力;有的则充当临时医护,用简单的草药为伤者包扎伤口。

曹猎户的二姑娘小寒,正小心翼翼地为一位头部受伤的孩子清理伤口,眼中满是温柔与怜悯:“别怕,孩子,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孩子用稚嫩的声音问:“姐姐,你的左手臂为什么系着一条红布条啊?”

小寒自豪地说:“我们是宋家庄搜救队的!”

孩子又问:“这个红布条我可以佩戴吗?”

小寒认真地说:“那当然可以!等你的伤养好了,你也可以像我们一样,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你要记住一句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灾民们一见金县令来了,纷纷聚过来。金县令动情地说:“乡亲们,经过今天的奋战,我们安南镇的救援工作很有成效!下一步,重建家园的重任才刚刚开始。请大家放心,县衙会统计受灾情况,缺衣少食的、房屋损毁的,都登记清楚。县衙会开仓放粮,按人头分发。县衙会召集工匠们,组织大家重建房屋。我承诺,有我金文昌在,就不会让一个乡亲挨饿受冻,咱们定能重建一个更美好的安南镇!”

宋喜雨谢绝了金县令让她在县衙吃个便饭的邀请,找到了宋家庄搜救队所在的地方。

整整奋战了一天的汉子们,现在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有的裹着大衣,有的随便盖着一条被子,还有的就那么坐着,但因为疲惫不堪,已经悄然入睡。

宋喜雨蹑手蹑脚地拿出空间里的被子,挨个盖在搜救队员的身上。又拿出两口大铁锅,煮起了有汤有水有营养的白菜肉碎疙瘩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