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逃荒创业女汉子一言不合就开干 > 第118章 一起走向晏北府城

纸条还是王掌柜送来的。

感觉王掌柜想在这张不足二指的纸条上,写进去千言万语,所以,宋喜雨像破译密电码一样,绞尽脑汁来证明自己和王掌柜的心有灵犀。

“考中”。这应该是迟来的喜讯,二哥终于通过了院试,成为了秀才。这真是太好了,二哥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宋家的门楣,抬高了宋家的门槛!

而且根据大云国的律例,凡是秀才,其名下的五十亩田地可以免税。也就是说,如果宋家自己有五十亩地,可以不交一文赋税。如果宋家没有田地,那么就会有人主动找来,把自己的田地挂在秀才的名下,享受这个国策。当然啦,秀才靠着这些挂名,也能够得到不菲的钱财。哈哈,看来自己可以大刀阔斧着手买地的事宜了。

当了秀才之后,秀才之家还可以免除徭役。这都是实打实的好处。

“晏北食为天”。宋喜雨看到这真是心头一喜。看来,自己当初抱上王掌柜的大腿,这一步真是神来之笔啊!晏北竟然还有食为天的分部,那么自己的那些食谱,还有西红柿、辣椒、冰点,不用过多的铺垫,就能打开销路,这可真是睡觉了有人就递来枕头!王掌柜真是太给力了!

“寻周医”。这是个什么鬼?宋喜雨不停地脑力激荡。是帮着寻找周老大夫?不得不说,宋喜雨真相了,一下子就猜到了王掌柜的意思。胖婶说,流民进了招远县城之后,周老大夫还义诊了两天。后来是不知所踪。他是和茯苓逃荒去了?还是投亲靠友去了?还是,被流民……宋喜雨真的不敢深想。

“内奸”。宋喜雨死死地盯着这两个字,心中骇浪滔天。也就是说,在逃荒队伍中,或者说,在流放队伍和逃荒队伍中,有人对自己不利?也许,还是与自己很亲近之人?宋喜雨死死咬着嘴唇。

“回信”。宋喜雨看到最后这两个字,无语了。纸短信息量大,难道不可以把这两个字去掉,对“内奸”多做一点诠释?呵,男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白瞎了飞羽大老远飞这一趟。

宋喜雨喂了飞羽几条肉之后,小心地把回信卷成卷,塞进了它腿上绑着的竹筒。她双手抱着飞羽,用鼻尖轻触了一下它的小脑袋。然后双手展开,飞羽“唰”一下,就腾空而起。

“晏北府城!”

“晏北府城!”

突然,队伍前面的人欢呼起来。

宋喜雨掀开车帘抬头眺望。真的!果然遥遥能看到的,就是高大的晏北城楼!在树木掩映之下,真的能看到城楼的一角!

宋喜雨极目远眺。只见城楼的飞檐如同展翅欲飞的大鹏,角脊上排列着形态各异的神兽雕塑,它们栩栩如生,凝视着远方,似在守护这座古老的城楼。琉璃瓦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与朱红的梁柱相互映衬,营造出既庄重又华丽的氛围。而在檐下,数不清的斗拱层层叠叠,相互交织,它们不仅是建筑结构的精妙杰作,更增添了城楼古朴典雅的韵味。

看晏北府城近在咫尺,王捕头的流放队伍不准备停歇了,他们马上就要到达目的地,将全部犯人交接之后,这趟押解的任务就算圆满完成了,他们一行人就可以幸福地返回了。

宋喜雨依依不舍地目送着孔县令一家人回归流放队伍。孔家三口人不住地回头,表达着这一路上得到精心照顾的感激之情。此一别,如果想再见到孔县令他们,就需要打通新的关系,任重而道远。

和村里的领导层商议之后,两位村长把所有的逃荒村民带到远处的树林之中等待消息。而宋喜雨则和大伯父、二伯父、爹和曹猎户四人,一起走向晏北府城。

朔风如汹涌的潮水般席卷而来,拍打在这座桀骜不驯的城池上。四四方方厚重的城墙,高高耸立。墙体坑洼不平,还有不少修补的痕迹,像饱经沧桑的老人脸上布满的皱纹。城楼的旗帜在狂风中猎猎作响,鲜艳的红色与苍黄的天地形成鲜明对比,旗面上的图案在翻飞间若隐若现,彰显着戍边军队的威严。

踏入城门,一队队士兵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穿梭而过。他们身着黑色锁子甲,在日光的照耀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腰间佩刀的刀柄雕刻精美,却因长期使用而磨得发亮。士兵们神情冷峻,眼神如鹰隼般锐利,时刻警惕着周遭的动静。

主干道两侧,店铺的幌子在北风中剧烈摇晃,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包子铺的大蒸笼里,滚滚热气挣脱束缚,如同一朵朵洁白的云,瞬间消散在冰冷的空气中。香味却丝毫不受影响,引得路人纷纷驻足。摊主双手冻得通红,却依旧手脚麻利,一边热情地招呼着顾客,一边将热气腾腾的包子递到客人手中。

糖葫芦摊前围满了孩童,晶莹剔透的糖衣包裹着红彤彤的山楂,在冬日的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孩子们呵着白气,小手紧攥着铜板,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糖葫芦,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尝这甜蜜的滋味。

卖艺的艺人却不畏严寒,在街边拉开场子。他们身着单薄的衣衫,却活力四射。舞刀者身姿矫健,大刀在寒风中挥舞出一道道寒光;耍棍者动作敏捷,棍棒呼呼作响,引得围观群众阵阵喝彩。

街上的行人裹得严严实实,帽子、围巾、手套将身体捂得密不透风,只露出一双双眼睛。富家公子身着裘皮大衣,在仆人的簇拥下悠然漫步;平民百姓则穿着厚实的粗布棉袄,匆匆赶路。一辆辆马车在街道上缓缓前行,车轮碾压着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车上装满了货物,赶车的车夫裹着厚厚的棉衣,嘴里时不时吆喝几声。

在这热闹的一方天地,随处可见巡逻的士兵。他们步伐稳健,三人一组,目光如炬,时刻留意着人群中的异样。

与此同时,许多当地百姓在店铺门口的摊位前忙碌着,售卖着干粮、皮毛等物资,时不时与前来采购的士兵讨价还价。一些士兵围在铁匠铺前,监督铁匠赶制兵器,火花四溅中,新打造的长枪、大刀寒光闪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