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逃荒创业女汉子一言不合就开干 > 第148章 你们就好好享受吧

隐匿在空间里的宋喜雨,一看从暗娼馆里出来的男子被人掳走了,正想继续隐匿跟上去,不想却看到有四道身影,已经先她一步,飞也似的跟了过去。那身形,怎么有点熟悉呢?

关键时刻,不容多想,宋喜雨就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也悄咪咪跟在后面。

掳人的两道黑影可以说是神速,只一会儿的工夫,就没影了。作为菜鸟的宋喜雨深知自己毫无实力,只能跟住第二帮的这四个人。

东拐西拐,宋喜雨尾随着四人来到了一处看样子荒废已久的庭院。

北风卷着细雪割过断墙,刘三爷握紧腰间刀柄,靴底碾碎冰层的脆响在荒废庭院里格外刺耳。他们几人已经蹲守多日,今天终于亲眼目睹黑衣人真实的掳人过程,但是,怎么就隔了一个翻墙的时间,却在这七倒八歪的石桌旁失了踪迹呢?

朱齐名缩着脖子哈出白气:\"我看得清楚,那人的黑衣服下,穿的灰鼠袄子,这怎么说没就没了?\"

另外俩人是刘三爷的俩跟班阿富和阿贵,他们也在四处寻找,时不时用长剑拨一拨,敲一敲,却依然一无所获。

宋喜雨隐匿在空间里,仔细地观察着这个庭院。她看到在一口井的旁边,有一处凹陷的地方,黑乎乎的,然后就悄悄现身,躲在一丛灌木后面仔细观察。

树根!这里有一个巨大的树根!应该是多年之前这里有一棵参天大树,后来树干和树冠枯死,只留下了这个抠不出来的大树根。

她故意弄出点声音。四人警惕性都很高,没等朱齐名的惊呼声出口,刘三爷的剑已经出鞘,横在了她的脖子上。

“三哥,是我!雨宝!”宋喜雨赶紧呼喊。

刘三哥定眼一看,才拉下遮脸的黑布巾。“胡闹!你来这里做什么!”刘三哥没有问她为什么出现在此,却埋怨她不该在此。

顿时,一股暖流涌入宋喜雨的心中。

宋喜雨故作嘻嘻哈哈:“我今晚吃多了在外面溜达,看见几个人影好像是你们,就跟着来了。三哥,你们在玩什么呢?”

“玩玩玩,你就知道玩!小心好奇害死猫!”刘三哥喊着阿富:“你赶紧把她送回去!”

“我可不回去,备不住我能帮你们大忙呢!”宋喜雨在大树根周围转来转去,看似在躲避刘三哥,防止他抓到自己,其实在转着圈儿寻找蛛丝马迹。

\"这儿有古怪!\"宋喜雨喊了一声,几人迅速凑了过来。

只见在大树根贴近地面的地方,有个手掌大小的树洞。洞里有一只狮子一样的突起,摸起来很顺滑,应该是经常有人触碰。

刘三哥用剑柄按动一下这个木狮子,周围没有任何变化。他伸手过去,使劲一扭,那木狮子竟\"咔嗒\"转了半圈,紧接着脚下传来机括轻响,西侧的墙壁左右一分,裂开一道丈许宽的洞口,里头飘出浓重的药石气息。

刘三哥咽了口唾沫,手按剑柄往洞口探去,却被宋喜雨一把拽住。只见洞底深处,隐约有火把的红光晃了两晃。

“阿富你去找我二哥!”刘三哥说了一句,就带头下了地道。宋喜雨连忙跟在他身后。

脚下是一级一级的石阶,一股湿热的霉味混着硫磺气息扑面而来。刘三哥摸出火折子晃亮,两旁的石壁上蜿蜒的凿痕里凝着些许暗褐色的斑渍,好像是干涸的血迹。

“当心脚下!”刘三哥用靴尖踢开半块碎骨,臼齿状的凹痕在火光下格外刺目。

四人紧贴石壁鱼贯而入,下行二十几米,洞腹豁然开朗。数十座青铜丹炉支在石灶上,炉底火光闪闪。蒸腾的雾气里还浮着金粉似的颗粒。十几个白巾遮面的年轻男子,有的在照看炉火,有的在把炉中的粉末用药铲小心地铲出,还有的用托盘托着什么,走进另外一条通道。

“有人!”打头的刘三哥小声示警,几个人一扭头,躲入旁边的一条通道。

这里被挖出一个又一个的房间,每个房间里关着七八个人,一个个痴痴傻傻的样子,眼神空洞,仿佛陶醉在自成一体的某种意境当中。

突然,一阵脚步声传来,两个年轻男子端着托盘边走边说:“这可是袁先生新调配的,真是便宜这两个家伙了!”

慌乱之中,宋喜雨无意中推了一下旁边的一个房间,不想门竟然开了。她连忙把几人喊了进去。

只见乱糟糟的稻草上,躺着一个昏迷的男人,一身的酒气和脂粉味儿。赫然就是刚刚在暗娼馆门口,被黑衣人掳走的那个男人。

顾不上这稻草干不干净,几人迅速躺下,躲到最黑暗的深处。

只听旁边的房间里传出了惊呼:“你们要干什么?快放我们出去!你们在路上就把我们打昏了掳来,不怕王法吗?”

“哈哈哈,你们到了这里,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得卧着!你们都成了药人了,想出去也行,等你们变成死人吧!”

“放开我!放开我!你给我吃了什么?”男子愤怒的声音,还不住地呕吐。

“哈哈哈,我劝你就别自找苦吃了!袁先生新研制的五石散,入口即化,甜滋滋的味道。这么金贵的东西,你们就好好享受吧!”

“五石散?”宋喜雨一下子明白了。感情他们误打误撞,找到了一个研发生产五石散的地下黑窝点!

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历史老师,宋喜雨知道五石散这种东西,其实就是古代的一种毒品。

关于五石散中的“五石”,东晋时期的炼丹师葛洪所述为“丹砂、雄黄、白矾、曾青、磁石”,隋代名医巢元方则认为是“钟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尽管“五石”的配方各不相同,但是药性皆燥热愈烈,服后使人全身发热,并产生一种迷惑人心的短期效应,实际上是一种慢性中毒。

虽说研制五石散的初衷,是为了成仙飞升,服了之后会觉得神明开朗,体力增强,但是如果长期服用,轻则四肢无力精力萎靡,重则会因中毒而丧命。因此唐代名医孙思邈曾呼吁世人:“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