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香骨未应春雪妒,屠龙才是要紧事 > 第391章 江南乱了

香骨未应春雪妒,屠龙才是要紧事 第391章 江南乱了

作者:青山有辞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5 11:35:00 来源:小说旗

皇帝在昭临宫越发的乐不思蜀,原本他也算是非常勤政的,如今,三日只一日上朝,奏折倒是日日都会批复,但也多是香君来批。

皇帝绷了几十年的弦,一时放纵下来,想要再回到从前的夙兴夜寐,也是极难的。

毕竟,皇帝心里只有自己。

从前为了把权力牢牢抓到手中,这才勤政,现在皇帝大权在握,大将军王一时又动不得,他便补偿式的放纵起来。

香君坐在一边,给皇帝念着奏折。

第一张奏折,就是顾亭雪从陕西递上来的。

皇帝本来是要顾亭雪赶紧把赈灾的事情处理了就立刻回京,但顾亭雪的奏折里说,关中如今就是人间炼狱,而且这些日子,还发生了民变叛乱。

如今,顾亭雪已经着手镇压流民了。他本应该早些回京伺候皇上的,但因为这次地震,让关中许多的军镇也都受了灾,地方的建制不全,没办法平叛。为了关中的安定,顾亭雪只能让神策军留在当地稳定局面,所以他暂时还不能回京。

皇帝听到香君念到折子里描述的关中惨状,依旧无动于衷,还是维持着方才的姿势,躺在美人怀中。

直到听到香君念到陕西发生了小规模的流民叛乱,皇上才稍稍抬了抬眼皮。

香君忧心忡忡地文:“皇上,这陕西果然发生叛乱了,如今要如何是好啊?可要多调些物资去关中赈灾?臣妾想,百姓们只要不饿死,就不会真的想造反。顾大人这回就带了两万人去陕西,只怕按下葫芦浮起瓢,靠武力镇压,怕是压不住呢。”

皇帝坐起身来,语气却依旧淡然冷漠。

“朕料到陕西会乱,这人饿急了自然就不怕死了,就敢造反了。但陕西的灾情如此严重,周边几省也被波及,朕又能从哪里调出粮食赈灾?如今,朕能给的,都已经给了。再调,只怕别处也要乱起来。”

“那陕西的灾民怎么办?”

“亭雪不是在那儿么?朕不信,亭雪还收拾不了几个灾民。”

看到香君的神色,皇帝笑了笑,问道:“你是觉得,朕应该调粮?”

“臣妾只是想着,那么多人饿死,心里难受。其实,百姓们也不一定是想造反,好好安抚,也都是大齐的好子民。”

皇帝嘲讽地笑了笑道:“安抚?那么多灾民,哪里安抚得过来?就是因为陕西有叛乱,朕才不能再往陕西调粮。这半饥不饱的才有力气造反,真饿得快死了,饿得不能动弹,路都走不动了,朕不信,他们还有力气造反。皇后放心吧,不出半个月,陕西的民变就没了。”

古往今来,这天下就少不了战乱灾祸,一次死个十几万人,在史书里,也不一定算得上大事。

但皇帝的冷漠,还是让香君感到一阵反胃。

她强压住心中的情绪,柔声道:“是臣妾目光短浅、妇人之仁了,那臣妾,便按皇上的意思朱批了?”

皇帝点点头,眉头舒展地闭上了眼,再次躺到了那美人怀中。

皇上旁边伺候的这两个美人,是香君特意“调教”过的。

这两人都极为善于推拿按摩,得了宴离的指点,每回给皇上推拿,都能让皇上放松至极。

香君看两个美人一眼,两人便又继续给皇上推拿,香君这是继续给皇上批折子。

如今,香君和皇上已经配合得极为默契了。

每日皇帝都是一边接受美人们的推拿按摩,一边等着香君把奏折处理完。

然后,就会让章太医过来,帮皇帝用药。之后,皇帝便会再挑几个美人陪伴。

香君则会退出正殿,任由皇帝胡闹。

有时候,皇上就是闹过了,她也会给皇帝处理好,不留任何隐患。

所以,皇帝在昭临宫里的这几个月,硬是一点不好的风声都没有传出去。

换做之前薛氏做皇后,只怕早就带着人,在众目睽睽之下,骂皇帝昏庸好色、耽溺享乐了。

前朝的官员们,也一定会铆足了劲骂皇帝。

但香君却有能力后宫管理得密不透风,大臣们只以为皇帝添了头疼的毛病,听不得吵闹,再加上身子需要调理,所以在昭临宫养身。

因着这个原因,才让皇后替他朱批。

倒是也有人上奏折骂香君后宫干政,但骂香君的折子,香君也一样地念给皇帝听,然后再按照皇帝吩咐的话,朱批送还给大臣们。

再加上,皇帝三日还是会上一次早朝,见皇帝精神一次比一次好一些,而且对朝廷里的事情,依旧了如指掌,也便没人再骂皇后干政了。反正皇后也不过是给皇帝执笔罢了。

香君替皇帝朱批了最后一份奏折,便准备退下。

她一出去,等候在外已久的章太医便进了正殿。

香君看着时辰,见章太医已经给皇上施了针,用了药,皇上又招来了两个美人进屋,香君这才带着人再次进入殿内。

皇帝有些不耐烦,“何事?”

香君立刻说:“江南有急报,还请皇上过目。”

“皇后念便是。”

香君这才拆开那信,念给了皇上。

许焕文八百里加急递来急报,说是江南乱了。

原来,四川的那批水匪,竟然顺着长江,去了江南。

这群水匪抵达江南后,沿路给流民分发粮食,打着劫富济贫的名义,一路壮大队伍,如今已经飞快地壮大到了五万人。

而且,他们虽然是水匪,到了江南之后,竟然以骑兵作战为主,不断袭扰江南的几座城镇。

他们的首领袁好女,虽是女子,却是比男人还强的悍将。

她带着骑兵迅捷行动,还极为利用地方军队防线的薄弱处突袭,如今竟然攻占了丰安县。

丰安是江南的文化重镇,是连接建德和桐庐的陆路重镇,还是钱塘江支流的水运重要节点,极为重要。

袁好女带兵入城之后,便劫掠官府粮仓分发给百姓流民,靠着“劫富济贫”的口号,安抚住了城中的百姓。

更可恨的是,袁好女一入城,就将城中的世家和富户劫掠了一番。而且,她还将富户的家产分发给城中的百姓,百姓们无知,竟然对袁好女和她的叛军拥戴起来,甚至,有不少女子投军。

但这还不是最让许焕文痛心的。

最让许焕文痛心疾首的是,被誉为“江南第一世家”,历经三朝更替,传世十五代,以“孝义、礼教、规训”治家,还曾写出《方氏女子训》这样女书圣典的方家,竟然被袁好女残忍屠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