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不做别人的垫脚石 > 第11章 年代文里的父亲11

快穿不做别人的垫脚石 第11章 年代文里的父亲11

作者:爱吃糖果的猫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5 11:35:02 来源:小说旗

当家的,今天是回娘家的日子,你和我们去吗?

去,怎么不去?安宁心想如果不去,不知道你怎么被你娘家忽悠呢。

当家的,拿什么礼物去?你去厨房的炕上拿一只烘干鸡。

安宁把媳妇支走了,来到房间插上门栓。

进了空间,挑挑选选,挑了两瓶西凤酒,一条这个年代的丰收烟。

给两个老的挑了这个年代的两匹黑色的棉布,一斤大白兔奶糖,一斤红糖,五斤五花肉,有这些礼物就差不多了,拿上这些礼物,也让人挑不出话来。

同样的礼物选了两份,晚上回来还得给爹拿一份。

把礼物分别装在两个麻袋,一份留在家里。

顺便抓了一把发圈,女孩子都喜欢。

媳妇拿着,这些都是给你娘家带的礼物,王翠花拿着沉甸甸的袋子,打开一看,当家的,你怎么带这么多礼物?

大过年的,拿去孝敬你爹娘,让他们高兴高兴。

安宁也懒得跟丈母娘家里计较,都是这个时代造就的,也不能怪他们重男轻女,这个年代大多数家庭都是这样。

来,媳妇,这是我之前给你们买的发圈。

你拿去给她们一人分两根,这是大城市来的,带蝴蝶结的,女孩子戴上很好看。

晚点回来,小妹的女儿你也送两根给她。

招娣来娣,你们过来,这是你爹给你们买的,一人两根,拿去把头发重新绑一下,好,妈,这个发圈真好看,嗯,好看。

收拾好了没?走了就走了。

去媳妇的娘家陶家湾,还是蛮远的,走路要一个多小时。

安宁把礼物放在背框里,背在背上就走了。

在乡间的小路上,四周安静极了,偶尔有几声鸟叫声,此时的安宁感到宁静和祥和。

一路上,王翠花兴奋地说着娘家的人和事,安宁只是微笑听着。

到了陶家湾,丈母娘看到他们带来的礼物,眼睛都亮了起来,态度比以往热情许多。

小孩子小姨,小姨夫,大姨,大姨夫的叫个不停。

走进屋里,岳父正坐在炕头抽烟,看到安宁也是微微点头。

安宁将礼物一一拿出摆在桌上,岳母笑得合不拢嘴,直说安宁破费了,孝敬你们的是应该的。

安宁也知道他丈母娘的德行,你不跟他二老计较。

媳妇把花圈分给他们几个小侄女,大家围过来好奇地看着那些发圈圈,叽叽喳喳讨论着款式新颖。

然而,小舅子却一脸不满,嘟囔着为什么没有给他单独准备礼物。

安宁心里暗自摇头,果然还是老样子,但他并未表现出来。

这一次大舅妈特别的热情,可能是看在带了那么多礼物的份上,做饭都用心了不少。

吃饭的时候,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大家边吃边聊。期间,岳母有意无意暗示安宁再帮帮小舅子找份轻松工作,看来还是没死心。

安宁只说会尽力说动大队长,成不成就不知道了,心中却想着这怕是个无底洞。

饭后,一家人坐在院子里晒太阳聊天,安宁观察着这家人的百态,感慨万千,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自家人都没管好,别人家的事,就别去操那个闲心了。

正当安宁思绪飘飞的时候,小舅子又凑了过来,小声对安宁说:“姐夫,你上次给姐带的那种城里的糖还有吗?再给我些呗。”

安宁无奈地笑了笑,还没来得及回答,媳妇王翠花就拉着小舅子说道:“弟啊,你姐夫这次带的东西够多啦,还有大白兔奶糖,别总是惦记着,”小舅子哼了一声转身走开。

得了十多岁了还是这个样子,不高兴了还得哄。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是村里的几个小孩在玩闹。安宁看着他们充满活力的样子,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

突然,天空渐渐暗了下来,乌云密布,看样子是要下雨了。

安宁意识到得赶紧回家,不然路不好走。他向岳父岳母告辞,岳母虽有些不舍,但也不好强留。

看着二老满脸沧桑的脸庞,又有点于心不忍,二老送我们到路口,我从口袋里摸出了20块钱递给丈母娘,娘,你拿去买点好吃的补补身体,别送了,快回去吧,有空我带翠花来看你们。

看着老人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心里不是个滋味,看着丈母娘也没那么极品,因为自己不是原主,还得多走动才知道品德。

安宁和媳妇踏上归途,背着空空的背筐。王翠花挽着安宁的胳膊说:“当家的,今天多亏了你,不然又要受气。”

安宁笑着拍了拍她的手:“咱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几人迎着即将到来的风雨,慢慢向着家的方向走去,身后的陶家湾逐渐变得模糊。

此时的丈母娘家,妈,你怎么不留姐夫他们在家里住一晚,行了,你打什么主意我还不知道。

你不就想去他们村里进厂吗?你又不想想,村里那么多朋友,个个都想去,别人又不是傻子,你看谁进去了?

以后别打那些歪主意,说不定别人还念一点你的好。

刚到家不久,雨便倾盆而下。安宁站在门口望着外面如注的雨水,心中默默庆幸及时赶回来了。

媳妇去把房间柜子上的礼物带上,我小妹她们回来了,去老房子吃晚饭。

安宁照样去厨房炕上拿上一只风干野鸡。

在米缸里拿了十斤大米在布这里面,过年嘛孝敬老爷子,也要给小的做个榜样。

安宁和媳妇小孩带着礼物朝着老房子走去。

一路上,雨虽然停了,但道路泥泞。

到达老房子后,小妹一家已经到了。看到安宁夫妇,小妹的孩子欢快地跑过来喊舅舅舅妈。

小妹,妹夫,你们来了,二哥快进来坐。

妹夫是在城里机械厂上班的。

下雨了,我还以为你们不回来了。

哪里不回来?一大家子人。

大哥,大嫂,这是我给爸的一点心意,你们收着吧。

给老爷子买了一匹布,还要麻烦到时候你有空给爹做一下。

有空我就给爹做,谢谢你,二弟。

二舅,青山都长这么大了,是啊,明年读初二了,时间过得好快,是啊!

没多久,三弟带着全家老小也来了,众人又是一阵寒暄。

招娣你头发上的发圈在哪里买的?真好看。

表姐,这是我爸买的。

燕玲来,是你二舅买的,每人两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