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不做别人的垫脚石 > 第166章 年代婆婆凄惨的一生5

房子动工那天,村里来了不少人帮忙。

安宁眼看来了二十多号人,等一下还有自己娘家人,还有两个媳妇的娘家人,吃的是个问题,要去市场上买食材。

安宁吃了早餐就准备去买菜,秀娟你要回娘家就早点去,你去你娘家最近,赶回来吃中午饭刚刚好。

二媳妇点点头,妈,我们中午尽量赶回来吃饭。

晓丽,等一下陈宏文去他舅舅家里就顺便去你娘家通知你的父母,都住在一个村,你就不用特意回去一趟了,让陈宏文去就好了。

刘晓丽说,妈,好的,我知道了。

你去菜园子里尽量把能吃的菜都多摘一点回来,人多消耗也快。

早餐是红薯粥,菜是鸡蛋炒韭菜,咸菜疙瘩,安宁快速的吃完了早餐就准备出门了。

出门之前安宁还要安排好大女儿,玉婷,从今天开始家里就要开始建房子了,我要去镇上买肉,买点大米,再看看买点别的菜。

你在家里洗碗搞卫生,如果我没那么快回来,你就先把饭煮上,煮大米饭,预计30个人的样子,算了,你不知道煮多少大米?我先把大米拿出来,我去买菜没那么快回来,你就先把饭煮上。

安宁从米缸里拿出了足够三十人吃的大米,又仔细交代玉婷加水煮饭的步骤,第一次煮那么多人的饭,怕玉婷水放少了,米饭烧黑了。随后安宁拿上背篓,匆匆出了门。

来到平山镇上,安宁想到还有摔断腿的公公在医院里住院,想去看一下老头子。

安宁快到医院的时候,路边有一家水果店,安宁走了进去,买了两斤苹果,两斤橘子,付了钱就走出了水果店,看见有卖糕点的,又进去买了两斤糕点,把买的礼品都放进背篓里面,又从空间拿了一只以前在别的世界囤的烤鸡,不管怎么样,面子还要过得去,这个公公还不错,比较懂道理,不像婆婆那样胡搅蛮缠。

“系统你查一下我公公在哪间病房?好的,老大,你稍等。

“叮咚,老大,你公公在外科楼302病房。”系统很快给出了答复。安宁顺着指示来到302病房,刚走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婆婆的大嗓门:“都怪你,非要逞强去干活,现在好了,腿断了,家里还得花钱给你治。”公公虚弱地说:“我也是想多干点活,给孩子们减轻点负担。”

安宁推门走了进去,笑着说:“妈,爸,我来看你们了。”说着把背篓里的水果、糕点拿出来放在桌上,又把烤鸡拿了出来。婆婆看到烤鸡,眼睛一亮,语气也缓和了不少:“哎哟,安宁还挺有心的。”公公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安宁啊,你有心了。”

安宁和他们聊了一会儿,询问了公公的病情,安慰了一番。

爸,今天轮到谁在这里看你。

公公说,轮到老四家,怎么没看见他们?昨晚是你侄子陈家斌在这里守夜,刚刚你妈来了,他说出去一下。

爸,你吃早餐了没?我刚买的烧鸡还是热的,你现在吃得下就把它吃了,到中午就不好吃了,冷了。

婆婆也在旁边说,是啊,老头子,你现在吃吧。

安宁把纸袋装好的烧鸡递给了公公,爸,你吃吧。

公公说,老婆子我吃不了那么多?我掰一只鸡腿给你。

婆婆不好意思的看着我,妈,爸叫你吃你就吃吧。

安宁,听说你们要建房子了。

是的,爸,我之前不是去山上运气好挖到了人参,拿去卖了几千块,随着孙子慢的长大,房子不够住了,再说我们现在住的房子也是你们那个时候盖的老房子,分家的时候就起了一间篱笆房是新的,其他的全是旧的,刚好我现在手里有钱了,想盖楼房。

什么时候开始盖房子?老二昨天去村里通知了村长来丈量土地,今天就开始动工了。

那么快?爸,不快了,玉婷还有一个月就要结婚了,我想她在结婚之前早点把房子盖好。

安宁看桌上有个搪瓷缸,给老爸倒水的同时偷偷加了几滴灵泉水进去,希望老头子的腿赶快好起来。

安宁把水杯端到公公的床前,爸,你喝水。

老头子也没多想,端过来就一口喝了。觉得老二媳妇今天给自己倒的水格外好喝,水喝在嘴里甜甜的。

爸,我去问一下你的主冶医生,看看你什么时候能回去休养?你在医院住着也不方便,好的,差不多了,就可以转回家休养了,以后我们只来医院给你拿药就好了。

公公回答说,好,你去吧。

安宁出了病房,很快找到了公公的主治医生。医生看了看检查报告,说:“恢复情况比预期要好很多,应该是患者自身身体素质不错。

现在他年纪大了,如果后续情况稳定,一周就可以出院回家休养了。”安宁听了十分高兴,以后老爸回家再给他喝几次灵泉水,他的腿应该会好的更快。

安宁来到缴费的窗口,交了200块钱,安宁害怕那些王八蛋不来交钱,公公的腿就没那么快好,而且那么多个儿子,如果被医院催缴费,也很丢人的,留着单据,出院回去问他们讨要。

安宁回到病房,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公公婆婆。婆婆笑得合不拢嘴:“老头子,看来你这是要快点好起来咯,回去还能帮衬着老二家盖房子呢。”公公也一脸喜色。

安宁说,爸,你就别考虑我盖房子的事了,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好好养好你的腿,别给我们添乱就好了。

老爸说,行,我知道了。

这时,老四两口子风风火火地赶来了。老四媳妇一进门就咋呼:“哎哟,这买了这么多东西啊,还有烧鸡呢。”看到安宁,又阴阳怪气地说:“哟,老二媳妇就是会做人。”

安宁没理会杨小凤的酸话,说话阴阳怪气的,讽刺谁呢?安宁很讨厌杨小凤,仗着她老公是父母最小的儿子,最小的就意味着受父母的宠爱,婆婆喜欢她小儿子,加上爱屋及乌,杨晓凤也得到了婆婆的关爱。

杨小凤娘家是城里人,仗着这层关系,又有婆婆的偏爱,以前没少给原主使绊子。

安宁看不惯这个无耻小人,就开口和婆婆说,妈,我要走了,今天家里建房子,我还要买肉回去,今天来镇上想到公公在这里住院,就顺便来看看他。

正说着,病房的门突然被推开,一个50多岁的女人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一进房门就开始哭嚎了起来。

爸,听说你摔断腿了,我今天才知道了消息,你们怎么没人去告诉我?

安宁一看是老头子的大女儿陈梅,她在家里排行老二,是陈二柱的姐姐。婆婆还有一个最小的女儿叫陈萍,嫁到隔壁镇去了。

陈梅哭哭啼啼地走到病床前,拉着公公的手,“爸,你咋这么不小心啊,很疼吧。”公公忙安慰道:“闺女,别哭了,爸这不是快好了嘛。”

婆婆在一旁也跟着抹泪,“你这才知道消息,我早就给你带信过去了,没人告诉我,怎么会没人告诉你,我上次赶集碰到你们村里的杨翠翠,让她给你带个口信,说你爹在住院,她可能忘记了,还是什么原因没告诉我?”

老四媳妇杨小凤见状,赶紧上前递纸巾,还不忘说:“大姐,你可算来了,咱爸这心里啊,肯定盼着你呢。”安宁在一旁冷眼瞧着,心里明白杨小凤这是在刷存在感。

陈梅擦了擦眼泪,看向安宁,“二弟妹,辛苦你来看爸了,我今天回家才知道的,之前没人告诉我,二弟妹,你盖房子也忙,还惦记着爸。”安宁微笑着回应:“大姐,应该的,爸住院我肯定得来看看。”

这时,公公说:“闺女啊,你难得来,中午就在医院和我们一起吃饭。”陈梅点头答应。安宁想着家里还等着她买肉回去,便说:“大姐,爸妈,我就不陪你们了,家里建房事多,我得赶紧回去。”说完,跟众人打了招呼,便匆匆离开了病房,安宁深吸一口气,转身朝菜市场走去。

这边马秀娟提着大包小包欢天喜地的回到家,马秀娟的弟媳看到大姑姐回来了很高兴。连忙谄媚的过来接马秀娟手里的礼品。

马秀娟很讨厌这个弟媳,仗着父母宠爱小弟,在家里作威作福,平时回来都没给我一个好脸色,今天热情的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马母看见闺女回来也很高兴,闺女,你怎么回来了?回来就回来,还买这么多礼物。

马秀娟开心的说,妈,你别担心,买礼物的钱是我婆婆给的,让我拿回来孝敬你,说你养女儿不容易,亲家母有心了。那是,妈,昨晚我婆婆给了我100块的零花钱,两母女边说边往房间里走。

马秀娟拉着自己母亲的手高兴的说,妈,你别担心,我现在过得很好,刚刚弟媳没在这里,我才和你说的,不然她知道了,我婆婆给了我100块又要在家里大吵大闹了。

马母唉声叹气的说,这个小媳妇娶错了,有时候为了一点点事就大吵大闹的,搞得全家鸡飞狗跳。

妈,都是小弟惯的,算了,他们的事就别管了。妈,今天我来是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家里在起房子,我婆婆让我来叫大哥小弟去帮忙,工钱每天两块包吃,婆婆开心的说那感情好。

妈,你以后别为我担心,我婆婆前几天上山运气好挖了一根人参卖了5000块钱。

马母开心的说,闺女,你说的是真的吗?前两天我听村里人说了这个消息,还不知道这个人就是亲家母。

妈,这是30块,你拿着,买点好吃的。闺女,你自己留着吧,一大家人要吃要喝的,妈,你别担心我,家里买东西有我婆婆,这是我的零花钱,是我孝敬你的。

妈,大哥和小弟是不是去地里干活了?你快点去叫他们回来,我婆婆让我们赶回去吃中午饭,好,你等着,我让你大哥家的大毛现在就去叫。

过了10多分钟以后,老爸和大哥小弟就匆匆忙忙的从地里回来了。

三父子回来看见马秀娟在家里,三人连忙关心的问,刘爸说,大毛刚刚叫我们快点回来,发生什么事了。马秀娟说爸是好事,忙把今天来的事和家里人说了,大家听后都很高兴,大哥和小弟马上收拾东西和马秀娟出门了。

马母看见女儿走远了,才把今天女儿告诉她的事和老头子说了。

老头子听后很高兴,随后就是叹气,老婆子,你要管好老二媳妇,她是个见钱眼开的人,不要打这个钱的主意,女儿好不容易苦尽甘来了。老头子,你说的什么混话,我是见不得闺女不好的人吗?你放心吧,这次老二媳妇如果还敢闹,我就让她收拾东西,滚回娘家去,不拿出一点态度来,他还以为我是软柿子,以前是考虑胡丽丽给老马家生了双胞胎孙子,没想到她拿着鸡毛当令箭,蹬鼻子上脸越来越过分了。

陈宏文这边分别来到大舅和老丈人家,把这家要建房子的事和他们说了,自己来就是请他们去帮忙的,两家的晚辈都高兴的和陈宏文上路了。

外婆不放心又打发大舅和陈文宏回家来看。

而安宁这边到了市场,安宁看着琳琅满目的菜摊,现在改革开放了,买什么都方便。心里盘算着。猪肉得买上一大块,剩下的在空间里拿,再割几斤排骨炖汤,鸡肉也买一只,现在条件好了,吃好一点,家里的几个孙子太瘦了,村里帮忙的人也辛苦,得让大家吃好。

安宁挑了一些干货,香菇,豆皮,米粉,红薯粉,面条,专挑这些能放久一点的菜。

如土豆、白菜,茄子,这些就不用买了,自家菜园子里有种,以后不够再去村里买,蔬菜每家都有。

安宁在一个新开的粮油店里面买了佐料,酱油,醋,辣椒,味精,花椒,桂皮,香叶,看有卖鸡蛋的,又买了20个鸡蛋,买的差不多了,就准备回家了。

经过菜市场的路边,一个60多岁的老人在路边卖鱼,安宁看那鱼十分新鲜,便上前询问价格。老人憨厚地笑着,给出了一个实惠的价格。安宁想着炖个鱼汤也不错,便挑了几条肥美的鱼放进背篓。付钱时,老人接过钱数了数,突然面露难色道:“闺女,我这没零钱找你嘞。”安宁摆摆手,“大爷,就当我照顾您生意,零钱不用找啦。”老人感激不已,一个劲儿地道谢。

买完菜,安宁正准备离开,老人从旁边的袋子里拿出一把自家种的葱,硬塞给安宁,“闺女,这葱你拿着,新鲜着呢。”安宁推辞不过,只好收下。离开鱼摊后,安宁又去买了20个包子,准备买回家给家里的小孩子吃。

就在安宁准备结账离开时,突然听到有人喊她的名字。回头一看,竟是同村的李婶。李婶热情地凑过来,“哟,安宁,这是给建房子的人买菜呢?”安宁笑着点头,你婶你也来赶集吗?

是啊,我来买点菜种,之前我种的白菜,不知道为什么没生起来,再来买一次。

李婶又神秘兮兮地说:“我跟你说啊,我刚听人说,我邻居李老婆子家的猪昨晚摔断了腿,眼看治不好了,今天早上他们准备把猪杀了,等一下回去应该就杀好了,你要不去瞅瞅?”

安宁一听,还有这好事,好啊,你婶,我回去的时候去看看,反正在哪里买肉都是买,从今天开始,我家里每天都有几十个人吃饭,肉是少不了的。

安宁想到以后每天都有几十个人吃饭,大米就是一个很大的消耗品,又来到一家卖大米的店铺,老板娘是一个40多岁,留着齐耳的短发,看起来很干练的女人。

老板娘,我大米买的多,有没有送货的?你放心,路费我自己出。

老板娘说,你要多少?

安宁回答说我要500斤,反正大米买多了也不会坏,刚好有车多买一点回去,行,500斤我给你送货。

李婶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安宁的后面,安宁,你要买这么多大米,是啊,李婶,建房子每天几十个人,大米都要很多,李婶点点头。

李婶等一下我叫一个三轮车,你和我一起坐回去吧。你婶笑呵呵的说,那感情好,今天我也和你搭了一回顺风车。

回家的路上,李婶一个劲的打听昨天我婆婆来家里闹,知道李婶和婆婆是死对头,以前安宁总是和这个女人说婆婆的坏话。现在换成安宁了,就觉得没那个必要,不管她怎么问,安宁都敷衍过去了,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回到家,看到玉婷已经把饭煮上,正认真烧火煮饭,安宁满意地点点头,开始着手准备中午的中餐。

玉婷看见我回来了,忙站了起来,上前来帮我扶住背篓,妈,你怎么买这么多东西?很重吧?快放下来。

安宁把背篓放下来,笑着说:“这不是家里要建房子,来帮忙的人多,得让大家吃好喝好。”安宁开始一样样把菜从背篓里拿出来,让玉婷帮忙分类放好。

这时,秀娟回来了,手里还提了些娘家带来的干货。“妈,我们回来啦,这是我妈让带的。”秀娟说道。安宁接过东西,欣慰地说:“你们有心了,快歇歇,等下帮忙打下手。”

安宁说,你哥他们来了没?儿媳妇都兴高采烈的说,妈,我哥他们都来了,我带他们去建房子那里了。

老二媳妇说,我妈让我感谢你,让我哥他们来家里帮忙建房子。

安宁说,不用谢,都是一家人。

时间也不早了,你们帮忙做饭吧,加上我们自家人有几十号人吃饭。

晓丽,我今天早上去买了一大块猪肉,早上全做了人多。

刚刚回来的时候,听说村里你婆子家里昨天就摔断了腿,今天早上在杀猪,我去看看再买多一点猪肉来,以后人多猪肉是个消耗品,天天都要吃。

晓丽说,妈,你去吧,剩下的我们三个人来做。

安宁来到李老婆子家,只见一群人正围着那头猪忙碌着。李老婆子看到安宁,热情地招呼道:“安宁啊,你来得正好,这猪肉新鲜得很,你要多少尽管割。”安宁笑着走上前,仔细挑选了一大块肥瘦相间的猪肉。

大概50斤的样子,称完重量,付了钱,李老婆子还额外送了安宁一小块猪肝,安宁已不客气收了

安宁提着猪肉往家走,远远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走进厨房,只见玉婷、小丽和秀娟正忙得热火朝天。

安宁把猪肉放在盆里,就开始帮忙。

“小丽,你去把鱼处理一下,秀娟,你把那些干货泡上。玉婷,你接着烧火。”大家各司其职,厨房里充满了烟火气。不一会儿,厨房里就一片忙碌的景象。

有了安宁的加入,很快桌上就摆满了做好的菜,有红烧肉、玉米炖排骨、炒时蔬。

眼看快12点了,老大陈宏文还没回来,得给他留点菜。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是帮忙建房子的人收工回来了。安宁赶紧招呼大家洗手吃饭,一屋子人热热闹闹地围坐在一起,享受着这丰盛的午餐。大家一边吃一边夸赞饭菜做的好吃。

一点多的时候,陈宏文回来了,后面跟着他的几个表弟?还有安宁的大哥。

安宁看大哥来了,马上迎了上去,大哥看见安宁很开心,小妹,你家里建房子,谢谢你让大外孙去叫我们来帮忙。

几个侄子看见安宁,开心的叫小姑,安宁看见几个侄子也很开心。

小波小华,你们还没吃饭吧?小姑给你们留了菜。

大哥,爸妈身体还好吗?

大哥说,他们的身体很好,你别担心。

小妹,大外孙说你在山上挖到了人参卖了几千块钱,是真的吗?

安宁说是真的,我还以为是大外甥骗我的,是真的就好了,小妹,恭喜你。

安宁笑着说:“大哥,这也是运气好。对了,你这次来多住几天,正好尝尝我做的菜。”大哥点点头,“行,难得来一趟,就明天回去,那么快回去干嘛?大哥,你去外面找活干也是干,我准备给请来的人2块钱一天,你就在这里帮忙吧,多你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小波,小华他们都在这里,你放心他们在这里。”

大哥考虑了一下,就点点头,行。

大家围坐在一起,又热热闹闹地吃了起来。饭桌上,众人一边吃一边聊,气氛十分融洽。几个侄子对小姑挖到人参发了财的事十分好奇,不停地追问细节,安宁便把事情的经过简单说了一遍。

饭后,安宁让陈宏文带着几个表弟去盖房子了,安宁看他们走了,就开始收拾桌子上的碗碟。

日子一天天过去,房子渐渐有了模样。安宁看着拔地而起的三层楼房,心中感慨万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