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匹战马进了村子,女子甩蹬离鞍下了马,双手抱拳:“乡亲们,打扰了。
昨天除夕夜,我们以为乡亲们守夜不会睡觉,没想到打扰了大家。”
见女子这么客气,牛老汉上前搭话:“姑娘客气了,请问有什么事么?”
“请问村子里谁说了算?我们确实有事相求。”
姑娘一句话倒是把大家问住了。
这个村子离城镇太远了,又没什么特别的资源,官府并没管理这里。
村子的人也都和气,官府没指定村长,村子里也没有村长。
要说说了算,大伙都说了算。
不过平时有个大事小情,一般是牛老汉,梁老汉和太祖奶奶一起商量。
听了牛老汉的介绍,姑娘再次拜见牛太奶奶,牛老汉和梁老汉。
拜过之后,牛老汉把姑娘请到自己家里,其他乡亲回去收拾东西,打算天亮了走人。
……
“姑娘,你来的不是时候,这个村子没人了,我们天亮就走。”
三个老人原本以为姑娘可能是打算借宿,因为有男有女,想跟村长商量吃住的问题。
可他们怎么都没想到,姑娘是来定居的,希望村里能给他们个小地方,她自己出钱盖个小房子。
“牛大叔,村子里这么多人都走么?为什么呀?”
“唉!姑娘,我们也不想走,是这么回事……”
听牛老汉说了事情的原委,姑娘笑了:“太奶奶,牛大叔,梁伯伯,我不是姑娘了,外面的三个孩子都是我的。”
姑娘说她是带着孩子们云游四方,主要想让孩子们长长见识。这次来到秦岭地区,想在这里住一段时间,目的是带孩子们去拔仙台练功。
“姑娘,不是老汉不留您,实是迫于无奈。
姑娘,山虬不是善类,我劝你也尽早离开,我怕他随时会来。”
姑娘笑了:“大伯,我叫海玉蛟,您可以称呼我蛟儿,或者海夫人,海娘子都行,我确实不是姑娘了。”
海玉蛟自称是大祥帝国的护国大将军,朝廷发生政变,她懒得参与,这才带着孩子们出来云游四方。
“太祖奶奶,伯伯们,蛟儿会些功夫,要不然朝廷也不会让我一个小女子做护国大将军。”
说着话,海玉蛟拿出一个腰牌:“这个是我的护国大将军腰牌,虽说离任,朝廷感念我的功勋,并未收回。
现在是乱世伊始,这块腰牌有些州府还是认得的,所以我带出来了。”
牛老汉他们没见过大将军的腰牌,不过看上去金灿灿的,应该很值钱,只是牛太奶奶接过去仔细端详了一会儿。
“太祖奶奶,伯伯们,我们住下来,既不会白吃白喝,也不会给乡亲们带来麻烦……”
见海玉蛟误会了,牛老汉赶紧解释,确实是土匪的关系,最晚正月十五他们就会来屠村。
“伯伯,如果是这样,您老大可不必担心。”
听海玉蛟说,大家才知道,老皇帝驾崩,朝廷发生政变,方国国王跟着造反。现在已是天下大乱,就算乡亲们背井离乡,恐怕到哪里都没有安身之所。
“哦!我说的么,我们去县城,看城墙上的旗子都换了。”
“伯伯,政变是七年前的事了,这里山高皇帝远,加上附近几个方国的王爷之间和气,并没起战乱,所以你们不知道。
至于您说的那个山虬,不要怕他。大叔,您放心,我住进来,他们绝不敢来,真来了,我就帮你们除了这些祸害。”
海玉蛟是这么说,可她毕竟是个年轻的女子,看上去不过二十五六岁。
还有外面的三个孩子,两个丫头看上去也就**岁,小男孩也就六七岁,就凭他们四个,对付山虬带着上百个悍匪,牛老汉摇了摇头。
见老人家们还不放心,海玉蛟叫进来三个孩子:“勇儿,天亮了,把油灯灭了吧!”
海玉蛟话音未落,就见刚刚进门的小男孩伸出右手就是一拳,距离小男孩两米开外的油灯居然灭了。
“瑶儿,玥儿,帮着爷爷劈些柴火!
勇儿,担些水来。”
小男孩拎着两个跟他差不多高的木水桶出去了,两个女孩也去院子里劈柴火。
见三个孩子干大人的活,牛老汉和梁老汉都想出来阻止。
出了门,两个人傻眼了。
小男孩没影了,怎么可能?明明是前后脚出来的,孩子哪去了?就算跑出院门,也应该看到孩子的身影啊?
再看两个女孩,根本没用斧头劈柴,而是单掌拍一下木头,木头就两半了,然后用手很轻松的把木头掰成柴火。
牛太奶奶明白了,看来姑娘是想让他们见识见识功夫,让他们放心,人家娘几个绝不是吹牛。
“姑娘……哦,蛟儿,信了,我老太太是见识到了。”
两个伯伯怕女孩子们掰木头会伤到手指,赶紧过去拦住女孩子们。
两个小女孩却笑呵呵的展示她们的双手,居然一点都没伤到。
“行了孩子们,没伤到也不用了,爷爷有的是劈好了的柴火。”
就在牛老汉和梁老汉劝两个小女孩的时候,院子外面乱了起来,就见好多村民背着包裹来回跑。
“爹,您快去看看,神了!”
梁老汉刚要问出了什么事,梁子急火火的跑过来,拉起父亲就走。
牛老汉跟了出去,牛太奶奶也要跟出去,被海玉蛟笑着拦了下来。
“太祖奶奶,不用去,马上就来了。”
海玉蛟话音未落,就见院墙外,两个水桶飘飘悠悠的飘了过来,村民们呼呼啦啦的跟着水桶跑过来。
跑到院门,太祖奶奶才看明白,是那个小男孩伸出双臂,两个小胳膊上摆着两个装满了水的水桶。
“快,牛儿,老梁子,快接过水桶!”
太祖奶奶想让牛老头和梁老头帮忙,可说话的时候,小男孩已经进了院子,来到房门口,并且抛起两个水桶,用两个小手拎着下落的水桶,轻轻的放在地上。
就这一下,周围所有的人都惊得目瞪口呆。别说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就是壮小伙子也做不到啊。
见乡亲们都围拢在院子周围,又见大家都背着大包小裹,海玉蛟大声告诉乡亲们,现在外面天下大乱,已经无处可逃了。
同时海玉蛟也告诉乡亲们,她会留下来保护乡亲们,绝不会让土匪们猖狂。
说着话,海玉蛟拿出一个弩,看上去不大,也就两个巴掌大小:“不仅是武功,我敢保证他们进不了村子!”
说着话,就见海玉蛟一抬手,飞出几十支弩箭,牛老头家对个的大槐树上应声掉下来几十个干枯的树枝。
在场的村民更惊呆了,虽说这里的人不会武艺,也有当过兵的,弓箭弩箭都见过,也见过连珠弩。
可他们见过的弓箭都需要瞄准,至于连珠弩,不仅比这姑娘手里的要大很多,顶多也就连发十支弩箭,并且也需要瞄准。
而这姑娘,抬手射出几十支弩箭不说,都不用瞄准,居然掉下来这么多树枝。
“乡亲们,听我的,都不要走了,至少这里没有战乱。
放心吧,我不仅会挡住土匪的进攻,还会教给大家武艺,同时把这个村子建成寨子,将来可以抵挡乱兵。”
见识了娘几个的本事,人家又是大将军,还能传授村民武艺,又能帮忙构建堡垒,牛太奶奶第一个信了:“这姑娘说的对,都听她的,各回各家,安心过日子吧!
对了,家里的好吃好喝别藏着掖着的,都拿出来,晚上去场院升起篝火。
除夕夜被土匪们搅了,咱们大年初一热闹热闹!”
太祖奶奶发话了,大家又看到了姑娘的本事,更不想背井离乡,都乐呵呵的回去了。
“蛟儿,还没吃饭吧?牛儿,快去,奶奶家饺子有的是,多拿些来,我给孩子们煮饺子吃。”
听到外面吵吵嚷嚷的,牛老头的老伴儿带着两个女儿也从地窖爬了出来。
见来了个女将军,能保护村子了,赶紧张罗女儿们拿出饺子:“奶奶,不用去拿,饺子现成的。”
大家吃着饭,太祖奶奶笑着问海玉蛟:“蛟儿呀,你那个是金洵神弩吧?”
听老太太问起金洵神弩,海玉蛟惊讶的站了起来。
“奶奶,您怎么可能认识这个弩箭?”
老太太笑着拉着海玉蛟坐下说:“我不仅认识这个金洵神弩,我还知道你的祖上是开国元帅海晟鸿,而这个金洵神弩的发明人是开国丞相赵金洵!”
海玉蛟惊讶了,老太太说的没错,可大祥帝国已经经历十三帝,不仅民间不会有人记得几百年前的开国元勋,金洵神弩消失了几百年,更不会有人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