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大祥帝国沉浮录 > 第23章 三朝老臣惹大祸,精明太子欲锄奸

不仅是进了皇宫没啥好处,而且海玉蛟知道,进了皇宫,自己就永远走不了了。

原来只是个大内侍卫的头,护国大将军也是虚衔儿,哪天不想干了,大不了撒个谎,就说自己要远嫁。

现在不行了,转眼的功夫成了皇贵妃,一旦宗青死了,没有新君继位,宗青死了皇后,却一直未立新后。

也就是说,宗青死了,国无新君,又没有皇后主持后宫,皇宫里的皇妃贵人都加不上太字,而没有太字的皇妃都不允许离开皇宫。

海玉蛟在心里暗自埋怨父亲:老爹爹,您也是,这明明就是个昏君,您咋说他是个有为的明君?

海空手捋长髯,给海玉蛟讲了宗青的过去。

提起宗青,年轻之时,那可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武艺高强,文高八斗,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公认的经天纬地之才。

十一岁立为太子,第二年父皇亲征西南藩国,平定叛乱,十二岁的宗青受命监国。

这小宗青,别看年龄小,又是第一次监国,却做了很多经天纬地的大事。

大祥帝国历经十一帝,虽然国泰民安,国富民强,却在十二帝宗鸿时,崛起一批权高位重的重臣。

大将军何广胜,丞相张天府,兵部尚书赵靖忠,吏部尚书邱楚鸿,首席谏议大夫邝海铭,当朝太师高隶,这六个人都是三朝元老,手握重权,深得宗鸿信任。

平时六个人做事严谨,助宗鸿勤理朝政,看上去尽心尽责,深得国王和满朝文武的喜欢和爱戴。

虽说跟皇帝关系不错,这六个老头却和宗青矛盾重重,几乎达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

事情要从宗青被立太子,老国王宗鸿大摆筵席说起。

东宫太子新立,大臣们来祝贺,能空着手么?肯定不能。

有送字画的,有送古玩的,有送宝马良驹的,也有送稀世宝刃的。

唯独这六位,什么都没送,每人还给太子写下一句话。

也不是什么金玉良言,就是一些鼓励的话,还有就是警示他不要骄傲,未来任重道远什么的。

宗青很不开心,倒不是因为没有礼物,而是觉得六个老东西倚老卖老。

最让宗青不放心的,是这六个人位高权重,把持着朝廷的权利中心。权利中心和睦齐心倒不是坏事,可六个人不送礼物,不说祝贺的话,这就让宗青难受了。

太子就是未来的皇帝,威望是第一位的,树立威望更是第一位的。

你们可倒好,啥也不送没关系,太子不缺钱,可你们不能倚老卖老,到这来指手画脚是不是?

太子宗青特别不高兴,找人商量。

找谁呀?小兄弟。

宗青有三百多个兄弟,却都不是皇子,宗青是独苗,没亲兄弟。

宗鸿考虑到自己家三代单传了,这根苗金贵,从他出生那天就给他四处寻找伙伴。

听说给皇子找小伙伴,刚开始大臣们都把公子往皇帝身边送。

皇上不想要,皇上心说:我为啥给我儿子找兄弟?不就是防备有人暗害么?你们的孩子送进来,就算你们无心加害,就算你们没那个狗胆,可你们的儿子和我儿子混成哥们,将来我儿子长大了,继承皇位,万一被你们控制了咋整?

可大臣们的面子不能驳,更不能让大臣们觉得不信任他们,宗鸿有办法,安排亲信去外面散布谣言,说皇上找小孩进宫,其实是给小皇子挡枪试毒。

这一下,大臣们都慌了,大臣们家里的孩子开始装病,各种病,有的病太医都没听说过。

大臣们跪着痛哭流涕,说自己家的孩子不争气,没福分,还说他们去民间找。

皇上心里知道咋回事,假装安慰大臣:“列位爱卿,你们也挺辛苦的,孩子又病了,还想着皇子,朕于心不安。

给皇子找玩伴的事,你们就不用操心了,孤也是梦里受到神仙指引,才想到给皇子找伙伴。

列位爱卿的公子有恙,朕深感不安和惋惜。

昨晚神仙又来了,告诉朕不必担心,他老人家会送小孩进宫,也会为朕的爱卿们的公子治病。”

真有神仙么?没有,那谁帮他找小孩子?宗鸿有自己的办法,颁了道圣旨,给服役超过七年的老兵放假一年,让他们回乡省亲。

宗鸿又安排他的亲卫队找到这些老兵,给他们钱,让他们寻找和小皇子年龄差不多的孩子回来。

卫士们反复强调:第一保密,第二孩子不是来当太监的,第三相中的留下来,家里人享受荣华富贵。第四,没相中的给钱送返乡里。

士兵们问什么条件,卫士告诉他们就一个条件:你们觉得可以给你们当儿子就行。

就这样,宗鸿给儿子选了六百个玩伴,陪读书,陪练武。那时宗青才3岁,六百个人经常淘汰更新。

等到了宗青八岁的时候,宗鸿让宗青自己淘汰,自己选择,最后定下来三百个玩伴,可以说都是跟宗青情投意合的。

这些人里也不都是平民百姓家的孩子,有两个是宗家的世交,开国元勋的后代,一个叫洪笙,一个叫海云,可以说是宗青的亲信,左膀右臂。

小哥俩听宗青对六大权臣 不满,也都觉得这六个人来者不善,明显是来下马威了。

最后小哥仨一商量,这事不着急,查查他们,看看他们家里的经济条件。

为啥查经济条件?还是因为送礼的事。如果六个人廉洁,平时自律,那不送礼,还留下赠言,也无可厚非。

如果他们自己骄奢淫欲,贪图钱财,那这么对待太子,就是想吓唬和震慑太子。

三个人撒出去三十个小伙伴,有的守在六个大臣府门外,有的悄悄潜入府内,没几天就得出结果。

这六个人,不仅收受贿赂,居然截留方国和藩国进贡给皇帝的礼物。

既然这六位知道收受礼物,那么对待太子,肯定是给太子下马威了。

宗青一琢磨,下马威不要紧,就怕这六位居心叵测,想要挟自己,控制大祥帝国。

这六位不能留,将来自己继了位,这六位肯定不是什么善类。

这次父皇出征,命自己监国,宗青就打算除掉这六位。

咋除呢?自己监国,全靠这六位辅佐,别的大臣靠不到身边不说,也没兵权啊!

琢磨来琢磨去,宗青有了主意。

宗青饱读诗书,通晓历史,深知凡是改革必定遇到阻力,而阻力一定来于权臣。

有了阻力,自然就有了矛盾,有了矛盾,就有借口收拾他们。

宗青宣六位大臣进宫,说有重要国事商讨。

六个人耀武扬威的来到宫门,每个人都带着侍卫,按理说侍卫都要留在宫门外。

今天没有,御林军没阻拦,六个人带着侍卫进了宫,来到太子殿,太子在门口等着呢。

“爷爷们,你们可来了。”

小宗青像个孩子一样,跑下台阶,迎接六个大臣。

刚刚跑到跟前,看到一群带刀侍卫跟在他们身后,宗青嗷的一声栽倒在地。

听到太子的惨叫,御林军冲了出来,御林军总统领霍再爵大喝一声:“大胆!什么人敢带刀进太子殿?

李统领,赵统领,把这些刺客拿下!

陈统领,黄统领,把当值御林军拿下!

胡统领,快去请太医!”

六个大臣慌了。

皇上不在,太子监国,太子就相当于皇上。

现在太子突然晕倒,自己又带着带刀侍卫觐见,很容易被御林军误会。

别看兵部尚书掌管兵权,大将军掌管京城的守卫部队,可这里是皇城,御林军直接归皇帝统领,皇帝不在,太子就是御林军的最高长官。

一旦霍再爵认定有人刺王杀驾,就他们带来的那些带刀侍卫,怎么对付得了上万的御林军?

如果说面对武士级别的御林军还能抵抗一阵,皇宫大内侍卫至少都是侠客级别的,那些人再冲出来,就这一百多个带刀侍卫,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呢。

更让他们担心的是太子宗青,他和他的父皇,和以往的太子也不同,人家手里还有三百多个亲如兄弟的小伙伴,个顶个身怀绝技。

别看都是十到十五岁的孩子,真动起手,恐怕御林军都要退避三舍。

见势不妙,六个大臣呼啦啦跪下,嘴里大呼:“太子殿下恕罪!”

那还恕啥罪了,太子都晕过去了。

御林军可不管那些,把门的御林军都被绑了起来,而大臣们带来的侍卫,被御林军乱刀砍死。

大臣的侍卫应该也不白给,不反抗么?

怎么敢?主子们都跪在地上发抖,就算他们是顶尖高手也不敢反抗。

可怜这些侠客级别的武林高手,手里拿着武器,却只能任人宰割。

“唉……呀!可吓死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