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大祥帝国沉浮录 > 第25章 大臣们找到漏洞,小太子陷入困境

见文官们用眼神埋怨自己,两个武将也不服,也低头回瞪四个文官:我们有啥办法?皇上明令禁止朝中大臣和御林军交往,连见面打声招呼都不行。

“列位爱卿,是腹中空虚,还是本宫人微言轻?”

六个老头正在互相埋怨,太子又发话了,赶紧跪下领太子口谕。

“起来吧,那就要辛苦各位爱卿了,要有诚意,每人一句,不要重复。

对了,列位爱卿来见本宫,不知有何要事?”

这一通折腾,六个老头都懵了,早忘了是太子找他们来的了。

太子问了,六个人相互看看,心说,谁张罗来的,啥事儿来着?

“怎么?老爱卿,有难言之隐么?”

六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张罗来的?咋回事?你倒是说话呀?

没一个想起来的,没一个敢说话的,更没一个敢走的。

“几位爱卿恐怕惊魂未定,不急不急。你们的事想不起来,我倒有件事。

几位卿家,本宫想请教一个问题,位高权重,奴大欺主怎么解释?”

这小孩儿,才十二岁,话是真敢说。这要是往常,几个老头肯定瞪眼睛。今天不行,自己带来的一百多个护卫刚刚被灭,哪还有胆子了?

“启禀殿下,本朝早有祖训,为防止某人位高权重,奴大欺主,本朝绝不允许结党营私。”

这句话,几乎是六个大臣哆哆嗦嗦,异口同声说出来的,足见六个人吓成什么样子。

“哦?

那我倒好奇了,门生三千是何道理?师徒共掌兵权又是何道理?”

还得是大将军,听太子问到这些,知道躲不过去了,干脆抬头怒视着太子:“太子殿下,难道想欲加之罪么?”

见大将军何广胜一拔胸脯,恶狠狠的看着太子,其他五个人也来了精神,都抬起头狠狠的看着太子。

太师高隶心说,看样子今天是躲不过去了,争取找机会反败为胜吧。

还别说,六个老头发了威,太子宗青也真有些招架不住,眼神明显慌乱起来。

“大胆!居然敢咆哮东宫?”

见六个老家伙瞪着太子,霍再爵手扶刀柄,大喝了一声。

“霍再爵,别忘了本朝法典,御林军、大内侍卫均不准干预朝政,更无权捕杀大臣。”

大将军何广胜也没客气,也是这六个人里最横的一个。

不过何广胜说的没错,大祥帝国开国皇帝宗祥可不是个普通人,不只功夫高深莫测,那也是个文高八斗,满腹经纶,饱读诗书,上通天文,下晓地理,熟知兵法,通晓历史的文武全才。

这么说吧,大祥帝国开国的华夏七雄,个顶个文武兼备,个个有自己独到的特长,过人的本事。

大哥宗祥更是全才,甚至于其他六兄妹的特长,人家也会,也精。

七个人打算举事的时候,宗祥就提出未来的开国纲领。不能脑袋一热,哥几个有本事,呼呼啦啦举起义旗,平定天下,胡里八涂的建国,胡里八涂坐天下,过不了几代,让人家哄下台,甚至被斩尽杀绝。

宗祥的意思是也没什么新鲜的,看看古人咋做的,古人咋死的,什么都知道了。

六兄妹自然没意见,大哥定吧,咱们哥几个同意就行呗!

宗祥笑了:“那可不行,咱们哥七个起事,未来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既然是建国纲领,那就要世世代代相传,世世代代遵守。

江山不是我一个人的,是我们七兄妹的,大家要发自内心,我们的后代才能共同遵守。”

就这样,定下了一个建国大纲。

其中最重要的几条:一个是江山共掌。

就是说哥七个同心同德,一起坐天下。

这条只有这一句话,老大真想带着弟弟妹妹坐江山,弟弟妹妹真没想跟老大平起平坐,所以暂时没定细节。

后来哥七个同一天死了,又走了四家,这条也就稀里糊涂了。

另一条是近臣不得干政。

近臣是谁呀?不是跟皇上走得近的大臣,而是泛指皇帝的亲人和宫里所有的人。

说白了吧,天天出现在皇上身边的人,跟枕头风一样,一直吹,没个好。

那怎么才能做到近臣不得干政呢?两条细则:一,皇宫之内,除了皇上和皇子,不能再有男人。

宦官误国么,不要宦官,不要太监,大内侍卫都不能是男人。

就这一条,再也不会出现历史上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了。

第二条:皇宫之内,女人不得干政,不得议政。

齐了,皇宫之内,除了皇上和皇子,别人议论国政,直接杀头。

纲领的另一条是皇城之内,任何人不得捕杀大臣。

这条是补充皇宫之内,除了皇上和皇子之外,其他人不得干政的。

皇宫内没有男人了,女人又不能议政,可皇城内还有御林军啊,御林军统领也是近臣,既是男人又不在皇宫之内。

皇宫和皇城啥意思?不一样么?这就要介绍一下大祥帝国的国都了。

大祥帝国国都分内外五层,最外一层是驻军的,转圈住着军队,主要职责就是守卫国都,这一层叫营城。

营城之内是国都,是老百姓和官员生活的地方。

再往里是御林营,负责保卫皇城。

再里面是皇城,包括大臣和皇上办公的地方都在这,御林军在这里巡逻守卫。

再往里就是皇宫,皇上和皇族生活的地方,里面主要由大内侍卫守卫,都是女将。

虽然大祥帝国国都分为内外五层,皇宫却不在国都的中心。而是在靠近南门,东南门和西南门的位置。

当年建都的时候,考虑到皇帝的安危,在东南门和西南门城外不到五十里的地方分别建了两座城,一个叫左御城,一个叫右御城,和国都朝歌呈掎角之势。

这样设计,别说没人敢从这个方向袭击国都,其他城门被围,皇上也有退身步,所以皇城靠近这个方向。

御林军和大内侍卫无权捕杀大臣,这两支军队的统领也就等于不得干政议政了。

那皇上想当庭捕杀大臣咋办?

好办,皇上还有禁卫军,和御林军,大内侍卫不同。

御林军负责保卫皇城,皇城安全了,皇宫也就安全了,更何况皇宫里还有大内侍卫。

那禁卫军干啥的?陪王伴驾的,除了不能进皇宫,其他地方都可以去,皇上办公,他们也跟在身边。

皇上想杀人了,一句话,禁卫军抓过来推出午门就杀。

另外,皇上考虑到皇宫内部的需要,禁卫军专门有个女将营,一共十六个女将。

如遇特殊情况,女禁卫军可以进入皇宫,可以奉皇命捕杀任何人。

太子监国,难道不能调禁卫军么?太子无权调动禁卫军,禁卫军只听皇上的。

不过监国太子有权调动禁卫军,很可惜,禁卫军随皇上出征,没在皇城。

现在事情僵到这了,怎么办吧!太子要改革,说白了要削弱六个老头的权利。

六个老头不同意,太子又杀不得抓不得,人家就不怕你。

出了皇城抓行不行?出了皇城可以,普天之下都是皇上的,御林军不能出皇城,皇上可以调动军队抓人杀人。

虽然皇上不在,太子监国,太子也有这个权利。

可现在麻烦的是,兵符在兵部尚书手里,守城军权又在大将军手里,也就是说卫戍部队和军队太子都调动不了。

那皇上在家,万一和掌握兵权的大臣闹矛盾,岂不危险了?

皇上不怕,兵符令箭一共两套,一套金一套银。金批令箭在皇上手里,大将军和兵部尚书手里都是银纰令箭。

人们通常听说的是金鈚令箭,是金箭头镶在木板或者金属板的前端,板上有造型和图腾。

大祥帝国的令箭不同,原因是大祥帝国建国之前是乱世,大大小小的军阀有上千个,各种兵符令箭满天飞。

为了与其他军阀有所区分,洪福彦提议用金箭头的短箭做令箭,箭头是黄金打造而成,箭杆和箭尾用白金打造,并在箭杆上雕刻七雄的姓氏。

后来建国了,为了保证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金纰令箭改名为金批令箭,取皇帝金口玉言之意。只有皇帝批准动兵才能用金批令箭,同时,金批令箭也是军队的最终号令。

可皇帝不能事无巨细,兵部又是具体调兵的衙门,这才设计了银纰令箭,由兵部掌管和使用。

为了和金批令箭的白金部分区分,银纰令箭上都带着手工编织的套,所以叫银纰令箭,而不是银批令箭,更不是银鈚令箭。

同时,大祥帝国的皇帝都是武皇帝,经常巡视各个军队,也经常提拔副将,皇上不缺亲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