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大祥帝国沉浮录 > 第36章 老太后失策霍乱皇宫,新太后苦愁军无良将

周凌嫣要见儿子,话音刚落,宗殇来了。

宗殇告诉周凌嫣,皇位对他来说无所谓。可是作为自己的母亲,不仅不爱自己,还想杀了自己,他接受不了。

“娘,这可能是咱们娘俩最后一面。

你放心,孩儿不会杀害自己的母亲,不过孩儿也不想再见到你。”

政变的事情结束了,臻太后却觉得是皇上只有一个老婆造成的。

如果宗刚有很多皇妃,也不至于只有一个皇子,更不会出现政变的事。

再说这个宗殇,被囚禁的毕竟是他的亲娘,母子连心,别说周凌嫣没杀他,真的想杀他,只要没死,恐怕宗殇还会惦记自己的母亲。

唉!想起当年为了打下江山,公爹南征北战,身背三百九十八处伤,几乎体无完肤。

再想想婆母娘张迎儿,为了保护老营,被敌人马踏车碾而亡,死的时候才三十八岁。

宗祥只有两个儿子,自己的丈夫宗刚正值壮年不幸身亡,二弟宗强被狠毒妇人周凌嫣害死,自己的儿子十三岁夭亡,宗家千倾地一根苗,就只剩下宗殇这一个后代。

打江山的中原七雄,章何许赵四家早早就退隐田林渺无音信,洪家和海家又怕禅位于他们,也离开京城。

宗殇还没成年,姥姥家又没好人,自己不帮他谁来帮他?可自己亲手灭了周家,囚禁了他的母亲,这孩子早晚会发难于自己。

前思后想,为了宗氏皇族不至于断了血脉,也为了自己能多辅佐宗殇几年,林挽臻决定多给宗殇选几个妃子,最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娘家侄女进宫,将来也好有个照应。

在宗殇十六岁那年,林挽臻一口气给宗殇选了十二个皇妃,并提议立自己的侄女林若欣为皇后。

三年后,宗殇以林若欣未生皇子为由,把她贬为庶人,迎娶到了一个藩王的女儿,并立为皇后。

林挽臻知道宗殇长大了,翅膀硬了,自己该离开了。

可她又不放心宗殇,自己离京之后,千方百计的找到海、洪两家,请他们回来辅佐宗殇。

林挽臻想的没错,她离开之后,宗殇把他的母亲周凌嫣接出冷宫,并尊为皇后。

周凌嫣并没死心,找到春燕的妹妹,并通过她妹妹搜罗了一些江湖上的败类,打算杀了宗殇,自己取而代之。

多亏洪、海两家还朝,加上陈红袖拼死保护,这才又一次挫败了周凌嫣的阴谋。

这一次周凌嫣无话可说,更是无力狡辩,干脆说了实话,宗殇并不是她亲生的,而是宗强跟一个村姑所生。

本来宗强要娶那个村姑,是周凌嫣的父亲想攀高枝,杀了村姑,又伪造了宗强酒后无德,睡了周凌嫣的现场。

无奈之下,宗强娶了周凌嫣,却怎么都找不到村姑。九个月后,周凌嫣的奶娘把村姑的孩子抱回来,就说是周凌嫣所生。

宗强不知道刚出生的孩子啥样,公婆又不在人世,宗刚和林挽臻又不能强行来探望弟妹,这事就瞒了这么多年。

直到这时,宗殇才觉得对不起伯母,亲自带人去迎接伯母还朝。

很可惜,林挽臻已经去世,据说是一个人独住寒窑,加上大雪封山,饥寒交迫而亡。

宗殇闻言大哭后晕倒。

回到朝中,宗殇想起发妻林若欣,赶紧派人去民间接回,并重新立为皇后。

古代的三宫六院并不是指妃子们住的地方,也就是说,大祥帝国之前的皇帝都只有一个皇后,并没有正宫和东西宫之分。

可现在宗殇有两个皇后,不能都住在中宫。藩王的女儿赖韵珠生了个儿子,宗殇干脆立这个儿子为太子。

太子居住在东宫,就把赖韵珠也安排在了东宫。

林若欣觉得还是要倚重洪、海两家,恰巧洪家有一女孩,知书达理,容貌端庄。

林若欣跟宗殇商量,不如请洪家送女孩洪玉凤进宫,封她为西宫娘娘。

林若欣也是个奇女子,不仅有母仪天下之风,也有统领后宫之能。

林若欣跟东西两宫关系特别好,两宫娘娘也特别尊重她。

为了让东西两宫忙起来,别被人挑弄是非,林若欣让东宫负责培养宫里的皇子和公主,无论谁生的,都由她负责抚养。

这样一来,所有的皇子都跟赖韵珠走的近,赖韵珠儿子的太子位也算保住了。

西宫洪玉凤年轻漂亮,加上家里有背景,林若欣就安排她负责伺候皇上。不只是她自己伺候皇上,宫里哪个妃子陪王伴驾,都让洪玉凤说了算。

当时洪家主事的洪海中也是昏了头,怕宗殇绝后,孙女又主管伺候皇上,干脆继续帮宗殇选妃,前后十年,又给宗殇送进宫里两百多个女子。

皇宫不够大了,这才建立了现在的皇宫。

宗殇死后,宗殇的长子继位,修改祖制允许皇帝随便娶老婆,一直到宗鸿的父亲宗良,每个皇帝都是一两百个老婆。

等宗鸿继位,觉得皇宫里妃子太多,妃子的娘家人又要封官,又要吃俸禄,不仅养了一堆闲人,还容易引起权利之争,决定恢复祖制,皇帝最多只能有七个老婆。

以前皇帝老婆太多,皇帝死了,既不能让她们去民间改嫁,皇宫里又没那么多房子养她们,所以就有了殉葬。

宗鸿恢复了祖制,只有七个老婆,皇宫里养得起,就不需要殉葬了。

同时宗鸿觉得夫妻恩爱一场,殉葬还是太残忍了,就废除了这条规定。

今天韩贵妃提出要殉葬,其他几位也来效仿这明显是违抗圣旨,王皇后才生气。

现在见姐妹们又要出征,气的王皇后哭笑不得。

“我承认你们几个功夫不一般,可你们有几个懂得兵法的?又有谁精通三韬六略?

打仗不是打架,就你们几个?再被反王活捉,岂不有辱我大祥帝国?”

见皇后说的有道理,妃子们没话说了。

可年轻的将官大多陪着皇帝御驾亲征了。朝中最年轻的大将就是何广林,也已经年过半百。最能征惯战的是何广胜,号称常胜将军,现在已经年过七旬,又有谁能挂帅出征?

“董姐姐,平时董姐姐主意多。皇后姐姐,还是我们去,让董姐姐挂帅。”

董贵妃摇了摇头:“主意多不代表精通兵法。

要说兵法我确实略知一二,不过谈不上深知兵法,挂帅出征,我还真没那两下子。

别说挂帅了,恐怕做先锋我都不够格,要说单枪匹马取敌人上将首级,我倒是不含糊,挂帅还是算了吧。”

董贵妃沉思片刻,对皇后说:“姐姐,您要是舍得,我觉得大公主可以挂帅。”

宗鸿在世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大女儿长樱公主,从小培养她学习兵法,包括排兵布阵,宗鸿说自己都甘拜下风。

长樱公主武功也高深莫测,就连黄冼珺都不是对手。

长樱公主确实够得上帅才,大将军何广胜也经常请她去军营指导训练,她和将士们也熟悉。

可是长樱公主已经选中了驸马,如果宗鸿不死,这几天就要完婚了。

现在国孝在身,虽不能近期完婚,也不能自作主张,丢下未婚夫去前线啊?

再说了,就算长樱公主挂帅出征,可又去哪里找将官呢?

远征平叛可不是小战役,特别是面对十多家反王,又都是番邦蛮王,不说上将千员,也需要百员将军出征。

地方武官倒是有些年轻人,也堪称能征惯战。可地方上也不能空虚,也要防止有人趁虚作乱。

朝廷军队里也不缺将军,可除了几位老将军,其他也都够不上上将,做个偏将副将还可以。

那就剩下皇宫里的公主和皇妃了,加上黄冼珺的大内侍卫,都是女的,将军们都是女人,会让人觉得大祥帝国没人了。

而且皇后深知战场上情况复杂多变,番邦蛮王手下大力士多的是,一群女人出征,一旦遇上力大过人的敌将,肯定会吃亏。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可难为坏了王皇后。

国家危难,王皇后决定后宫开会,让公主们和大内侍卫也参加,大家一起商量,看看有没有好主意。

听说要出征平叛,公主们个个摩拳擦掌。可听了皇后的担心,公主们也没词儿了。

黄冼珺倒是想出个办法:“皇后娘娘,长樱公主确实够帅才,由她挂帅,我可以带队辅佐,加上公主们,我觉得可以。

不过先锋官恐怕我们都不适合,那是个硬碰硬的角色,我觉得霍再爵将军可出任先锋官。

另外,左右御城的两位主将也年富力强,常年剿匪,也有作战经验,可令他二人率兵为左右两军。

何广林将军虽已年过半百,仍能征惯战,可做押粮官。”

“嗯,你说的倒是不错,可这样的话,朝中空虚了,又该如何是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