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大祥帝国沉浮录 > 第61章 国家终有忠臣在,胸怀抱负无计施

听何钺师太让自己扩大封地,宗鳌笑着摇了摇头。

“祖奶,这个封地可不许随便开疆扩土。再说了,现在这个时期,中原地区战争已经开始了,方国王爷们侵占地盘的事情愈演愈烈。

不管怎么说,我也姓宗,还是当年我父皇赐的姓,也算是皇族。

老祖奶,您老想想,如果我随便扩展封地,岂不是给那些叛臣贼子以口实?”

宗鳌的话确实有道理,海玉蛟离开宫廷的前三年,大臣们迫于方国小王们和侯爷们的威慑,只是在暗中招兵屯粮。

而小王们和侯爷们,还碍于宗青的情面,加之传言海玉蛟怀了宗青的龙种,谁都不想做第一个逼着嫂子孤儿寡母退位的人。

加之侯爷们是宗青的岳父,小王们是宗青的亲家,他们之间也有些错综复杂的祖孙、母女、姐妹、连襟等关系,谁都不好意思做第一个撕破脸的人。

可宗虎和他联系的几家藩王始终不安分,他们希望天下大乱,天下不乱,他们也不好意思起兵。

这里最着急的就是东方灭,恨不得天下马上大乱,更恨不得睁开眼睛,他就成为新一代帝君。

利用宗虎想独霸天下的野心,东方灭以宗虎派出的使者身份,开始游说于云贵川等地小王之间,到处搬弄是非。

小王们本来就蠢蠢欲动,东方灭又到处拱火,小王们之间的摩擦就开始了。

先是两三个小王联合欺负附近的小王,后来开始了小规模的战争,到现在,争夺地盘的战争已经遍布整个华夏。

好在有海玉蛟当年留下的诏书,小王们和大臣们,以及地方官们,无论怎么打,也很少屠戮百姓。

可东北有海家,东南有王家,西北有宗鳌,南方有宗虎,这四家算是四大皇族。

虽然战争遍布整个华夏,可这四家不动,别人再怎么打,第一不敢违背海玉蛟的诏书,第二不敢明目张胆的提出推翻大祥帝国的口号。

宗虎也很聪明,自己的实力还没到能剿灭诸王,一统华夏的地步,他也只是联合藩王,暗地里支持一些藩王,并没有明目张胆的参与战争。

这也是东方灭给他出的主意,想等各路诸侯相互消耗实力之后,再让宗虎一举统一华夏。

如果现在宗鳌私自扩展封地,势必给诸侯们口实,很可能出现大诸侯侵吞小诸侯,形成多头鼎立的局面。

一旦多头鼎立的局面出现,大祥帝国将名存实亡,海玉蛟的诏书也就失去了意义,老百姓肯定会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嗯,看来宗鸿还是个有道的明君,王太后也算个母仪天下的国母,加上朴玉盈的言传身教,才能有鳌儿这么深明大义的藩王。”

听了宗鳌的话,老祖奶不住的点头赞许。

赵以擎又问海玉蛟:“蛟儿,当年你不是留下三道诏书么?如果他们不敢违背诏书,为什么会天下大乱?”

海玉蛟的三道诏书看上去是三件事,实质上海玉蛟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战争不要杀害百姓,更不许强征徭役。

海玉蛟离开京城不久,太尉秦永就开始派兵攻打太师和其他大臣的势力范围。

这等于秦永第一个违背诏书,各路诸侯都盯着秦永,也都跃跃欲试,想扩张地盘。

海玉蛟命令十娘和牛月娥联手潜入京城,杀了秦永,并把他的首级挂在了城门之上。

紧跟着两个人又潜入正在攻打南阳的军营,杀了秦枫宁,并把他的首级挂在了辕门之上。

紧跟着牛月娥和十娘,以右御城候和左御城侯的身份,联合发布了檄文,通告全国,秦家父子公然违背诏书,发动战争的同时,出现了屠戮百姓的行为,所以斩首示众。

这一下确实镇住了一些人,战争暂时平息了。

可海玉蛟知道,别说自己手里没那么多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高手,就算有,也阻止不了那些野心膨胀的藩王们。

于是,在海玉蛟的授意之下,洪家,海家,王家,以及宗鳌紧跟着各自发出檄文,通告全国。

檄文的内容很简单,战不战争的根本没提,只是提倡城外作战,避免伤及无辜百姓。

后来西南的六个小王又发生战争,虽然是在野外开仗,没伤及无辜百姓,却都各自损失了不少士兵。

都灵王,安顺王战败被杀,其他四家开始抓壮丁,充当自己的士兵,弥补兵员损失。

海玉蛟又派了十几个高手,杀了四家王爷,罪名是强征徭役。

再后来,各家反王学聪明了,战争在郊外打,也不大规模士兵相互残杀了,而是将军们单挑。

“祖奶,师伯,这么做,也只是暂时的,等他们扩张了地盘,都有了自己足够的实力,这最后一道诏书也不会有人顾及了。

更何况他们知道我杀不过来,也会加强防范,招募一些江湖败类保护他们。”

后来海玉蛟开始琢磨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加上海家,洪家和王家的封地,以及宗鳌的封地,多给百姓们一些避难的场所。

“嗯,这个主意好。

可是蛟儿,单靠你一个人的力量,想保护全国的百姓,恐怕……”

海玉蛟点了点头:“师伯,您说的没错,所以这两天我有了新的想法。”

现在西北地区相对安定,外邦番国跟宗鳌关系不错,首先去除了外患。

另外,西北内部诸王都感恩于朴玉盈,目前跟宗鳌还能和平相处。

“皇兄,您看这样行么?

我再颁发一道诏书,公开宣称我在汤峪寨这里建立临时行宫,就等于我暂时稳定在这里。

皇兄,您联合一些西北的王爷,大家联合发一道檄文,宣称你们归顺于我……”

“太好了,蛟儿,这个没问题。别的不说,陕西诸王都能同意。

蛟儿,我也不瞒你,我们多次举报诸王联合大会,早就想宣告我们联合在一起,然后向全国发兵,重新统一华夏。

只是……”

“皇兄,有话直说。”

宗鳌的封地周边一共有十七家王爷,都是藩王。

大祥帝国的封地分封给四种爵位的人,第一个就是藩王或者亲王,藩王多为开国元勋。

因为大祥帝国没有铁帽子王,都不是世袭罔替的,老藩王故去之后,由王妃继承。王妃故去,藩王的后人就会被降为侯爵,不过继承下来的侯爵要离开封地,重新考取功名。

亲王多为宗姓皇族,也没有世袭罔替,而是类似于推恩制。

就是老王爷死后,封地由其儿子分割继承。比如老王爷有四个儿子,那老王爷的封地分割为四块,四个儿子降为侯爵,分别继承四块封地。

儿子死后,再分割封地,由儿子的儿子分别继承,爵位降为伯爵,一直到降为子爵。

子爵的后代不再继承封地和爵位,而是变成庶人,需要重新考取功名。

还有就是对于重大功勋者的奖励,也会封为藩王,继承形式和开国元勋一样。

第二个是小王,即国内的方国,多为皇帝的亲信,就比如宗青的小子营。

方国面积比较小,小王相当于公爵,主要是戍边,可以世袭罔替,但是要求其子孙后代有能力保卫一方平安。

第三个是爵爷,公侯伯子男,不包括降爵的,封地需要后代也有功勋才能继承。

第四个是番王,主要是外邦俯首称臣的国家。

由于宗氏皇族三代单传,其他宗氏后人都已成为庶民,那宗鳌提到的这十七家藩王都是当代功臣。

西北地区还有不少地方官,据宗鳌说,那些地方官大多支持海玉蛟。

虽然召开了几次藩王大会,可惜没人带头。倒不是这些人都是碌碌之辈,都是功臣,能人肯定少不了。

只不过这些人都是功臣,更是忠臣,没有野心。大家几次推举宗鳌为首领,宗鳌坚持不受。

宗鳌有他的道理,现在这个敏感时期,作为宗姓皇族的宗鳌,绝不能率先成为一方首领,以免他人说宗鳌闹独立,借机挑起战争。

赵以擎点了点头,看来朴玉盈这个徒弟没收错,这个儿子教育的太好了。

“宗鳌,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了,其实你母亲是我的徒弟……”

正所谓语出惊人,赵以擎一句话,在场所有的人都惊讶了。

海玉蛟心说,怪不得朴玉盈那么厉害,原来是赵以擎的徒弟。

大祥帝国建国之前,辽地一共四个王爷,分别是东南西北王,都是冷月娘的朋友。

后来外族入侵,加之那一代大祥帝国的君主懦弱,怕惹来战火,没派兵支援四王,四大辽国被灭,外族在那里建立了北流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