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舜西游记 > 第12章 山中拜访

大舜西游记 第12章 山中拜访

作者:空山行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5 11:35:24 来源:小说旗

两千多人口的甘泉堡城寨不算大,它依山而建,后山绝壁上挂着一道飞瀑,瀑布流出来的水在城内可饮用和浇灌田地,出了城又流进护城河,然后再流向城外的农田。

农田里还有人在耕耘,赵灼一路问了几个农民后,从甘泉堡城门往东边走了四五里,算是绕过了甘泉堡的城墙,斜插过去,就贴着刀削斧剁般的山崖走了。

又走了一段,山体不再那么陡峭,再走没多远就看到一条可以登山的小路。

几人开始登山,起初十分陡峭,手脚并用,沿着山路爬了几十丈后平缓了很多,过一段松林遮日的山路,再攀高一段儿,翻上一个垭口,豁然开朗,这里已经能够俯瞰大半个甘泉堡。

甘泉堡修筑时背靠悬崖峭壁,其余三面山石围墙,城中粮田房舍,长街小巷,清晰可见。

继续往上爬,约半个时辰后,将近小山顶时终于看到一座小庙,山路也就到此为止了。

走近庙门,有个简单的牌匾,刻着“山神庙”三个粗糙的字,赵灼推开虚掩的庙门,进了一个小院。

赵灼看到院内一角有个茅厕,让两人先逛,自己去方便。

两位匠人走进正殿,屋内供奉了一个泥塑的山神像,案台上摆着几个贡碗,碗里放着豆饼和泉水。一盏油灯放在桌角,看样子夜里是点亮的。

两位匠人正在作揖拜山神,门口悄无声息的出现了一个身着灰袍、须发皆白的清瘦老者,他“呵呵”笑了两声:“两位朋友,来拜神啊。”

两人回头连忙拱手还礼:“我们四处闲逛,碰巧走到贵观,进来拜拜。”

一阵山风吹过,老者鹤发飘舞,林间松香扑鼻而来,刘瀚说道:“老先生鹤发童颜、仙风道骨,莫非是这山里的神仙?”

老者哈哈一笑,捻动胡须,说道:“徒费米粮的山间老叟而已,哪里是什么神仙。这两位朋友,敦敏朴素,老朽贸然一猜,可是靠手艺吃饭的?”

两人惊讶相对一眼,刘瀚叹道:“先生果然神仙也!”

赵灼此刻如厕归来,走近老者仔细一看,满脸笑容道:“十年不见,仙长还记得我吗?”

老者回头仔细看了看赵灼,眼睛瞬间一亮,笑的更加爽朗:“啊呀,赵家小友,多年不见,你可沧桑了不少啊。呵呵,快来,快来,一起去茶室喝茶叙旧。”说着拉起赵灼的衣袖朝西配房走去。

西配房里简简单单的一张方桌,几把木凳,旁边一个小童在煮水。

老者摆好陶杯,每个陶杯中投入几颗红黑色的小果,童子用开水冲泡,小果子在水中翻滚起来,看样子不是茶叶。

稍许,老者先抿了一口,解释道:“本地特产,狗血子,养肝明目,但喝无妨。”

三人端起陶杯,品了一下,回味有些甘甜。

“时常有些香客、朋友到访,本地茶叶稀缺,老朽就用这山里长的野果泡茶,味道竟也不错。”老者娓娓道来,就像接待时常走动的朋友。

赵灼喝了两口,还嚼了一个狗血子,赞道:“嗯,非常不错,有点像酸枣或西域的葡萄干。”

小童在旁边炉子里烧的是当地出产的石炭,比柴木耐烧的多,加的泉水不一会儿又沸腾了。

老者给他们的陶杯再次倒满,眯着眼睛道:“小友这些年过得可好?”

赵灼咂了咂嘴,说道:“马马虎虎,不过是随波逐流,混口饭吃而已。”

老者闻言一笑,对他和身边二位的关系略知一二,说道:“老朽这些年醉心卜算命理,有些心得,好多朋友上山找来卜问前程,诸位,可有兴趣卜上一卦?”

赵灼和刘瀚对视一眼,本来就空着,大家都有兴趣,赵灼道:“那有劳了。”

老者摆出一个请的手势。

赵灼思考片刻开口道:“仙长帮我看看什么时候能跟家人团聚?”

其他三人也认真听着,因为赵灼见到家人时,他们应该也能见到了。

老者缓缓点点头道:“离别多久了?”

“月余。”

“这样,你选个字,我来帮你测字。”老者微微笑着。

“给个字...”赵灼想了想,想起本次的出使,就说“测个使字吧,出使的使。”

老者点点头,微闭眼睛,手指掐动,稍许,睁开眼道:“一人出猎,亲力亲为,盆下生根,盆上发芽,若见家人,明年仲春。”

现在是初秋,要到仲春还有六七个月。大家估计如果一切顺利最快应该是三四个月能回来,如果老者测得六七月准,恐怕此行还有许多曲折。不过好的是他们至少能回来,前面几个使团现在都还不知道在哪里。

赵灼闻言拱手感激,时间长短不重要,结果是能见到就很好。

轮到刘瀚,他问道:“老神仙帮看看家族的兴旺运数如何?”

老者眯着眼睛仔细看了他的五官,说道:“这两年有贵人相助,家中有一人可官至朝堂四品,至少两代人过的不错。”

刘瀚想想自己工部的大哥刘启,眼下官至军器监少监,从五品,差两步就到从四品了,心中觉得老神仙真准,忙追问:“往后呐?”

“呵呵,后面你就管不了那么多了。”老者道。

刘瀚连忙拱手感谢。

方郭至今无子,他问何时自己能有子嗣,老者劝他早日从兄弟家抱养一个,方郭略感失望,却也信服,拱手道谢。

不一会儿,留下小童照顾刘瀚和方郭喝茶,老者说要跟赵灼细说几句运程,拉他单独去了后院。

后院不大,从大殿后门到围墙也就十几步的距离,种了些青菜,摆放了一个石桌和两个石凳,两人坐下。

老者面带关心的问道:“贤侄,家中父母可好?”

赵灼也不称他为仙长,回道:“高世伯,我母亲近年腿脚有些不利,其他人都还好,父亲还不时提起你们年轻时一起的岁月。”

“嗯,都是陈年往事了。你这捕快应该做到捕头了吧?到甘泉堡来公干?”

赵灼想了想,还是把最近的遭遇大致跟老者说了一遍,老者听了沉吟许久,叹气道:“此去西域,艰难困苦,能否逢凶化吉,还要看你的造化。”

赵灼道:“跟着一支大商队,他们常年行走这条商道,平安去到西域应该没有大问题。”

“去找海市蜃楼的大宋国谈何容易,西域地界多戈壁沙漠,盗匪如麻,语言不通。如若找不到宋国,想必也是不能回来复命。”老者看着他道:“依照你的身手,途中逃走应该没有问题。”

赵灼点点头,他有过好几次这种念头,回道:“拖家带口,不敢独行。”

“你若逃离,家中便遭报复,确实两端不易啊。”老者叹息道。

两人无言的呆坐一会儿,赵灼道:“眼下身不由己,不似世伯闲云野鹤,了无牵挂。”

老者呵呵的笑了一声:“了无牵挂也说不上,我那女儿还在草帽城,多少有些放心不下。”

“草帽城为黑厥人所占,来往确实多有不便。”赵灼道,高世伯的女儿高杏儿,比他小了五岁,两家自小交好,高杏儿他是熟识的。

“贤侄若是路过草帽城,有时间的话就去趟城西的张府,找张家的偏房张谷,小杏儿就是嫁给他了。帮我带句话就行,说我眼下一切都好,不用牵挂。”老者说着,不自觉的看向了西北方向的天空,一行秋雁排成一字型正往南飞。他年轻时走南闯北,后来又潜心修道,只生下一儿一女,儿子参军行伍中,死在跟黑厥人战斗的沙场上,眼下只剩下个早已嫁人的女儿,如今自己年岁渐高,倒甚是思念。

说完拿出一块布包,打开后拿出一块青色玉佩:“你把这个给她,高家的传家之物,也没啥好东西了。”

赵灼接过玉佩,小心用布包好。

“你回来时候,再来山上告诉我一下小杏儿近况就行。”老者微笑着。

“草帽城的张府,丈夫张谷,小侄记下了。”赵灼提起张府就想起飞天雕也是说的这里。他塞好手帕后道:“世伯,你在此过得可好?若是月前来,我定劝你搬去云都与我父亲一起住。”

老者摇摇头:“不用不用,我在此很好,甘泉堡常有人来这里拜神,也给我带些吃喝,连堡主每年都来拜一次,带的东西也是不少。”

“堡主耶律寇?”赵灼是个老捕快,这座破旧的山神庙,一点儿也不像香火旺盛的样子,甘泉堡中也有土地庙、龙王庙、山神庙什么的,跑这里干啥?“他得有六十多了吧?上来也不容易。”

老者看着赵灼一会儿,见他疑惑,笑道:“你跟我来。”

跟着老者,沿着围墙,转过墙角的一堆石炭和杂木,一个隐蔽的角落有个柴房,进了黑暗低矮的柴房,老者搬开堆在墙角的破木箱,露出一片石墙,抽出八块能活动的石砖,露出一个洞口,看着赵灼疑惑的眼神,老者道:“猜猜,通往哪里?”

“逃生密道?”赵灼道。联想到这个山神庙的后面不远处就是悬崖,悬崖下面是甘泉堡,赵灼顿时明白了。

“耶律寇其实是来看他的密道出口的?”

老者道:“我给你看这个,可不是满足一下你的好奇心。”

赵灼不明白。

老者指着黑漆漆的洞口道:“我曾经几次经过密道去往甘泉堡,这个密道有几个出口,一个出口在耶律寇的议事厅里。”

“要不是他们干的事儿祸国殃民,我也不会跟你说。”老者掩盖好洞口,带着他出来后道:“耶律家在这里一手遮天。皇帝的话都不一定管用,更不要说北凉州府。”

“他们干了什么?”两人走到了大殿中,看着侧面泥塑的怒目护法,赵灼问道。

“你现在是捕头了,除了混口饭吃,养活一家老小,世伯也希望你能帮百姓做点儿事儿,百姓也是人,活着不容易,那些占了高位的人不能太为所欲为了。”

赵灼点点头,觉得世伯虽老,但当年行侠仗义的好汉气魄似乎还在。

“此去西域,如能返回,你想办法到甘泉堡查查,他们在帮黑厥人贩卖工匠和苦力。”

“帮黑厥人贩人?黑厥人把人弄去哪里?”赵灼凝眉。

“草帽山往北几百里有个铁匠山,山里有个铁匠城,那里是黑厥人炼铁打铁的老窝儿,以前他们没有铁矿,用的骨箭、铜刀,只有少量的铁器,论单兵战力根本打不过大舜人,后来发现了这个铁矿,但是他们又不会开采、冶炼,所以一直在从内地偷偷的贩人过去,尤其是铁匠、皮匠。”

赵灼脑子里想起的是工部的三人。

“我在他们议事厅的下面偷听,据他们讲,一个好的铁匠,黑厥人给二两金,皮匠一两金,甘泉堡这几年这么有钱,不是单单靠往来的商队。”

赵灼点头,没有想到他们还做这个生意,也怪不得自己在云都偶尔会接到匠人失踪的案子。

“听说那边很苦,到处是监工,用鞭子抽着人干活,人都不当个人。匠人还好些,普通劳力去了,就到井下挖石炭、挖铁矿,每年要死不少人。”老者接着道:“很多在内地活不下去的人流浪到了甘泉堡、甚至北凉城一带,往往就被贩去铁匠山了。”

赵灼突然想起约勒族里老族长说的,近几年好几个小部落都不见了,还有鹿娘的丈夫、堂哥的消失,问道:“他们搞这个勾当多少年了?”

“我是去年发现这个地道的,他们干了不下三四年了。自从有了铁匠山的兵器,黑厥人的赤焰大王这几年向西打败了五虎部落,向东刚刚接替了黑厥王庭在草帽城的势力。”

“等他腾出手来,早晚会进攻大舜。”赵灼道。

“是啊,这个耶律家,虽然名义归顺大舜,实则暗中跟赤焰大王交好,为了蝇头小利,祸国殃民。”老者叹息。

“世伯你以后不要去暗道了,当心被他们发现....”

“不去了,我前前后后也就去了五次,以前耶律寇和我聊天试探我,我还不清楚,今年我就听懂了。”老者接着道:“他们在暗道里撒了白灰、布了绊脚线,闯荡江湖这么多年,还难不倒我。”

“嗯,小侄这都记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